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总共85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110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我们的老祖宗很聪明, 取暖有方!(图)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67万

积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0 20:1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起来,现代书房的这类附属用品,在古代文人的书房中也不可或缺。但那时,不要说电脑,就是空调也还没有发明出来。到了冬天,只好用炭火炉,来解决取暖问题,这在文献和文物考古发现中,都有不少见证。

  明代詹景凤在《草书千字文卷》讲:“万历丁酉之十二月,天寒积雪,顾几上笔砚,乃不作冻,佳客在坐,乌薪在炉,松萝仙茗在壶 。”这段话,记载了冬天文人之间交往、品茗时书房内的器用情况,还提到了燃用黑木炭来取暖的炭炉。

  无独有偶,这样的炭炉,在明代的刻本小说绘画中也有不少描绘。例如《水浒》中的书房内,就有床、衣架、画案、长桌、椅子等,桌上有烛台、古琴、文房四宝,案旁下方也放置了一个暖炉。

  

  明代刻本《水浒》中的文房场景

  1960年,上海在清理明代八品官员潘允徵的墓时,出土了一整套与书房有关的用具模型。其中,有可供挥毫泼墨用的书画桌案和扶手靠背椅,还有一件燃炭 用的木架铜方炉和烧水用的铜水壶。这种暖炉是放在地上使用的,常常是按需所置,或放在屋当中,或置于书桌下,烧水取暖一举两得。

  这种类似于现今火盆的暖炉,古时又叫“燎炉”,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出现了。形状多为圆形,下有圈足或三足,口沿外有链环作为提携之用。而北京故宫的 宫殿和后寝暖阁里,用的多是三、四尺高的大型暖炉,青铜鎏金、掐丝珐琅,精工细作。皇家暖炉,样子像个大鸟笼,下面一般有三或四个祥瑞兽头似的脚,托着火 盆,火盆上是镂空网罩,既精美又能防炭火爆出引发火灾。而百姓用的暖炉则实惠耐用得多,通常是实用小巧,暖手的叫手炉,暖脚的叫脚炉。即便而今社会普遍用 了暖气或空调,可在江南地区,还是常见有老年人用黄铜做的“汤婆子”。

  
上海明代潘允徵墓出土的暖炉等器物


  回到文人取暖的话题上说,清代的著名文人李渔,不但用暖炉取暖,他还是古代文人中少见的善于工技的人物。他在名著《闲情偶记》里,还专门讲到了他自己 设计制作越冬暖椅的一段有趣经历:我冬天著书,身体畏寒,砚台里的墨汁也会因天寒被冻住。我原本想多放几个盆炭,让满室都暖和起来。可这样一来,炭尘就多 了,弄不好,书房就会灰尘四起。如果只用大小二炉,手和脚是不凉了,可四肢还是冷得够呛,我浑身上下简直是又过冬天,又过夏天了。所以,我就千方百计地设 计制作了暖椅,椅子下面设计了一个抽屉,抽屉里面放置炭炉,这样一来全身就都不冷了。

  

  李渔设计的文房暖椅

  数九寒天,书房里有了暖炉,有了暖椅,按说已经惬意多了,可这还不够。因为正像李渔说的那样,砚台里结冻的墨汁,也要想办法增温溶解才行。于是,古人 又发明了暖砚。像北京故宫藏品中,就有一种元代长方形的铜暖砚。铜盒像一个砚托,内外两层,外层盒壁四周镂孔。内层像个抽屉,可以拉进拉出,内置炭火,足 以保持温度,墨汁也就不至冰冻了。(——转载自《科学画报》2013年第12期《公众考古》专栏拙文)
www.ddhw.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03

主题

2万

帖子

36万

积分

沙发
发表于 2013-12-31 07:32:55 | 只看该作者

南方没暖气 有点儿惨


  南方没暖气 有点儿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小时热帖
    一周热门
      原创摄影
        美食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ART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