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总共85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7035|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中国典范管弦乐集锦】中国交响乐团管弦乐曲四十首–( 序诗朗诵:凡凡 ) – 送蝴蝶(图)

[复制链接]

237

主题

1746

帖子

2万

积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6 01:2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船舶难通哟,望洋兴叹

飞机难通哟,望空兴叹!

我创造了船舶,情感的方舟

你创造了飞机,梦寐的羽翼

海峡两岸啊,情感之舟日夜争流

浩浩长空啊,梦寐之羽翼遮天蔽日

谁说海峡难通?情感的方舟在交流

谁说蓝天难通?梦寐的翅膀展现在高空

还是让封锁海洋者, 望洋兴叹

还是让封锁长空者, 搓手向天!


----本贴序诗《海峡行吟》- 作者: 吴奔星 凡凡朗诵














中国典范管弦乐曲集锦: 中国交响乐团管弦乐精品四十首联播







01 – 序诗: 《海峡行吟》作者: 吴奔星, 朗诵: 凡凡 (本贴序诗)



02 -长江之歌



03 - 运河之歌



04 - 江河万古流



05 - 黄水谣



06 - 在银色月光下



07 - 送别



08 - 二泉映月



09 - 思乡曲



10 - 秋蝉



11 - 月亮代表我的心



12 - 何日君再来



13 - 马兰花开



14 - 五月的鲜花



15 - 芭蕾舞《白毛女》音乐 (一)



16 - 芭蕾舞《白毛女》音乐 (二)



17 – 舞剧: 红色娘子军 (序曲)



18 - 舞剧: 红色娘子军: 快乐的女战士



19 - 舞剧: 红色娘子军: 娘子军操练舞



20 - 龙的传人



21 - 月之故乡



22 - 长城谣



23 - 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24 - 玛依拉



25 - 青春舞曲



26 - 风儿轻轻吹



27 - 请跟我来



28 - 闪亮的日子



29 - 踏雪寻梅



30 - 花儿与少年



31 - 橄榄树



32 - 阿细跳月



33 - 猜调



34 – 春思曲



35 - 玫瑰三愿



36 – 大海啊,我的故乡



37 - 情深谊长



38 - 太阳出来喜洋洋



39 - 阿里山姑娘



40 - 手挽手






让美好的乐曲沁入我们的心田, 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美丽! (肖萧)





 

  本贴由[肖萧]最后编辑于:2012-4-15 17:28: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主题

1746

帖子

2万

积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4-16 01:25:3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蝴蝶haha在顶顶音乐为我们奉献了如此之多精美的贴播, 祝福蝴蝶好友!


  感谢蝴蝶haha在顶顶音乐为我们奉献了如此之多精美的贴播, 祝福蝴蝶好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971

帖子

6751

积分

板凳
发表于 2012-4-16 03:18:52 | 只看该作者

肖萧,谢谢你的辛勤付出!


肖萧啊,咋说你呢,你真的太不可思议了!几天不见,竟然有6个大帖横空出世!!! 不敬佩你都难!不被你感动都难!!
发自内心地,向你致敬,并真诚地,向你道声:辛苦了!!!!!

啊,谢谢你选用了我曾经朗读的吴奔星老人的诗歌,非常应景呢,由衷地为知音的你而感叹不已!
我从开头,一个一个地听到《长江之歌》、《运河之歌》、《江河万古流》、《黄水谣》、《在银色月光下》、《送别》、《二泉映月》、《思乡曲》,我的眼泪也止不住地流啊流…… 此时,听你特别精选的音乐,我的脑海竟然涌现了“灾难深重的中国”这几个字眼,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祖国啊祖国,让我深切地爱得心痛!

现在我这里都凌晨2点过了,暂时写到这里,明天晚上我再来将你的大作一一欣赏哈:))

也借贴问好心灵手巧的蝴蝶和顶顶音乐论坛所有的朋友们!

朋友珍重!


 

www.ddhw.org---
 
凡凡温馨提醒:请记住微笑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主题

1746

帖子

2万

积分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4-16 20:11:53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凡凡, 开心在这里看到你, 感受到你最真挚和温暖的情谊!


和你的感受是相同的, 并和我们的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这段时间聆听音乐一当深触到某种情愫心弦时, 便很容易流泪, 甚至会泪流满面. 因为我们曾是如此地深爱着这片土地...
 
谢谢你非常感人的留言和E邮, 和你一起感同身受. 也许这段时间不太适合听太小资的音乐, 因为已经没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 但我们可以聆听那些大气深沉些, 带有深思而使人沉稳和坚定的音乐, 交响乐就很适合这个时辰聆听...
 
上面做了这贴和你一起聆听欣赏, 你知道我可能很快就要和伙伴们进行一次去漠野看看的远行, 六月可能还赶不回来, 那么就以那贴为你回家送行, 也许我会在抵达的最精彩的景点, 大峡谷或优胜美地国家公园Call你, 和你分享远行途中的精彩!
 
此刻, 这边风景独好! 谢谢你的聆听!
 
Hugs! And Take ca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0

主题

980

帖子

1万

积分

5#
发表于 2012-4-16 23:27:3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肖萧。。。感谢凡凡。。。[@};-][@};-][@};-]


一直在不远处默默的欣赏着肖萧和凡凡的精彩。。。 祝你们一切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971

帖子

6751

积分

6#
发表于 2012-4-16 23:49:58 | 只看该作者

抱抱蝴蝶!难得看到你呢,祝好!![:-Q][@};-][@};-]


感谢你的礼物!俺美S了!!!


 

www.ddhw.org---
 
凡凡温馨提醒:请记住微笑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2

主题

4万

帖子

92万

积分

7#
发表于 2012-4-17 02:03:44 | 只看该作者

重温令人难以忘怀的中国经典[:-Q]


特借《五月鲜花》一用:【我行我秀】五月的鲜花(图) 大清太平®
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347

帖子

1万

积分

8#
发表于 2012-4-17 06:08:54 | 只看该作者

又聆听到凡凡声情并茂,大气委婉的朗诵,感动,震撼不已!中国交响乐团管弦乐经典华美,激荡人心!


这首海峡行吟诗歌气势非凡,把海峡两岸的情感描绘得激情绵长,凡凡感情饱满,情真意切的朗诵声声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真是佩服好凡凡,把朗诵推到了一个完美的艺术境界!尽管做好了思想准备,可每次聆听到凡凡的朗诵还是带来无比的惊喜和震撼,再短的诗歌都能变成永恒的记忆和感动!聆听了数遍,感动了数遍...
 
这些中国交响乐团管弦乐曲大多数是熟悉的曲子,委婉绵长,绕梁之音,久久萦绕耳际,在大气华美的旋律如梦如幻,留下的是一种让人怀旧的感动!
 
谢谢凡凡,谢谢肖萧,有你们这样优秀的朋友是红叶的骄傲!真诚问候两位好友,祝愿精彩,快乐每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5508

帖子

5万

积分

9#
发表于 2012-4-18 01:42:08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Q]


  很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主题

1746

帖子

2万

积分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19:05:2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蝴蝶好友, 非常喜欢你的每一贴, 永远地欣赏你!


  谢谢蝴蝶好友, 非常喜欢你的每一贴, 永远地欣赏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主题

1746

帖子

2万

积分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19:14:00 | 只看该作者

问候大清兄, 非常荣幸你的到来, 谢谢你一起重温难忘的经典!


