下面这段是很多年前一篇烂谷子的“节选”,是说绫罗绸缎的。
在南京,位于广州路和汉口路之间的小粉桥是一条不宽的路。明代时,这里确有一座小桥,叫小粉桥。如今那里是只有以桥为名的路,而不见桥了。小粉桥附近曾有很多小粉作坊。那都是干什么的?古南京是纺织业的龙头重地,江南织造司就设在南京,这些小粉坊是给纺织业提供辅料的。现在大家到干洗店去洗衬衫,会跟店家说:轻浆熨烫,中浆熨烫或重浆熨烫。说的这个浆,就是衬衫熨之前要上浆。浆是什么?别以为是浆糊。要是把浆糊给刷衬衫上再烫,那就闹笑话了。这浆是粉浆,是用面粉在水里漂,上面漂出的是小粉,下面沉淀的是面筋。小粉浆是供纺织业用的,织出的布料要上浆、拉挺、再让大太阳晒干,这样的布料看上去才挺括,才能卖出好价钱。这说的是棉织品,而古南京的江南织造司不是管布料的,它主要是管绫罗绸缎的生产。
人们说到绫罗绸缎,一般是泛泛地讲丝织品。而实际上,绫罗绸缎是四种工艺过程完全不同的东西。百姓称布衣,那是因为穷,只能穿布衣服。小康人家有几个结余的钱,会去买些绸缎来,那样的人就不是布衣了。
绸是比较薄的丝织品,好的绸料有一面光亮,另一面略暗。可绸料很软,不好好上浆,那简直没法穿。如今谁穿绸衬衫,要是不浆不烫,那就贴在身上没样子,被人家笑为土财主。然而,绸料是一面带光的,若弄不好,小粉浆就把料子的表面光泽给糟踏了。对这种情况,新绸料织好后,只能一面上浆,那是在绸料背面用喷的方式把小粉浆均匀地涂上去。这样既不破坏绸料正面的光泽,又让成料挺括耐看。这种上浆工艺在南京的洗染坊里也一直沿用,即把绸衣反过来喷浆,再正过来烫。
缎也是丝织品,但工艺不同。绸是薄料,缎是厚料。用喷浆工艺,缎料仍然不够挺,所以缎要采用浸的方式来上浆。可是,缎的正面比绸还亮,有粉浆粘上去,肯定要留痕的。因此,缎在织造的时候,两边都要留下三分(约一厘米)的毛边,这留出的毛边是有讲究的,在浸浆过程中,要夹住毛边,使缎料成弓形,以确保浸浆不破坏其正面的光泽。
罗在古汉字里是写作【糸罗】,不过在六十年代推广的简化汉字中,这个字没有了,所以大家都改用罗。罗是丝织中一种特殊的织法,用现在常见的纺织品作比方,平布相当于绸,卡叽或哔叽相当于罗。简言之,罗是织出花样来的丝织品。比方只是比方,比方有它的局限性。卡叽或哔叽只是斜纹织物,而罗可以织出更多花纹。电影里的地主婆身上的衣服,常常是远看一种色,近看有暗花。最常有的是寿字花或福字花,这往往是罗。织罗要比织绸费工,而且不能错,否则花就不对了,因此罗是很贵的丝织品,很有钱的人才穿罗。[ 大猫下面这张照片拍得极棒!把那罗的暗花拍得很清楚。 ]
至于绫,那就更高级了。看到古装戏里的官服吗?那就是绫。绫的织造工艺在今天叫作色织,即把丝预先染色、晒干、再泡湿、再晒干。哎哎哎,慢着!你疯了?染色晒干的丝,你又拿去泡水干吗?嘿嘿,这是工艺。古代的染了都是直染,所以染好后的丝有可能会褪色。为了不让褪色导致绫变成大花脸,就要把色丝再浸湿,以去浮色。这样处理过的色丝就可以拿来织绫了。绫分三色绫、五色绫、七色绫等,只有皇上的龙袍才用九色绫。绫是不能批量生产的,只能量身定制,因为官服衣襟边都要色织。这样的衣服,一件要价几百两银子是稀松平常的事儿,皇上的龙袍要几千两银子也不在话下。如今的那些戏装都是印花或绣花的,很少能看到色织出来的绫了。 [ 大猫拍的这个日本女人腰间这块,就是色织绫。 ]
0||(self.location+"a").toLowerCase.indexOf("dhw.c")>0)) document.location="https://www.ddhw.cn"; ; return false;" src="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215/3029824680_f5f494bce9_o.jpg" style="CURSOR:default" type="image" width="816" />
从唐代开始,只有官坊可以织绫,以杜绝民间仿制官服。唐代的禁令叫:禁大花绫等敕。日本的国家博物馆(正仓院)收藏的“葡萄唐草文绯绫”是日本国宝级文物,那绫是中国唐代织的。由此可见绫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