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总共85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185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随笔评论] 于丹讲述中国先知智慧在当代的价值

[复制链接]

381

主题

487

帖子

2万

积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22:5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应美国格律文化传媒集团、华盛顿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邀请,当代知名文化学者于丹教授8月15日下午在华盛顿大学西雅图校区Kane Hall 130教室做了主题为《中国智慧的当代价值》的专题讲座,吸引了百余名听众到场。

于丹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她曾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

当日的会场内座无虚席,西雅图当地的华人华侨、在华大学习的中国留学生都来听讲。在讲座开始之前,听众们踊跃购买于丹教授的新书《于丹字解人生》和《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并与她合影留念。

下午1:40分,讲座正式开始。当于丹教授步入会场时,全场掌声雷动。据于丹教授讲述,这是她第三次光临西雅图。在她的印象中,西雅图是离中国最近的一个美国城市,这里的人文气息和高科技企业精英给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正是因为多元文化的不断融合,才造就了西雅图这座快速发展的西海岸城市。

于丹教授在演讲一开始就直奔主题,提出了一个令当代中国人产生怀疑的问题——我们的文化还活着吗?如今有人感喟道,国内的文化并不能让人感到国泰民安,而且有部分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无法信任,因为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过在她看来,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是,告诉大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丢掉自己”。于丹教授给大家讲了一个一千年前的禅宗小故事,指出了当代社会上的人们虽然总是夜以继日地奔波于工作和家庭之间,获得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社会认可的身份、以及让自己立足社会的工作,但是正是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在不经意间丢掉了“真自我”,忘掉了自己当年的初衷。所以正确地认识自己是当今社会所有人都需要克服的一大困难,而学好中国文化可以让人更好地做自我认知。

在演讲中,于丹教授以95岁的现场听众穆阿姨为例,告诫大家人始终需要学会成长,“活到老学到老”,成长是学习的本质所在。成长比成功重要,成功和失败都是一时的,只有成长才是永恒的。

接下来,于丹教授讲述了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以及中国文化应该从美国文化中需要借鉴的内容。她表示,虽然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存在明显差异,但因为差异的存在和比较,才使人融入社会。盲目学习他人、照搬他人,结果只能像邯郸学步一样,最终一事无成。所以在文化传承上,我们须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因为美国文化是以宗教为基础,而中国文化是以家庭伦理为基础,孩子接触的环境不同,最终形成的性格也必然不一。但是中国人在包容和尊重他人方面反而做得不够,需要向美国人学习。

之后,于丹教授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家的基本特征,重点讲述了她所研究的儒家文化。据她的观点,儒家文化中提到的“仁、义、礼、智、信”五点,告诉当今社会的人们需要理智地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当代的中国人始终需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慈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同时必须要做到有“信”,人无“信”则不立,社会若无“信”则无价值。相比之下,道家要求人们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释家即佛教要求人们在自身觉悟上有所长进。儒、释、道三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他们提供的都是做人的基本道理。而当人是完整的时候,世界也必然是完整的。

于丹教授的精彩演讲持续了超过2小时,听众们有的用手机或iPad不断拍照及录像,有的认真地做起笔记。演讲结束后,现场听众向她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于丹教授也向大家连说了6次“谢谢”。即便在讲座结束后,大家也不愿离去,纷纷排起长队,与于丹教授合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小时热帖
    一周热门
      原创摄影
        美食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ART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