秀坛很棒, 特别是人气和温馨的氛围. 还有很多难得的摄影佳作, 很喜欢!
音乐喜欢尽管拿, 分享才是最大的乐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347

帖子

1万

积分

12#
发表于 2012-4-20 05:24:13 | 只看该作者

问候可爱的蝴蝶,祝愿春天快乐,事事如意![@};-][>:D<]


  问候可爱的蝴蝶,祝愿春天快乐,事事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0

主题

1万

帖子

16万

积分

13#
发表于 2012-4-20 08:58:31 | 只看该作者

啥也不说,再上一瓶 [:-Q]


  啥也不说,再上一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主题

1746

帖子

2万

积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15:53:3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经典的聆听】彭丽媛的中国歌剧经典《珊瑚颂》等2(CD) 十七首联播 - 送寒江雪(图)










HAWAII TOP 8 ATTRACTIONS


在八十周年华诞献礼时,已沉寂数载的中国歌剧,在人民大会堂重放光彩 - 在来自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文联、总政宣传部、中国音乐家协会的有关领导和首都新闻界、音乐界各界人士的瞩目下,彭丽媛捧出了她运作已久的《彭丽媛•中国歌剧经典唱段》。

彭丽媛倾情投入的这部《彭丽媛•中国歌剧经典唱段》系列光盘专辑及《彭丽媛艺术画册》,是经过一年多的周密策划和精心制作的目前国内前所未有的音视制作大工程;强大阵容的全新录制拍摄,使这部经典作品在雅俗共赏的根基上更添了时代的光环。

这套专辑在音乐表现上最大的特点是:既通俗又具有高难度的技巧性,既熟悉又具有时代的新颖独特性。它是大众的,也是艺术家中的高精尖,它代表和凝聚着中国民族歌剧的精华,也是中国民族歌剧的新空气、新理念、新感觉和新气象。

彭丽媛是中国歌坛的常青树,这缘于她扎实的艺术功底和敢于不断创新的思想。早在八十年代初,她就在金铁林老师带领下开创了“中国民族声乐”这一崭新声乐学科。到了21世纪,彭丽媛又用音乐电视的创新手法首次来表现中国歌剧的歌唱及表演艺术,从而拓宽了中国民族歌剧的视野和道路,给中国歌剧带来了新的希望;由彭丽媛首演和主演的大型歌剧《党的女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成功、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中国民族歌剧,其中的主要唱段广为传唱,并已成为中国民族声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专业教材之一,彭丽媛用自己的努力为中国民族歌剧作出了贡献。

金铁林、乔羽等音乐界知名人士对彭丽媛的艺术成就进行了充分肯定,认为她对《中国歌剧经典唱段》的演绎,展示了一位出类拔萃的歌唱家、表演艺术家极其精湛洒脱的艺术和情感的高品位释放,也充分地使她放射出中国当代歌坛最具实力歌唱家的魅力。《彭丽媛•中国歌剧经典唱段》是艺术的精品、民族的精品,它代表着彭丽媛在民族声乐及歌剧表演艺术上的成就,是彭丽媛艺术高峰的又一次耀眼的体现。



谨以此贴送给好朋友寒江雪, 祝福九月你的生日快乐, 永远的安康幸福!


感谢江雪好友几次特别惊喜翻山越岭地从国内故土来到顶顶, 为我顶贴鼓励, 每每阅读你的真挚而富于感染力的留言, 都被深深地感动着。非常喜欢江雪你的每一首朗诵, 大气而纯正地传递的正能量。我相信听过你的朗诵的朋友, 都会被你犹如纯正专业的朗诵素质而吸引, 你的每一篇饱蘸深情的朗诵, 都会是不容质疑的优秀朗诵范文。你的那首慷慨激昂, 深情的独诵大作《西去列车的窗口》MP3, 依然是我的最爱, 经常带在诸多的远行中聆听, 在红旗颂的旋律中, 你的朗诵时时给予着我最给力的向前走的动力, 在此再一次深深地谢谢你, 江雪, 特别地谢谢你每一次馈赠的厚礼, 你那最真挚的好友的情谊, 使我一直感到很富有很和最珍惜。

在这个属于你每年你的快乐的节日你, 特别和你一起分享我很珍爱的国粹经典《彭丽媛•中国歌剧经典唱段》2 CD碟, 相信江雪你一定会喜欢! 在此也特邀此行来顶顶的水云间, 片片红叶和凡凡Xixi等在线的好朋友们一起聆听, 一起来分享我们欢聚的喜悦和快乐!

(肖萧 2013年9月24日 )










彭丽媛的中国歌剧经典《珊瑚颂》等十七首联播




01 - 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 歌剧《党的女儿》主题歌




02 - 数九寒天下大雪 - 歌剧《刘胡兰》选曲




03 -北风吹扎红头绳 - 歌剧《白毛女》选曲



04 - 红梅赞 - 歌剧《江姐》选曲



05 - 珊瑚颂 - 歌剧《红珊瑚》选曲



06 - 洪湖水浪打浪 - 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



07 - 绣红旗 - 歌剧《江姐》选曲



08 -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 - 歌剧刘胡兰插曲



09 -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 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



10 - My Heart Will Go On 浪漫吉他恋曲



11 - 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 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



12 - 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 - 歌剧《小二黑结婚》选曲



13 - 五洲人民齐欢笑 - 歌剧《江姐》选曲



14 - 海风阵阵愁煞人 - 歌剧《红珊瑚》选曲




15 - 万里春色满家园 - 歌剧《党的女儿》选曲



16 - 恨似高山仇似海 - 歌剧《白毛女》选曲



17 - 血里火里又还魂 - 歌剧《党的女儿》选曲




中国歌剧概述及主要演唱特点



20世纪20年代: 建国以前的中国歌剧发展及演唱特点


1、儿童剧

这是中国歌剧从早期萌芽走向成熟以及戏歌综合表演和演唱艺术的初步形成时期。期间最代表性的人物是儿童歌舞剧的创始人黎锦晖,其代表作品有《小小画家》、《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等。

从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的发展演变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个认识:

其一,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是从纯粹的唱歌——表情唱歌——儿童歌舞剧——歌剧,逐渐演变过来的。其作品的戏剧成分,也是由最初的戏剧意味,进而逐步形成戏剧性、戏剧品格的过程,是一个走向戏剧性、确立并增强自己的戏剧品格的过程,也是中国歌剧在其孕育、降生的年代里走向戏剧性的几个重要阶段。它被称之为中国歌剧的萌芽或雏形是当之无愧的。

其二,这些在吸收欧洲歌剧先进经验的同时,又按照时代需要和中国人的审美习性创造的民族特性浓厚的歌剧,如在音乐素材的运用上,大多采用了湖南的民歌花鼓调等,为中国歌剧的本土化作了准确的风格定位。

其三,从今天来看,虽然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没有超出歌剧雏形的范围,其表演艺术也比较稚嫩,但是,它对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歌剧表演艺术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国歌剧的创作开了先河。

与此同时,聂耳和田汉1934年6月创作的《扬子江暴风雨》,冼星海和李伯钊1938年创作的《农村曲》、《军民进行曲》等,是“话剧加唱”式的歌剧。此外,还有在国统区黄源洛创作的歌剧《秋子》也是很有代表性的。

这个时期的演唱基本上是建立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其特点讲究亲切、自然,便于少年儿童能接受。其代表人物是姜黎黎、张权等。

2、秧歌剧、(1943——1945,民间唱法)

应该说,中国歌剧经过了黎锦晖到黄源洛的长期艰苦摸索之后,从秧歌剧开始,无论从发展过程看,还是从演唱艺术特征看,都呈现出某些阶段性特点,并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演唱美学品格和独特的歌剧结构特色。延安时期出现了在秧歌运动基础上产生的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这种载歌载舞、新颖活泼的广场歌舞剧形式,改变了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方向,并且直接孕育着大型歌剧《白毛女》的诞生。

