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总共85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847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音画制作] 肖萧精帖:原味中国歌剧《江姐》全剧选听

[复制链接]

150

主题

329

帖子

1万

积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00:1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一曲唱词优美、旋律动人的《红梅赞》不知感动过多少人。它和《绣红旗》、《五洲人民齐欢笑》等众多经典唱段,全都出自一部上世纪六十年代由空政歌剧团创作的歌剧作品——《江姐》。四十五年来,歌剧《江姐》唱遍了大江南北,曾经被改编成电影、舞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先后有四代演员用青春诠释过江姐的形象。时至今日,它仍然被人们认为是目前为止最好的本土化歌剧作品。

江姐是对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的爱称,曾用名江志炜。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婚后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彭咏梧在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任上战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重庆军统渣滓洞监狱,受尽酷刑仍坚不吐实,1949年11月14日被敌人杀害并毁尸灭迹。同志们习惯称她江姐,以表敬爱之情。另有同名歌剧、评剧、越剧以及电视连续剧等。





这个珍藏版歌剧《江姐》全剧,恐怕是个不太容易再听到的尘封的歌剧录音绝版,因为她是最原汁原味的《江姐》。此贴肯定也将是我母亲,亲爱的妈妈的最爱, 因为歌剧《江姐》中的大部份曲子, 我母亲都会唱, 特别是那《红梅赞》和《绣红旗》, 因此当我不久后回家的时候, 肯定会和母亲一起重点来回味这个经典歌剧贴, 一起来唱一曲《红梅赞》。。。。







大型中国民族歌剧《江姐》全剧选听欣赏





中国民族歌剧《江姐》剧情及创作幕后


歌剧《江姐》剧情


1948年春,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战略反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重庆,已是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我地下党员江姐带着省委的重要指示,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离别山城,奔赴川北革命根据地。

在途中,她突然听到丈夫——华莹山纵队政委彭松涛同志牺牲的消息,抑制住内心的悲痛,毅然直上华莹山,见到了游击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率领游击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

国民党反动派四处通缉江姐。江姐在群众的掩护下,和同志们一道又一次拦住敌人的军车,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打击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里,面对特务头子沈养斋的威逼利诱,面对敌人的各种酷刑,江姐大义凛然,义正词严地痛斥敌人的罪行,表现出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崇高精神。

1949年深秋,重庆解放前夕,敌人在逃跑前,策划屠杀被捕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的阴谋。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为配合我军胜利进军,江姐在集中营组织和领导越狱斗争。在这生死的紧急关头,敌人要提前杀害江姐。为了不暴露越狱计划,保护同志们,江姐毅然走向刑场。

山城解放了,五星红旗在新中国的上空飘扬,它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





歌剧《江姐》的创作幕后


1962年,32岁的阎肃风华正茂。作为空政歌剧团一名年轻的编剧,他创作的独幕歌剧《刘四姐》刚刚取得了成功。这让他有信心在编剧的路上走得更远。而刚刚成立不久的空政歌剧团,同样期待着一部优秀的歌剧作品。一年前,根据重庆地下党烈士事迹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岩》出版,书中塑造的众多歌乐山英烈让人们过目不忘。

歌剧《江姐》初稿的创作仅仅用了十八天。当一摞厚厚的剧本被摆放在空军政治部司令员的办公桌上时,刘亚楼将军意识到,这部作品将有可能为新中国的歌剧舞台带来一部经典。于是,《江姐》被列歌剧团的重点剧目,精心打造。作曲的任务则落到了羊鸣、姜春阳和金砂三个人身上。

为了寻找灵感,作曲们跑到江姐的故乡,借鉴各式各样的四川地方戏曲形式。一年以后,他们兴冲冲地拿出了第一稿。然而结果却让他们始料未及——这次创作被全部推翻,一字不留!意想不到的坎坷几乎让大家崩溃。





