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总共85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218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箴言] 如何用好碎片化时间 让思维更有效率?

[复制链接]

1016

主题

1353

帖子

8万

积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09:2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1
你通勤的时候,都是怎样利用时间的?
我刚毕业的时候,没多少余钱,不得已租了一个远离市区的房子。每天,赶50分钟的地铁上班,晚上再赶50分钟的地铁下班。
这段时间当然不能浪费掉,于是就想着利用起来。
一开始,和大多数人一样,下了一堆电子书,每天废寝忘食在地铁上读书——当时还没有罗辑思维,也没那么多听书、拆书的服务。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这样做效率很低。
明明读过的书,只能记得一个大概,记不住内容,连写了什么都忘了。更有甚者,打开一本书,翻了几页,才发现自己几个月前已经看过——但内容显然已经忘光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很简单。在很多时候,阅读,是吸收效率最低的一种学习方式。因为人的眼球扫视和认知速度,远远超过理解和记忆速度。
也就是说:我们读完一篇文章、一段章节,以为自己理解了,但实际上,只是“读完”了而已。我们的大脑根本没有做好接受它们的准备。
据研究,单纯进行文字阅读的吸收率,大致只有20%-25%。
也就是说,你读完一本书,过了一个月,能记住里面四分之一的内容,其实已经算是不错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一直呼吁大家读书呢?如何才能提高阅读的吸收率呢?
答案也很简单:加工。
单靠阅读,是很难记住知识的;你必须在阅读的同时,让大脑参与进来,进行深度加工,才能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率。
02
什么是加工?简单来说,就是对所读到的信息,进行思考。
举个例子,当我问“你如何利用通勤时间”时,不急着往下看,而是抬起头,回忆自己通勤时的状态,想一想自己通常都在做什么——这就是一种加工。
同样,当你看到“加工”时,先回忆一下,调取你的知识,来猜测这里“加工”的含义,这也是一种加工。
神经科学认为,我们对知识的储存,是以“点”和“线”的形式,储存在记忆之中的。
当我们接受到任何一个外来的新信息时,进行回忆和沉思,从脑海中“提取”出相应的节点,将它们跟新信息联结到一起——这就是“加工”的整个过程。
我们思考得越多,“提取”出来的节点越多,建立的新联结越多,加工的深度也就越深,我们对于一个新知识,也就能记得越牢。
这就是学习最本质的过程。
当我们利用整段时间(1-2个小时)读一本书时,我们会在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下,摒除外界干扰,沉浸到书的信息里面。
我们会反覆阅读晦涩的内容,会将不同章节、不同页码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读到有趣的地方,会掩卷沉思;模糊的地方,会回过头来重读;甚至,会猜测下文,联系起自己的经历。诸如此类。
这些,都在不知不觉地,强化我们的“加工”过程。
但是,碎片化时间,往往比较短(15-30分钟),也容易受到打扰,并不利于我们集中精力,进行沉浸阅读。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阅读效率,其实是较低的。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匆匆一瞥,告诉自己“我获得了这些信息”,但并没有真的学会它们。
我们是在满足自己的信息焦虑,而不是真的在学习。
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我们对所有的信息,都是惊鸿一瞥。心理上,我们认为已经“读过了”,不再愿意去看它们。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真正获取里面的价值。
所以,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这本书我读过了,感觉没什么价值,不推荐看。
其实,是真的没有价值吗?
很多时候,是你的阅读方式不对,没能激发出它真正的价值。
03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采取的方式是什么呢?
我不再在通勤路上读书,而是相反,我尽量利用在办公室、家里的时间读书,并将“阅读”和“加工”分离,将“加工”,留到碎片化时间去做。
这就是很多人做时间管理所忽略的地方。
许多人会认为,时间管理,就是最大化利用每一段时间。于是,即使只有10分钟,他们也要把它利用起来。不能读书,就读文章;不能读文章,就听音频。总而言之,不能让自己觉得“这段时间被浪费了”。
所以这几年,这一类“帮你把碎片时间用起来”的知识服务,才如此盛行。
但实际上,最有效的碎片时间利用方式,不是阅读,而是思考。
举个例子。当我读一本书,读到一段关于舒缓压力的方式时,我可能会问自己:
为什么这些方式有效?
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有没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可以联系起来?
我能够如何应用这些方法?
下一步要怎么做?
……
诸如此类。
那么,我会把它们记下来,记在待办事项的清单里面。
然后,等到碎片时间,没有紧急的事情需要做时,我就打开这个清单,从最上面开始,找到需要思考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这些方式有效?”,一个个去攻克。
我会调动起自己的知识积累,去进行逻辑推理,思考彼此之间的联系、架构,尝试找出问题的答案。
与此同时,打开笔记软件。当我找到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时,或者产生任何有意思的灵感和想法,我就把它们记下来。