从这个时期的演唱和表演来看:此时的秧歌剧演唱主要采用传统民间唱法——中国的土唱法(真嗓子)并借鉴了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其表演只是一种简单模拟生活图解似的表现形式,演员一边走秧歌步一边根据歌词内容,用手比划着做出许多表情姿态,而且表演生动夸张。

3、新歌剧、(1946——1949戏歌唱法)

其代表剧目是歌剧《白毛女》,在演唱方法上,是从“改洋从土”到新歌剧的演唱方法——戏歌唱法的形成。这种唱法既十分突出地表现在民歌演唱的亲切自然和戏曲演唱的韵腔韵味两个美学层面上,但又不同于一般民歌手和戏曲演员的演唱。可以说,戏歌唱法起开了中国歌剧演唱表演艺术的大门。

从秧歌剧到新歌剧这一历史性的变化,确立了新的音乐戏剧形式的诞生。可以说,“《白毛女》结束了一个时代——秧歌剧时代,开创了一个时代——新歌剧时代”。它在我国歌剧史上第一次较为完满地达到了深刻的历史内容和大型音乐戏剧形式的统一,时代精神与民族风格的统一,继承传统和借鉴西洋的统一,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与相对完整的音乐表现的统一,无论从音乐性,戏剧性方面,还是歌剧演员的演唱,表演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中国歌剧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也是中国歌剧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建国后: 文革前的中国歌剧发展及演唱特点


1、这个时期的演唱经历了戏歌综合唱法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过程

建国后,中国歌剧在创作思维上形成几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继承戏曲传统,其代表作《小二黑结婚》《红珊瑚》《窦娥冤》;一种是以民间歌舞剧、小调剧为参照系,如《刘三姐》;一种是以话剧加唱为结构模式如《星光啊星光》;一种是以传统借鉴西洋歌剧为参照系,如《草原之夜》《阿依古丽》;最后一种是观念和手法坚持以内容需要为一切艺术构思为出发点,即不受制于、也不拒绝任何一种手法,只要内容需要,可以兼取西洋歌剧手法、板腔手法或话剧加唱手法,这种创作模式有两部歌剧杰作《洪湖赤卫队》《江姐》。纵观这个时期的歌剧演唱特点主要致力于学习传统戏曲来创作和演唱新歌剧。郭兰英和王玉珍是这个时期的歌剧演唱代表。

2、这个时期在唱法上对“洋为中用,土洋结合”有了初步探索

1955年由中央实验歌剧院演出的《草原之歌》、歌剧《阿依古丽》都是以西洋歌剧的结构模式和戏剧性展开手法而创作的歌剧,力求音乐的完整性,尽可能减少说白,音乐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和新疆风格。演唱代表是邹德华,李光羲,胡松华等。

在当时的这个阶段,声乐界正在进行着“土嗓子”、“洋嗓子”的激烈争论,是照搬“西洋”还是“土洋结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邹德华、李光羲、胡松华等在“洋为中用,土洋结合”方面的成功探索,为当时中国歌剧表演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时的“土洋”争鸣,虽然没有结论,但这一时期关于歌剧唱法达成了以下共识:

1、借鉴西洋歌剧的形式规律和表现手段来发展中国歌剧是值得探索的。

2、学习外国的发声方法,主要是指发声的技术训练方法,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演唱能力,使其唱得舒服自然、嘹亮美丽、变化自如、音域宽广、易于声音作丰富的表达,

3、歌剧演员必须经过职业化训练。

4、歌剧中语言节奏的掌握,咬字方法的学习,思想情绪的体验,以及特定的演唱风格都是歌剧唱法的一部分,因此,在学习外国发声技法的同时,还要向中国的民间唱法学习,

3、这期间出现了歌剧的第二次高潮(1964年《江姐》)。歌剧《江姐》,这部歌剧以其强烈的戏剧性与鲜明的民族风格、优美流畅的歌唱性、浓郁的抒情性、青春的乡土气息“将中国歌剧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它是继《白毛女》之后歌剧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者是万馥香。

这个时期的演唱特点,就是“改戏从歌”到糅合了中国民间演唱风格与戏曲唱腔相结合的特点,使这一时期的歌剧演唱突破了以往歌剧咏叹调演唱真声成分比较多的特点,开始注意声音位置的统一,即“戏歌综合唱法”的逐渐完善和发展。从“土洋之争”到“洋为中用,土洋结合”的初步探索,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歌剧演唱对西洋美声唱法借鉴的成分越来越多,歌唱家们在歌剧的创作上力图摆脱“话剧加唱”和“戏歌综合”的束缚,创作出“中西结合”的歌剧演唱特点。从而促使中国歌剧演唱在美学观念上的变化、发展以及表演技巧上的日趋成熟。应该说,这个时期的歌剧创作在我国歌剧发展史上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一段历史正是我国歌剧观念、歌剧结构走向定型、趋于成熟的历史;当然,我国歌剧的独特性,包括音乐语言、音乐风格、演唱风格等种种优越性及其弱点,也在这个时期中呈现得比较充分。因此,这个时期的歌剧,在我国歌剧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辉煌的贡献。



改革开放后: 现在的中国歌剧发展及演唱特点(1979——1989)


1、这个时期的歌剧演唱已经呈现多元风格、雅俗分流的倾向

改革开放后,由于歌剧生存环境的变化和艺术观念、歌剧趣味的发展,歌剧创作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趋势。1、雅化趋势(严肃大歌剧),即沿着严肃歌剧的方向继续深入开掘,把歌剧综合美感在更高审美层次达到整合均衡作为主要的艺术探索目标,其作品有《伤逝》《情人》、《深宫欲海》、《原野》《张骞》等。2、俗化趋势(音乐剧),即把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作为参照系,探索在中国发展我们自己的通俗音乐剧的途径,其作品有《芳草心》、《风流年华》《我们现代的年轻人》等。

在1987年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中国艺术节中,歌剧《原野》在艺术节的演出中获得巨大成功,并取得为人瞩目的成就,掀起了歌剧创作上的第三次高潮。

此剧作为歌剧中以戏剧性为主的声乐演唱,无论是咏叹调、宣叙调、重唱还是合唱,无不要求演员要具备高超的演唱技巧和表现能力。如:各种形式宣叙调、咏叹调的运用,重唱在刻画人物心理、表现戏剧冲突上的作用等等。表演者万山红运用了民族和美声兼容的演唱方法完成了《原野》中所有唱段的高难技巧,成功的塑造了金子这一光彩照人的形象。

总之,在严肃歌剧中,其演唱特点是,歌唱始终处于歌剧音乐表现体系的中心:特别注重发挥人声及其丰富的表现力,注重人物个性和情感状态的抒发,旋律优美流畅,气息悠长,声区宽广,使歌剧演员有了充分展示其歌唱的广阔天地。

而在轻歌剧的表演中:1、题材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观众,选取当代生活、当代故事、当代人物(尤其是青年人)为剧情内容,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喜爱。2、表演模式多姿多彩:有载歌载舞型,但舞蹈仅具色彩性和穿插性功能。有话剧加唱型,基本上不含舞蹈成分。有歌舞剧型,舞蹈具有较强的戏剧性功能。3、从演员艺术背景看,有歌剧演员、歌唱演员、戏曲演员、话剧演员和舞蹈演员等,呈现出五彩斑斓、不拘一格的态势。而在演唱上主要以通俗唱法为主。