轰动全国的歌剧《江姐》,是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亲自指导完成的。1962年,创作员阎肃从小说《红岩》里抽出“江姐”故事,编成歌剧脚本,呈交刘亚楼将军,将军一口气看完阎肃的稿本,连声叫好,指示说:“要精雕细刻,一炮打响。”在刘亚楼将军支持下,阎肃怀揣剧本,和编导人员几下四川,多次采访小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和杨益言,并与江姐原型江竹筠烈士的20多名亲属和战友座谈。经数十稿修改,形成了七场大型歌剧《江姐》剧本。

1963年5月,刘将军在空军文艺创作会议上作了关于国际形势、空军形势的报告,提出了空军文艺工作的根本任务,指出:“毛主席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我们不能只搞武装,也要搞文化。”会后不久,他亲自定下了《江姐》、《女飞行员》等重头戏,并责成空政副主任王静敏具体组织,表示:虽然国家还很困难,但要保证文工团员的营养。

由谁来扮演“一号江姐”呢?遴选演员时,大家想到了万馥香。但也有人不同意,说她进空政文工团不到半年时间,出身又不好,与革命英雄人物不般配。问题反映到刘亚楼那里,刘亚楼拍板说:万馥香我了解,可以胜任。一个空军司令员,为何了解一个小小的演员呢?说来有段故事。

万馥香原在苏州地方歌舞团工作,颇有艺术天赋,在1962年一次演出时,被率团到上海演出《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的空政文工团总团政委陆友看上,有心把她调到空政文工团,但苏州方面不肯,说她不符合参军条件,其生父是国民党军官,有严重历史问题。不久,苏州专区歌舞团面临解散,万馥香坚决报考空政文工团。听说她跑到北京参了军,当地有人便一封接一封地写告状信,竟然告到总政和中央军委那里。刘亚楼将军了解情况后,又看了万馥香的表演,发话说:她还是个孩子嘛,家庭出身好不好,她有什么责任,谁能选择自己的家庭?就这样,经过一番周折,年仅22岁的万馥香如愿以偿地穿上了蓝军装,成为空政文工团的一名演员,并在将军的支持下,获得了出演“一号江姐”的殊荣。

1963年9月,《江姐》进入试唱排练时,刘亚楼将军特地请来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一同观看。第七场中《绣红旗》头四句唱词是:“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热泪随着针线走,说不出是悲还是喜……”罗瑞卿吟哦之余,说不如把第4句改成“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刘亚楼深表赞同,说:个人的一己之悲,终究不如革命大局之喜,两者孰轻孰重,确实可以也应该明朗地说出,这大概更符合以江姐为代表的全体难友的心声。这样可谓“一字千金”的修改,使唱词的意境大为增色。阎肃和编导人员从中受到鼓舞。





《江姐》的剧本虽然出来了,但刘亚楼一再强调文章不厌千回改,艺术就是要精益求精。剧中插曲《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有段唱词:“春蚕到死丝方尽,留赠他人御风寒;蜂儿酿就百花蜜,只愿香甜满人间。”刘亚楼经过反复斟酌,将首句修改为“春蚕到死丝不断”。阎肃细加品味,觉得这一改,含意深厚,体现了共产党人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和人格力量。

江姐就义前向难友们告别的那段唱词,是刘亚楼让改,而且是他亲自改的。刘亚楼曾说:不要把艺术神秘化,政治工作者应该懂得艺术,文艺工作者也应该懂得政治。空军政委吴法宪见司令员亲抓《江姐》,对此也十分关注,往排练场跑得挺勤。所不同的是,他总像有那么一点例行公事,做给别人看的味道。看完排练,他摆着手说:别改了,一字也不须再动了,就这样行了。等到下回再看,发现某处又有改动,吴法宪就有点不高兴了,问文工团领导:怎么搞的嘛,叫你们别改,怎么又改了?文工团领导小心翼翼地回答:这个地方是刘司令叫改的。吴法宪一愣神,眼珠一转,马上改口道:改得好,改得好,就按刘司令的指示改。