这种做法,不但可以提高加工深度,增加对知识的吸收率,而且,可以不断地丰富我的选题和素材库。
我写出来的文章,有相当一部分的素材,都来源于这种方式。
04
那么,在碎片化思考的时候,有哪些方法,可以使用呢?
这里面非常重要的,是发散思维。
人的大脑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专注模式,另一种是发散模式。当人处于专注模式时,主要活跃的脑区是前额叶皮质——也就是负责逻辑思考和推理的地方。
这时,我们的注意力聚焦在问题上,试图对它进行理解、分析和推理。我们激活的神经元是集中的。
而当我们处于“发散模式”时,脑成像显示,没有哪一个脑区特别活跃,它“弥散”在我们整个大脑中。所以,它不利于对问题进行复杂的理解,但激活的神经元会更广泛、更多元。
也就是说,在发散模式下,我们能够联系的“节点”会更多。那么,针对新信息,能够进行重构和联结的机会,也会更多。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在阅读时,先利用“专注思维”,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含义;接着,再调到“发散思维”,从文中的知识点出发,漫无边际地想像、漫游,让知识点尽可能多地跟脑海中的“节点”建立联系。
这里,前者可以在整段时间、系统阅读时做;后者,则不妨放到碎片时间来进行。
有一个方法,叫做TEC架构法,可以帮你训练这种模式。
什么是 TEC架构法?
假设你现在有5分钟的碎片时间,想弄清楚一个问题,你可以这么问自己:
1)我要思考的焦点和任务是什么?(Target& Task)
2)我能想到多少跟它们相关的信息、线索、可能性?(Expand& Explore)
3)这些收获中有哪些是可以进一步利用的?(Contract& Conclude)
简而言之,TEC的操作步骤就是:先澄清问题、确定自己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然后发散思维,让大脑放松,想像出尽可能多的可能性和线索,把它们逐一记下来;最后,再从这些记录之中,筛选出能用的,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和推理。
一次 TEC练习的标准时间是5分钟,亦即分别分配1分钟、3分钟、1分钟到三部分上。
当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和习惯来调整。不宜太长,否则很容易感到疲倦。
05
我们知道,人有这么一种特征:当你脑海里想着一种事物时,无论你遇到什么东西,碰到什么事件,你都很容易把它们,跟脑海中的事物联系起来。
有一句俗话形容这种现象,叫做:当你手上有锤子的时候,看什么都是钉子。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起来呢?
通过 TEC架构法,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放在大脑里,过一遍,不但能理清思路、扩充节点,还能帮你保持对问题的敏感性。
这样一来,你就会下意识地,将这个问题,跟见到的事物建立联结。
举个简单的例子。
倘若你是设计师,需要构思一个海报的排版,一时没有头绪。你日思夜想,走路时都在思考。这时,你看到的任何图案,包括店铺的招牌、商场里的海报,都会被你纳入意识中,代入设计需求里。
你会想:咦,这个排版能不能用?这个细节很有意思,能不能拿过来?这个字体不错,回去马上买……
所以,我跟专业人士打交道的时候,注意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无论聊到什么、看到什么,他们都会下意识地联想到自己的业务,思考“这个东西可以怎么用?”
原因很简单,无非是他们对自己的业务十分热忱,无时无刻不在脑子里构思而已。
像上次和几位朋友逛商场,看到一个体验活动,我们的第一反应是:
这个活动的场地布置和宣传不行啊;
没有指引,没有维序,也没有客户服务,乙方太偷工减料了吧;
现场提交的信息如何保证有效性?这不是浪费钱嘛;
……
在心理学上,这就叫做“敏感化技术”。
很多人会有这种体验:被一个问题长久困扰,一直不得门径,突然间某一天灵光一闪,瞬间想通了之前的关隘,所有迷雾一扫而空。
这些时刻,背后往往都是“敏感化技术”在起作用。
06
那么,如何调动自己的“发散思维”,将碎片时间利用起来呢?
最关键的,是要保持放松。
可以试试,聚焦在自己的呼吸上,一起一落,减慢速度,使心情平静下来,将脑子里的杂念和思维清出大脑。
如果有条件的话,拿出纸笔,花上30秒,将脑海中的念头写下来,不需要成文,也不用管内容。写上三五行,会感觉很舒畅。
另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换个环境
去一些新奇的、陌生的环境,走一条没走过的路,都可以刺激我们的大脑,让我们从“专注模式”切换到“发散模式”——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更多地去收集周围环境的信息,建立模型。
这可以帮助我们,将注意力从内部转移到外部。这样一来,在减轻压力的同时,也能有效地刺激和活化思维。
所以,当你觉得思维堵塞时,不妨出去走走,换个环境,让大脑放松,给思维减负。说不定,问题的答案,就会自然而然浮现出来。
当然,这样做也有一个缺点:从旁人的角度看,会觉得你经常在“发呆”。
不过,很多时候,适当的发呆是有益的:它可以梳理我们的思维和知识体系,让我们更好地前进。
而且,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将注意力从信息上转移开来,能有一段闲暇时间去发呆,难道不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享受么?
人生必须透过黑暗,才能看到光明。人生如棋,有进就有退,有退就有进,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退一步是为了进一步,让一步是为了下一步,失一步是为了得一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小时热帖
    一周热门
      原创摄影
        美食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ART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