2、在演唱上融进民族、戏曲、西洋等因素,崇尚三者的完美结合

如,大型民族歌剧《党的女儿》,这是90年代产生的一部优秀作品,在演唱上,该剧的声乐风格以民族唱法为主,并融进戏曲、西洋等演唱元素。

田玉梅的扮演者彭丽媛在演唱上是有自己独特的追求的。譬如她演唱的“血里火里又还魂”、“万里春色满家园”等这类篇幅很大的戏剧性咏叹调时,无论对唱段戏剧内涵的理解还是对音乐风格的把握,都是非常出色的,尤其在板腔体唱段的板式变化、板眼的节奏和旋法特征的把握有着很高的悟性和真切的体味。由于她声情并茂的演唱,使得田玉梅的形象被塑造的十分成功,这部歌剧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成功的、最具影响和号召力的中国民族歌剧。

此外,由辽宁歌剧院创作演出的《苍原》也是2002-2003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入选“十大精品剧目”的歌剧,曾获得“文华大奖”,是90年代我国歌剧创作的一个标志性作品。在演唱上,幺红、魏松等主要主演,虽主要以美声演唱为基础,但又不失民族音乐风格,通过宽广的声区,丰富多彩的音色变化以及舒展而上下贯通的气息,把人物塑造的鲜活而富有戏剧性,为歌剧综合美的创造,贡献了演唱方面的独特魅力。

值得自豪的是,90年代以后,中国歌剧又到了蓬勃发展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歌剧优秀作品,如《孙武》、《阿美姑娘》、《楚霸王》、《巫山神女》、《悲苍的黎明》、《杜十娘》、《再别康桥》、《八女投江》、《我心飞翔》、《木兰诗篇》、《杨贵妃》、《雷雨》、《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等,都彰显出中国歌剧创作的日趋丰富。而中国艺术家为国外应约创作的歌剧作品也为歌剧的多元态势增添了异彩。如郭景文的《狂人日记》、《夜宴》、《李白》,温德清的《赌命》,谭盾的《茶》、《秦始皇》等都是其中的代表。随着《原野》、《霸王别姬》、《木兰诗篇》等越来越多的中国歌剧相继走出国门,中国歌剧已经在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综观这些歌剧创作,无论从美学观念、音乐语言、演出样式、风格与结构乃至表演与演唱方法等方面都融合了西方的歌剧潮流,从而把中国的歌剧艺术推向了“中西合璧”的完美结合。

总之,从历史发展的视觉来看中国八十多年的歌剧艺术,其所走的是一条艰苦创业的崎岖之路,在它不长的历史发展中,始终立足于本民族音乐的沃土,继承了戏曲艺术的优秀传统并适当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同时也在调整与当代观众审美心理与需求相契合的取向中,融入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神韵的中国歌剧艺术。由于歌剧题材和形式的多样化,使得中国歌剧在演唱风格上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综观中国歌剧演唱艺术,有的是在民歌演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即民族民间唱法;有的是在传统戏曲的演唱基础上而来,即戏歌综合唱法;有的是借鉴西方的美声唱法;有的是三者的完美结合。歌剧是以戏剧性为主的声乐形态,而主要以戏剧体裁为结合载体,它虽然是综合性的视听与时空艺术,但声乐在其中发挥了主导的艺术作用。























聆听浪漫吉他心曲,感受夏威夷群岛的美丽, 祝你们假日快乐圆满!






感谢来自您的点击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主题

1746

帖子

2万

积分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17:31:4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经典的聆听】彭丽媛的中国歌剧经典《珊瑚颂》等2(CD) 十七首联播 - 送寒江雪(图)









在八十周年华诞献礼时,已沉寂数载的中国歌剧,在人民大会堂重放光彩 - 在来自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文联、总政宣传部、中国音乐家协会的有关领导和首都新闻界、音乐界各界人士的瞩目下,彭丽媛捧出了她运作已久的《彭丽媛•中国歌剧经典唱段》。

彭丽媛倾情投入的这部《彭丽媛•中国歌剧经典唱段》系列光盘专辑及《彭丽媛艺术画册》,是经过一年多的周密策划和精心制作的目前国内前所未有的音视制作大工程;强大阵容的全新录制拍摄,使这部经典作品在雅俗共赏的根基上更添了时代的光环。





这套专辑在音乐表现上最大的特点是:既通俗又具有高难度的技巧性,既熟悉又具有时代的新颖独特性。它是大众的,也是艺术家中的高精尖,它代表和凝聚着中国民族歌剧的精华,也是中国民族歌剧的新空气、新理念、新感觉和新气象。

彭丽媛是中国歌坛的常青树,这缘于她扎实的艺术功底和敢于不断创新的思想。早在八十年代初,她就在金铁林老师带领下开创了“中国民族声乐”这一崭新声乐学科。到了21世纪,彭丽媛又用音乐电视的创新手法首次来表现中国歌剧的歌唱及表演艺术,从而拓宽了中国民族歌剧的视野和道路,给中国歌剧带来了新的希望;由彭丽媛首演和主演的大型歌剧《党的女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成功、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中国民族歌剧,其中的主要唱段广为传唱,并已成为中国民族声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专业教材之一,彭丽媛用自己的努力为中国民族歌剧作出了贡献。





金铁林、乔羽等音乐界知名人士对彭丽媛的艺术成就进行了充分肯定,认为她对《中国歌剧经典唱段》的演绎,展示了一位出类拔萃的歌唱家、表演艺术家极其精湛洒脱的艺术和情感的高品位释放,也充分地使她放射出中国当代歌坛最具实力歌唱家的魅力。《彭丽媛•中国歌剧经典唱段》是艺术的精品、民族的精品,它代表着彭丽媛在民族声乐及歌剧表演艺术上的成就,是彭丽媛艺术高峰的又一次耀眼的体现。



谨以此贴送给好朋友寒江雪, 祝福九月你的生日快乐, 永远的安康幸福!


感谢江雪好友几次特别惊喜翻山越岭地从国内故土来到顶顶, 为我顶贴鼓励, 每每阅读你的真挚而富于感染力的留言, 都被深深地感动着。非常喜欢江雪你的每一首朗诵, 大气而纯正地传递的正能量。我相信听过你的朗诵的朋友, 都会被你犹如纯正专业的朗诵素质而吸引, 你的每一篇饱蘸深情的朗诵, 都会是不容质疑的优秀朗诵范文。你的那首慷慨激昂, 深情的独诵大作《西去列车的窗口》MP3, 依然是我的最爱, 经常带在诸多的远行中聆听, 在红旗颂的旋律中, 你的朗诵时时给予着我最给力的向前走的动力, 在此再一次深深地谢谢你, 江雪, 特别地谢谢你每一次馈赠的厚礼, 你那最真挚的好友的情谊, 使我一直感到很富有很和最珍惜。





在这个属于你每年你的快乐的节日你, 特别和你一起分享我很珍爱的国粹经典《彭丽媛•中国歌剧经典唱段》2 CD碟, 相信江雪你一定会喜欢! 在此也特邀此行来顶顶的水云间, 片片红叶和凡凡Xixi等在线的好朋友们一起聆听, 一起来分享我们欢聚的喜悦和快乐!