刘亚楼留苏期间,看过《天鹅湖》、《卡门》等名剧,对西洋歌剧的套路颇为了解,也懂得民族唱法,所以他在《江姐》排练中提出的意见,绝不是隔靴搔痒,离题万里,而是经常能说到点子上。对此,剧组人员都服他。《江姐》的修改不知有多少次了,连阎肃都认为差不多可以了,可有一天,刘亚楼对他说,人家歌剧都有主题歌,《江姐》也要想办法写一个主题歌加进去。

别的歌剧创作,大多是先有主题歌,后有咏叹调,而《江姐》是先有咏叹调,原因就是歌词迟迟定不下来。按照刘亚楼的意见,阎肃写了一段歌词:“行船长江上,哪怕风和浪……”他又情不自禁地想到四川去了,刘亚楼看后不满意,剧组上下也都跟着摇头。阎肃写了数稿,都未通过,最后又被刘亚楼关了“禁闭”。走投无路之际,他从衣兜里掏出一页稿纸,哭丧着脸向司令员报告:上海音乐学院有位教授叫我写个关于梅花的歌词,我取名叫《红梅赞》,离《江姐》怕是远了点,您看能不能当主题歌?刘亚楼要阎肃念来听听,阎肃便抑扬顿挫地吟诵起来: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听完,刘亚楼高兴地一拍桌子:这个好啊,就这个,定了!

随后,刘亚楼又召来曲作者羊鸣、姜春阳,说:一部戏,除了精彩生动的剧情,还得要有两三首好歌起兴。写出好的歌词不易,谱成优美的曲子也难,但我们要有信心攻下这个堡垒。我们的《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中有首《十送红军》,就很有特色,找不到和它雷同的,《江姐》这部戏也一定要有观众喜爱的好歌。





主题歌《红梅赞》的创作修改,也是刘亚楼亲自过目审定的。曲作者先后谱了8首,反复比较选择,修改了20多次才最终定稿。剧组上下的精雕细琢,终于使《江姐》成为一部经久不衰的优秀作品。1996年,在谈及歌剧《江姐》时,阎肃,这位文艺界无人不晓、有着国宝级“文艺将星”之誉的老艺术家如是说:“我始终是怀着深深的敬意感激、怀念我们的这位司令员的,他是那样热情,那样炽烈地爱护、扶持歌剧《江姐》,那样鲜明、强烈、无微不至地关怀和支持文艺工作的。”

最为感人的是,刘亚楼将军在上海治病时,仍关心着《江姐》。空政文工团一到上海,他就召见文工团领导和主要演员,并抱病参加了1964年11月19日在沪的首场招待演出。1965年春,刘亚楼的病情开始恶化,但不管身体多么难受,他仍要不时询问演出情况,有时还把编导和演员找来,逐条研究观众的意见,躺在床上艰难地修改歌词。最后一次,他还用手使劲地压着疼痛的肝部,语重心长地对编导和演职员们说:你们的戏已经演了不少场了,到处受到好评,我赠给你们几句话,算是祝贺吧:谦虚谨慎,重视缺点,保持光荣,发扬光荣……

经过近两年锤炼,1964年9月4日,歌剧《江姐》在北京儿童剧场揭开神秘的面纱。因事前在《北京晚报》刊发了公演消息,一时观者如潮,第一天就座无虚席。 公演第4天晚,周恩来和夫人邓颖超既没有通知空军,也没带随行人员,自个买了两张票进了剧院。演出中周恩来有时在椅子扶手上打拍子,有时点头微笑,当看到误捉蒋对章那段戏时,禁不住捧腹大笑,邓颖超也笑个不止。虽然没有消息报道,但周恩来观看《江姐》的“口头新闻”,却还是迅速在首都文艺界传播开了:空军搞出了一台大歌剧,把总理都吸引住了。





