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大教堂建于1895年至1905年。早在1465年,柏林大教堂的现址附近已经有一座教堂,当时是霍亨索伦王家宫殿的一部分。1747年在柏林大教堂现在的位置上,约翰·鲍曼(Johann Boumann)设计建造了一座巴洛克式风格的教堂做为普鲁士王室的宫廷教堂。1822年被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Karl Friedrich Schinkel)改造成古典主义风格。1894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下令拆毁这座教堂,并由尤利乌斯·拉什多夫(Julius Raschdorff)重新设计建造了带有文艺复兴式风格的柏林大座堂,作为基督教新教的主要教堂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分庭抗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柏林大教堂遭到严重破坏。战后人们搭起临时的棚子来保护大教堂。修复工作从1975年开始。1993年教堂重新开放。重建后教堂原先的很多设计和装饰被简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