(肖萧 2013年9月24日 )










彭丽媛的中国歌剧经典《珊瑚颂》等十七首联播




01 - 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 歌剧《党的女儿》主题歌




02 - 数九寒天下大雪 - 歌剧《刘胡兰》选曲



03 -北风吹扎红头绳 - 歌剧《白毛女》选曲



04 - 红梅赞 - 歌剧《江姐》选曲



05 - 珊瑚颂 - 歌剧《红珊瑚》选曲



06 - 洪湖水浪打浪 - 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



07 - 绣红旗 - 歌剧《江姐》选曲



08 -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 - 歌剧刘胡兰插曲



09 -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 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



10 - My Heart Will Go On 浪漫吉他恋曲



11 - 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 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



12 - 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 - 歌剧《小二黑结婚》选曲



13 - 五洲人民齐欢笑 - 歌剧《江姐》选曲



14 - 海风阵阵愁煞人 - 歌剧《红珊瑚》选曲




15 - 万里春色满家园 - 歌剧《党的女儿》选曲



16 - 恨似高山仇似海 - 歌剧《白毛女》选曲



17 - 血里火里又还魂 - 歌剧《党的女儿》选曲









中国歌剧概述及主要演唱特点



20世纪20年代: 建国以前的中国歌剧发展及演唱特点


1、儿童剧

这是中国歌剧从早期萌芽走向成熟以及戏歌综合表演和演唱艺术的初步形成时期。期间最代表性的人物是儿童歌舞剧的创始人黎锦晖,其代表作品有《小小画家》、《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等。

从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的发展演变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个认识:

其一,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是从纯粹的唱歌——表情唱歌——儿童歌舞剧——歌剧,逐渐演变过来的。其作品的戏剧成分,也是由最初的戏剧意味,进而逐步形成戏剧性、戏剧品格的过程,是一个走向戏剧性、确立并增强自己的戏剧品格的过程,也是中国歌剧在其孕育、降生的年代里走向戏剧性的几个重要阶段。它被称之为中国歌剧的萌芽或雏形是当之无愧的。






其二,这些在吸收欧洲歌剧先进经验的同时,又按照时代需要和中国人的审美习性创造的民族特性浓厚的歌剧,如在音乐素材的运用上,大多采用了湖南的民歌花鼓调等,为中国歌剧的本土化作了准确的风格定位。

其三,从今天来看,虽然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没有超出歌剧雏形的范围,其表演艺术也比较稚嫩,但是,它对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歌剧表演艺术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国歌剧的创作开了先河。

与此同时,聂耳和田汉1934年6月创作的《扬子江暴风雨》,冼星海和李伯钊1938年创作的《农村曲》、《军民进行曲》等,是“话剧加唱”式的歌剧。此外,还有在国统区黄源洛创作的歌剧《秋子》也是很有代表性的。

这个时期的演唱基本上是建立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其特点讲究亲切、自然,便于少年儿童能接受。其代表人物是姜黎黎、张权等。

2、秧歌剧、(1943——1945,民间唱法)

应该说,中国歌剧经过了黎锦晖到黄源洛的长期艰苦摸索之后,从秧歌剧开始,无论从发展过程看,还是从演唱艺术特征看,都呈现出某些阶段性特点,并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演唱美学品格和独特的歌剧结构特色。延安时期出现了在秧歌运动基础上产生的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这种载歌载舞、新颖活泼的广场歌舞剧形式,改变了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方向,并且直接孕育着大型歌剧《白毛女》的诞生。

从这个时期的演唱和表演来看:此时的秧歌剧演唱主要采用传统民间唱法——中国的土唱法(真嗓子)并借鉴了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其表演只是一种简单模拟生活图解似的表现形式,演员一边走秧歌步一边根据歌词内容,用手比划着做出许多表情姿态,而且表演生动夸张。

3、新歌剧、(1946——1949戏歌唱法)

其代表剧目是歌剧《白毛女》,在演唱方法上,是从“改洋从土”到新歌剧的演唱方法——戏歌唱法的形成。这种唱法既十分突出地表现在民歌演唱的亲切自然和戏曲演唱的韵腔韵味两个美学层面上,但又不同于一般民歌手和戏曲演员的演唱。可以说,戏歌唱法起开了中国歌剧演唱表演艺术的大门。






从秧歌剧到新歌剧这一历史性的变化,确立了新的音乐戏剧形式的诞生。可以说,“《白毛女》结束了一个时代——秧歌剧时代,开创了一个时代——新歌剧时代”。它在我国歌剧史上第一次较为完满地达到了深刻的历史内容和大型音乐戏剧形式的统一,时代精神与民族风格的统一,继承传统和借鉴西洋的统一,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与相对完整的音乐表现的统一,无论从音乐性,戏剧性方面,还是歌剧演员的演唱,表演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中国歌剧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也是中国歌剧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建国后: 文革前的中国歌剧发展及演唱特点


1、这个时期的演唱经历了戏歌综合唱法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过程

建国后,中国歌剧在创作思维上形成几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继承戏曲传统,其代表作《小二黑结婚》《红珊瑚》《窦娥冤》;一种是以民间歌舞剧、小调剧为参照系,如《刘三姐》;一种是以话剧加唱为结构模式如《星光啊星光》;一种是以传统借鉴西洋歌剧为参照系,如《草原之夜》《阿依古丽》;最后一种是观念和手法坚持以内容需要为一切艺术构思为出发点,即不受制于、也不拒绝任何一种手法,只要内容需要,可以兼取西洋歌剧手法、板腔手法或话剧加唱手法,这种创作模式有两部歌剧杰作《洪湖赤卫队》《江姐》。纵观这个时期的歌剧演唱特点主要致力于学习传统戏曲来创作和演唱新歌剧。郭兰英和王玉珍是这个时期的歌剧演唱代表。

2、这个时期在唱法上对“洋为中用,土洋结合”有了初步探索

1955年由中央实验歌剧院演出的《草原之歌》、歌剧《阿依古丽》都是以西洋歌剧的结构模式和戏剧性展开手法而创作的歌剧,力求音乐的完整性,尽可能减少说白,音乐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和新疆风格。演唱代表是邹德华,李光羲,胡松华等。

在当时的这个阶段,声乐界正在进行着“土嗓子”、“洋嗓子”的激烈争论,是照搬“西洋”还是“土洋结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邹德华、李光羲、胡松华等在“洋为中用,土洋结合”方面的成功探索,为当时中国歌剧表演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时的“土洋”争鸣,虽然没有结论,但这一时期关于歌剧唱法达成了以下共识:

1、借鉴西洋歌剧的形式规律和表现手段来发展中国歌剧是值得探索的。

2、学习外国的发声方法,主要是指发声的技术训练方法,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演唱能力,使其唱得舒服自然、嘹亮美丽、变化自如、音域宽广、易于声音作丰富的表达,

3、歌剧演员必须经过职业化训练。

4、歌剧中语言节奏的掌握,咬字方法的学习,思想情绪的体验,以及特定的演唱风格都是歌剧唱法的一部分,因此,在学习外国发声技法的同时,还要向中国的民间唱法学习,

3、这期间出现了歌剧的第二次高潮(1964年《江姐》)。歌剧《江姐》,这部歌剧以其强烈的戏剧性与鲜明的民族风格、优美流畅的歌唱性、浓郁的抒情性、青春的乡土气息“将中国歌剧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它是继《白毛女》之后歌剧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者是万馥香。






这个时期的演唱特点,就是“改戏从歌”到糅合了中国民间演唱风格与戏曲唱腔相结合的特点,使这一时期的歌剧演唱突破了以往歌剧咏叹调演唱真声成分比较多的特点,开始注意声音位置的统一,即“戏歌综合唱法”的逐渐完善和发展。从“土洋之争”到“洋为中用,土洋结合”的初步探索,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歌剧演唱对西洋美声唱法借鉴的成分越来越多,歌唱家们在歌剧的创作上力图摆脱“话剧加唱”和“戏歌综合”的束缚,创作出“中西结合”的歌剧演唱特点。从而促使中国歌剧演唱在美学观念上的变化、发展以及表演技巧上的日趋成熟。应该说,这个时期的歌剧创作在我国歌剧发展史上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一段历史正是我国歌剧观念、歌剧结构走向定型、趋于成熟的历史;当然,我国歌剧的独特性,包括音乐语言、音乐风格、演唱风格等种种优越性及其弱点,也在这个时期中呈现得比较充分。因此,这个时期的歌剧,在我国歌剧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辉煌的贡献。