《江姐》在京公演20多场,场场爆满,反响强烈,各报社记者和观众纷纷撰稿赞扬。刘亚楼分外高兴,以空军党委的名义宴请《江姐》剧组,当剧作者阎肃向他敬酒时,刘亚楼却意味深长地说:你得向江姐敬酒!他叮嘱阎肃,也叮嘱剧组要戒骄戒躁,重视观众的反映,边演出边修改。在刘亚楼的指示下,文工团专门登门拜访有关专家,向部队官兵征求意见;而且,每次演出散场后,剧组演职人员得身穿便装,跟随观众挤上公共汽车,一路听取他们七嘴八舌的评判,并且连夜整理出收集到的观众意见,然后逐条研究,能改的第二天就改。刘亚楼特别规定,这是以后演出中的一条制度。

10月13日晚7时,毛泽东在周恩来、朱德、董必武、贺龙、陈毅、徐向前、聂荣臻、杨尚昆、陆定一、罗瑞卿等陪同下,步入人民大会堂三楼小礼堂观看演出。帷幕一拉开,毛泽东便被戏中的情景给深深吸引住了,看得很专注,不时鼓掌,开怀大笑。演出结束后,毛泽东登台接见全体演出人员,祝贺演出成功,还说:我看你们的歌剧打响了,你们可以走遍全国,到处演出了。

第二天,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在头版刊登了毛泽东观看《江姐》的特别报道及同剧组全体人员合影的照片。据悉,毛泽东一生中,只看过两部歌剧,一是在延安看的《白毛女》,再就是《江姐》。

《江姐》移师南下后,先后在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公演,在中华大地掀起一股旋风。《江姐》每到一地,剧院每天清晨便排起了长龙般的购票队伍,预售票要提前五六天,而且团体票也只能限购20张。从1964年11月19日至翌年初,仅在上海就演出了43场,场场爆满,观众达7万多人。





这期间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扮演“一号江姐”的青年演员万馥香,怀着激动的心情,将毛泽东观看演出后和大家合影的照片寄回家乡,以便让母亲分享自己的幸福和喜悦。不料却又引起那些原本就反对她穿军装的人的忌恨,一封信接一封信地告她的状。华东局、上海市委和江苏省委领导为此先后向刘亚楼反映:有人写告状信,告你们,告万馥香。为了弄清事情真相,刘亚楼交代率队领导、空政文工团歌舞剧一团团长兼政委王振魁亲作调查。得知实情后,刘亚楼说:小万的事情你们就别管了,要打官司,我来打!有司令员撑腰,万馥香不仅仍是“一号江姐”,还被邀请到兄弟剧团谈体会,介绍创作演出经验,并写文章在香港报刊发表。

剧中的著名唱段《红梅赞》、《革命到底志如钢》、《青松林内红旗扬》、《五洲人民齐欢笑》、《春蚕到死丝不断》、《绣红旗》等,琅琅上口,过耳不忘,至今仍在群众中广为传唱;《江姐》1964年在北京首演后,立即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197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根据舞台演出本拍摄了同名舞台歌剧艺术电影。


和您一起聆听国粹歌剧经典, 感受中国歌剧的巅峰里程!





感谢来自您的点击欣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347

帖子

1万

积分

沙发
发表于 2015-6-6 09:15:54 | 只看该作者
一打开帖就被一种正义凛然, 阳光大气的力量震撼到了, 还没看过这个歌剧呢, 坐沙发欣赏了: )

谢谢园儿转来肖箫好帖好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2

主题

4万

帖子

92万

积分

板凳
发表于 2015-6-7 00:44:07 | 只看该作者
看江姐,听红歌,回忆峥嵘岁月
我行我秀,人行我秀,不行也秀,不能不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小时热帖
    一周热门
      原创摄影
        美食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ART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