改革开放后: 现在的中国歌剧发展及演唱特点(1979——1989)


1、这个时期的歌剧演唱已经呈现多元风格、雅俗分流的倾向

改革开放后,由于歌剧生存环境的变化和艺术观念、歌剧趣味的发展,歌剧创作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趋势。1、雅化趋势(严肃大歌剧),即沿着严肃歌剧的方向继续深入开掘,把歌剧综合美感在更高审美层次达到整合均衡作为主要的艺术探索目标,其作品有《伤逝》《情人》、《深宫欲海》、《原野》《张骞》等。2、俗化趋势(音乐剧),即把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作为参照系,探索在中国发展我们自己的通俗音乐剧的途径,其作品有《芳草心》、《风流年华》《我们现代的年轻人》等。






在1987年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中国艺术节中,歌剧《原野》在艺术节的演出中获得巨大成功,并取得为人瞩目的成就,掀起了歌剧创作上的第三次高潮。

此剧作为歌剧中以戏剧性为主的声乐演唱,无论是咏叹调、宣叙调、重唱还是合唱,无不要求演员要具备高超的演唱技巧和表现能力。如:各种形式宣叙调、咏叹调的运用,重唱在刻画人物心理、表现戏剧冲突上的作用等等。表演者万山红运用了民族和美声兼容的演唱方法完成了《原野》中所有唱段的高难技巧,成功的塑造了金子这一光彩照人的形象。

总之,在严肃歌剧中,其演唱特点是,歌唱始终处于歌剧音乐表现体系的中心:特别注重发挥人声及其丰富的表现力,注重人物个性和情感状态的抒发,旋律优美流畅,气息悠长,声区宽广,使歌剧演员有了充分展示其歌唱的广阔天地。

而在轻歌剧的表演中:1、题材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观众,选取当代生活、当代故事、当代人物(尤其是青年人)为剧情内容,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喜爱。2、表演模式多姿多彩:有载歌载舞型,但舞蹈仅具色彩性和穿插性功能。有话剧加唱型,基本上不含舞蹈成分。有歌舞剧型,舞蹈具有较强的戏剧性功能。3、从演员艺术背景看,有歌剧演员、歌唱演员、戏曲演员、话剧演员和舞蹈演员等,呈现出五彩斑斓、不拘一格的态势。而在演唱上主要以通俗唱法为主。

2、在演唱上融进民族、戏曲、西洋等因素,崇尚三者的完美结合

如,大型民族歌剧《党的女儿》,这是90年代产生的一部优秀作品,在演唱上,该剧的声乐风格以民族唱法为主,并融进戏曲、西洋等演唱元素。

田玉梅的扮演者彭丽媛在演唱上是有自己独特的追求的。譬如她演唱的“血里火里又还魂”、“万里春色满家园”等这类篇幅很大的戏剧性咏叹调时,无论对唱段戏剧内涵的理解还是对音乐风格的把握,都是非常出色的,尤其在板腔体唱段的板式变化、板眼的节奏和旋法特征的把握有着很高的悟性和真切的体味。由于她声情并茂的演唱,使得田玉梅的形象被塑造的十分成功,这部歌剧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成功的、最具影响和号召力的中国民族歌剧。






此外,由辽宁歌剧院创作演出的《苍原》也是2002-2003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入选“十大精品剧目”的歌剧,曾获得“文华大奖”,是90年代我国歌剧创作的一个标志性作品。在演唱上,幺红、魏松等主要主演,虽主要以美声演唱为基础,但又不失民族音乐风格,通过宽广的声区,丰富多彩的音色变化以及舒展而上下贯通的气息,把人物塑造的鲜活而富有戏剧性,为歌剧综合美的创造,贡献了演唱方面的独特魅力。

值得自豪的是,90年代以后,中国歌剧又到了蓬勃发展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歌剧优秀作品,如《孙武》、《阿美姑娘》、《楚霸王》、《巫山神女》、《悲苍的黎明》、《杜十娘》、《再别康桥》、《八女投江》、《我心飞翔》、《木兰诗篇》、《杨贵妃》、《雷雨》、《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等,都彰显出中国歌剧创作的日趋丰富。而中国艺术家为国外应约创作的歌剧作品也为歌剧的多元态势增添了异彩。如郭景文的《狂人日记》、《夜宴》、《李白》,温德清的《赌命》,谭盾的《茶》、《秦始皇》等都是其中的代表。随着《原野》、《霸王别姬》、《木兰诗篇》等越来越多的中国歌剧相继走出国门,中国歌剧已经在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综观这些歌剧创作,无论从美学观念、音乐语言、演出样式、风格与结构乃至表演与演唱方法等方面都融合了西方的歌剧潮流,从而把中国的歌剧艺术推向了“中西合璧”的完美结合。






总之,从历史发展的视觉来看中国八十多年的歌剧艺术,其所走的是一条艰苦创业的崎岖之路,在它不长的历史发展中,始终立足于本民族音乐的沃土,继承了戏曲艺术的优秀传统并适当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同时也在调整与当代观众审美心理与需求相契合的取向中,融入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神韵的中国歌剧艺术。由于歌剧题材和形式的多样化,使得中国歌剧在演唱风格上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综观中国歌剧演唱艺术,有的是在民歌演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即民族民间唱法;有的是在传统戏曲的演唱基础上而来,即戏歌综合唱法;有的是借鉴西方的美声唱法;有的是三者的完美结合。歌剧是以戏剧性为主的声乐形态,而主要以戏剧体裁为结合载体,它虽然是综合性的视听与时空艺术,但声乐在其中发挥了主导的艺术作用。

Xiao根据网络资源编辑
















和江雪一起聆听国粹歌剧经典, 感受中国歌剧的巅峰里程!






感谢来自您的点击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主题

1746

帖子

2万

积分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17:35:2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经典的聆听】彭丽媛的中国歌剧经典《珊瑚颂》等2(CD) 十七首联播 - 送寒江雪(图)









在八十周年华诞献礼时,已沉寂数载的中国歌剧,在人民大会堂重放光彩 - 在来自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文联、总政宣传部、中国音乐家协会的有关领导和首都新闻界、音乐界各界人士的瞩目下,彭丽媛捧出了她运作已久的《彭丽媛•中国歌剧经典唱段》。

彭丽媛倾情投入的这部《彭丽媛•中国歌剧经典唱段》系列光盘专辑及《彭丽媛艺术画册》,是经过一年多的周密策划和精心制作的目前国内前所未有的音视制作大工程;强大阵容的全新录制拍摄,使这部经典作品在雅俗共赏的根基上更添了时代的光环。





这套专辑在音乐表现上最大的特点是:既通俗又具有高难度的技巧性,既熟悉又具有时代的新颖独特性。它是大众的,也是艺术家中的高精尖,它代表和凝聚着中国民族歌剧的精华,也是中国民族歌剧的新空气、新理念、新感觉和新气象。

彭丽媛是中国歌坛的常青树,这缘于她扎实的艺术功底和敢于不断创新的思想。早在八十年代初,她就在金铁林老师带领下开创了“中国民族声乐”这一崭新声乐学科。到了21世纪,彭丽媛又用音乐电视的创新手法首次来表现中国歌剧的歌唱及表演艺术,从而拓宽了中国民族歌剧的视野和道路,给中国歌剧带来了新的希望;由彭丽媛首演和主演的大型歌剧《党的女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成功、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中国民族歌剧,其中的主要唱段广为传唱,并已成为中国民族声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专业教材之一,彭丽媛用自己的努力为中国民族歌剧作出了贡献。





金铁林、乔羽等音乐界知名人士对彭丽媛的艺术成就进行了充分肯定,认为她对《中国歌剧经典唱段》的演绎,展示了一位出类拔萃的歌唱家、表演艺术家极其精湛洒脱的艺术和情感的高品位释放,也充分地使她放射出中国当代歌坛最具实力歌唱家的魅力。《彭丽媛•中国歌剧经典唱段》是艺术的精品、民族的精品,它代表着彭丽媛在民族声乐及歌剧表演艺术上的成就,是彭丽媛艺术高峰的又一次耀眼的体现。



谨以此贴送给好朋友寒江雪, 祝福九月你的生日快乐, 永远的安康幸福!


感谢江雪好友几次特别惊喜翻山越岭地从国内故土来到顶顶, 为我顶贴鼓励, 每每阅读你的真挚而富于感染力的留言, 都被深深地感动着。非常喜欢江雪你的每一首朗诵, 大气而纯正地传递的正能量。我相信听过你的朗诵的朋友, 都会被你犹如纯正专业的朗诵素质而吸引, 你的每一篇饱蘸深情的朗诵, 都会是不容质疑的优秀朗诵范文。你的那首慷慨激昂, 深情的独诵大作《西去列车的窗口》MP3, 依然是我的最爱, 经常带在诸多的远行中聆听, 在红旗颂的旋律中, 你的朗诵时时给予着我最给力的向前走的动力, 在此再一次深深地谢谢你, 江雪, 特别地谢谢你每一次馈赠的厚礼, 你那最真挚的好友的情谊, 使我一直感到很富有很和最珍惜。





在这个属于你每年你的快乐的节日你, 特别和你一起分享我很珍爱的国粹经典《彭丽媛•中国歌剧经典唱段》2 CD碟, 相信江雪你一定会喜欢! 在此也特邀此行来顶顶的水云间, 片片红叶和凡凡Xixi等在线的好朋友们一起聆听, 一起来分享我们欢聚的喜悦和快乐!

(肖萧 2013年9月24日 )










彭丽媛的中国歌剧经典《珊瑚颂》等十七首联播




01 - 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 歌剧《党的女儿》主题歌




02 - 数九寒天下大雪 - 歌剧《刘胡兰》选曲



03 -北风吹扎红头绳 - 歌剧《白毛女》选曲



04 - 红梅赞 - 歌剧《江姐》选曲



05 - 珊瑚颂 - 歌剧《红珊瑚》选曲



06 - 洪湖水浪打浪 - 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



07 - 绣红旗 - 歌剧《江姐》选曲



08 -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 - 歌剧刘胡兰插曲



09 -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 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



10 - My Heart Will Go On 浪漫吉他恋曲



11 - 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 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



12 - 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 - 歌剧《小二黑结婚》选曲



13 - 五洲人民齐欢笑 - 歌剧《江姐》选曲



14 - 海风阵阵愁煞人 - 歌剧《红珊瑚》选曲




15 - 万里春色满家园 - 歌剧《党的女儿》选曲



16 - 恨似高山仇似海 - 歌剧《白毛女》选曲



17 - 血里火里又还魂 - 歌剧《党的女儿》选曲









中国歌剧概述及主要演唱特点



20世纪20年代: 建国以前的中国歌剧发展及演唱特点


1、儿童剧

这是中国歌剧从早期萌芽走向成熟以及戏歌综合表演和演唱艺术的初步形成时期。期间最代表性的人物是儿童歌舞剧的创始人黎锦晖,其代表作品有《小小画家》、《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等。

从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的发展演变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个认识:

其一,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是从纯粹的唱歌——表情唱歌——儿童歌舞剧——歌剧,逐渐演变过来的。其作品的戏剧成分,也是由最初的戏剧意味,进而逐步形成戏剧性、戏剧品格的过程,是一个走向戏剧性、确立并增强自己的戏剧品格的过程,也是中国歌剧在其孕育、降生的年代里走向戏剧性的几个重要阶段。它被称之为中国歌剧的萌芽或雏形是当之无愧的。






其二,这些在吸收欧洲歌剧先进经验的同时,又按照时代需要和中国人的审美习性创造的民族特性浓厚的歌剧,如在音乐素材的运用上,大多采用了湖南的民歌花鼓调等,为中国歌剧的本土化作了准确的风格定位。

其三,从今天来看,虽然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没有超出歌剧雏形的范围,其表演艺术也比较稚嫩,但是,它对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歌剧表演艺术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国歌剧的创作开了先河。

与此同时,聂耳和田汉1934年6月创作的《扬子江暴风雨》,冼星海和李伯钊1938年创作的《农村曲》、《军民进行曲》等,是“话剧加唱”式的歌剧。此外,还有在国统区黄源洛创作的歌剧《秋子》也是很有代表性的。

这个时期的演唱基本上是建立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其特点讲究亲切、自然,便于少年儿童能接受。其代表人物是姜黎黎、张权等。

2、秧歌剧、(1943——1945,民间唱法)

应该说,中国歌剧经过了黎锦晖到黄源洛的长期艰苦摸索之后,从秧歌剧开始,无论从发展过程看,还是从演唱艺术特征看,都呈现出某些阶段性特点,并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演唱美学品格和独特的歌剧结构特色。延安时期出现了在秧歌运动基础上产生的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这种载歌载舞、新颖活泼的广场歌舞剧形式,改变了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方向,并且直接孕育着大型歌剧《白毛女》的诞生。

从这个时期的演唱和表演来看:此时的秧歌剧演唱主要采用传统民间唱法——中国的土唱法(真嗓子)并借鉴了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其表演只是一种简单模拟生活图解似的表现形式,演员一边走秧歌步一边根据歌词内容,用手比划着做出许多表情姿态,而且表演生动夸张。

3、新歌剧、(1946——1949戏歌唱法)

其代表剧目是歌剧《白毛女》,在演唱方法上,是从“改洋从土”到新歌剧的演唱方法——戏歌唱法的形成。这种唱法既十分突出地表现在民歌演唱的亲切自然和戏曲演唱的韵腔韵味两个美学层面上,但又不同于一般民歌手和戏曲演员的演唱。可以说,戏歌唱法起开了中国歌剧演唱表演艺术的大门。






从秧歌剧到新歌剧这一历史性的变化,确立了新的音乐戏剧形式的诞生。可以说,“《白毛女》结束了一个时代——秧歌剧时代,开创了一个时代——新歌剧时代”。它在我国歌剧史上第一次较为完满地达到了深刻的历史内容和大型音乐戏剧形式的统一,时代精神与民族风格的统一,继承传统和借鉴西洋的统一,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与相对完整的音乐表现的统一,无论从音乐性,戏剧性方面,还是歌剧演员的演唱,表演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中国歌剧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也是中国歌剧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建国后: 文革前的中国歌剧发展及演唱特点


1、这个时期的演唱经历了戏歌综合唱法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过程

建国后,中国歌剧在创作思维上形成几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继承戏曲传统,其代表作《小二黑结婚》《红珊瑚》《窦娥冤》;一种是以民间歌舞剧、小调剧为参照系,如《刘三姐》;一种是以话剧加唱为结构模式如《星光啊星光》;一种是以传统借鉴西洋歌剧为参照系,如《草原之夜》《阿依古丽》;最后一种是观念和手法坚持以内容需要为一切艺术构思为出发点,即不受制于、也不拒绝任何一种手法,只要内容需要,可以兼取西洋歌剧手法、板腔手法或话剧加唱手法,这种创作模式有两部歌剧杰作《洪湖赤卫队》《江姐》。纵观这个时期的歌剧演唱特点主要致力于学习传统戏曲来创作和演唱新歌剧。郭兰英和王玉珍是这个时期的歌剧演唱代表。

2、这个时期在唱法上对“洋为中用,土洋结合”有了初步探索

1955年由中央实验歌剧院演出的《草原之歌》、歌剧《阿依古丽》都是以西洋歌剧的结构模式和戏剧性展开手法而创作的歌剧,力求音乐的完整性,尽可能减少说白,音乐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和新疆风格。演唱代表是邹德华,李光羲,胡松华等。

在当时的这个阶段,声乐界正在进行着“土嗓子”、“洋嗓子”的激烈争论,是照搬“西洋”还是“土洋结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邹德华、李光羲、胡松华等在“洋为中用,土洋结合”方面的成功探索,为当时中国歌剧表演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时的“土洋”争鸣,虽然没有结论,但这一时期关于歌剧唱法达成了以下共识:

1、借鉴西洋歌剧的形式规律和表现手段来发展中国歌剧是值得探索的。

2、学习外国的发声方法,主要是指发声的技术训练方法,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演唱能力,使其唱得舒服自然、嘹亮美丽、变化自如、音域宽广、易于声音作丰富的表达,

3、歌剧演员必须经过职业化训练。

4、歌剧中语言节奏的掌握,咬字方法的学习,思想情绪的体验,以及特定的演唱风格都是歌剧唱法的一部分,因此,在学习外国发声技法的同时,还要向中国的民间唱法学习,

3、这期间出现了歌剧的第二次高潮(1964年《江姐》)。歌剧《江姐》,这部歌剧以其强烈的戏剧性与鲜明的民族风格、优美流畅的歌唱性、浓郁的抒情性、青春的乡土气息“将中国歌剧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它是继《白毛女》之后歌剧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者是万馥香。






这个时期的演唱特点,就是“改戏从歌”到糅合了中国民间演唱风格与戏曲唱腔相结合的特点,使这一时期的歌剧演唱突破了以往歌剧咏叹调演唱真声成分比较多的特点,开始注意声音位置的统一,即“戏歌综合唱法”的逐渐完善和发展。从“土洋之争”到“洋为中用,土洋结合”的初步探索,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歌剧演唱对西洋美声唱法借鉴的成分越来越多,歌唱家们在歌剧的创作上力图摆脱“话剧加唱”和“戏歌综合”的束缚,创作出“中西结合”的歌剧演唱特点。从而促使中国歌剧演唱在美学观念上的变化、发展以及表演技巧上的日趋成熟。应该说,这个时期的歌剧创作在我国歌剧发展史上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一段历史正是我国歌剧观念、歌剧结构走向定型、趋于成熟的历史;当然,我国歌剧的独特性,包括音乐语言、音乐风格、演唱风格等种种优越性及其弱点,也在这个时期中呈现得比较充分。因此,这个时期的歌剧,在我国歌剧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辉煌的贡献。



改革开放后: 现在的中国歌剧发展及演唱特点(1979——1989)


1、这个时期的歌剧演唱已经呈现多元风格、雅俗分流的倾向

改革开放后,由于歌剧生存环境的变化和艺术观念、歌剧趣味的发展,歌剧创作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趋势。1、雅化趋势(严肃大歌剧),即沿着严肃歌剧的方向继续深入开掘,把歌剧综合美感在更高审美层次达到整合均衡作为主要的艺术探索目标,其作品有《伤逝》《情人》、《深宫欲海》、《原野》《张骞》等。2、俗化趋势(音乐剧),即把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作为参照系,探索在中国发展我们自己的通俗音乐剧的途径,其作品有《芳草心》、《风流年华》《我们现代的年轻人》等。






在1987年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中国艺术节中,歌剧《原野》在艺术节的演出中获得巨大成功,并取得为人瞩目的成就,掀起了歌剧创作上的第三次高潮。

此剧作为歌剧中以戏剧性为主的声乐演唱,无论是咏叹调、宣叙调、重唱还是合唱,无不要求演员要具备高超的演唱技巧和表现能力。如:各种形式宣叙调、咏叹调的运用,重唱在刻画人物心理、表现戏剧冲突上的作用等等。表演者万山红运用了民族和美声兼容的演唱方法完成了《原野》中所有唱段的高难技巧,成功的塑造了金子这一光彩照人的形象。

总之,在严肃歌剧中,其演唱特点是,歌唱始终处于歌剧音乐表现体系的中心:特别注重发挥人声及其丰富的表现力,注重人物个性和情感状态的抒发,旋律优美流畅,气息悠长,声区宽广,使歌剧演员有了充分展示其歌唱的广阔天地。

而在轻歌剧的表演中:1、题材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观众,选取当代生活、当代故事、当代人物(尤其是青年人)为剧情内容,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喜爱。2、表演模式多姿多彩:有载歌载舞型,但舞蹈仅具色彩性和穿插性功能。有话剧加唱型,基本上不含舞蹈成分。有歌舞剧型,舞蹈具有较强的戏剧性功能。3、从演员艺术背景看,有歌剧演员、歌唱演员、戏曲演员、话剧演员和舞蹈演员等,呈现出五彩斑斓、不拘一格的态势。而在演唱上主要以通俗唱法为主。

2、在演唱上融进民族、戏曲、西洋等因素,崇尚三者的完美结合

如,大型民族歌剧《党的女儿》,这是90年代产生的一部优秀作品,在演唱上,该剧的声乐风格以民族唱法为主,并融进戏曲、西洋等演唱元素。

田玉梅的扮演者彭丽媛在演唱上是有自己独特的追求的。譬如她演唱的“血里火里又还魂”、“万里春色满家园”等这类篇幅很大的戏剧性咏叹调时,无论对唱段戏剧内涵的理解还是对音乐风格的把握,都是非常出色的,尤其在板腔体唱段的板式变化、板眼的节奏和旋法特征的把握有着很高的悟性和真切的体味。由于她声情并茂的演唱,使得田玉梅的形象被塑造的十分成功,这部歌剧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成功的、最具影响和号召力的中国民族歌剧。






此外,由辽宁歌剧院创作演出的《苍原》也是2002-2003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入选“十大精品剧目”的歌剧,曾获得“文华大奖”,是90年代我国歌剧创作的一个标志性作品。在演唱上,幺红、魏松等主要主演,虽主要以美声演唱为基础,但又不失民族音乐风格,通过宽广的声区,丰富多彩的音色变化以及舒展而上下贯通的气息,把人物塑造的鲜活而富有戏剧性,为歌剧综合美的创造,贡献了演唱方面的独特魅力。

值得自豪的是,90年代以后,中国歌剧又到了蓬勃发展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歌剧优秀作品,如《孙武》、《阿美姑娘》、《楚霸王》、《巫山神女》、《悲苍的黎明》、《杜十娘》、《再别康桥》、《八女投江》、《我心飞翔》、《木兰诗篇》、《杨贵妃》、《雷雨》、《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等,都彰显出中国歌剧创作的日趋丰富。而中国艺术家为国外应约创作的歌剧作品也为歌剧的多元态势增添了异彩。如郭景文的《狂人日记》、《夜宴》、《李白》,温德清的《赌命》,谭盾的《茶》、《秦始皇》等都是其中的代表。随着《原野》、《霸王别姬》、《木兰诗篇》等越来越多的中国歌剧相继走出国门,中国歌剧已经在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综观这些歌剧创作,无论从美学观念、音乐语言、演出样式、风格与结构乃至表演与演唱方法等方面都融合了西方的歌剧潮流,从而把中国的歌剧艺术推向了“中西合璧”的完美结合。






总之,从历史发展的视觉来看中国八十多年的歌剧艺术,其所走的是一条艰苦创业的崎岖之路,在它不长的历史发展中,始终立足于本民族音乐的沃土,继承了戏曲艺术的优秀传统并适当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同时也在调整与当代观众审美心理与需求相契合的取向中,融入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神韵的中国歌剧艺术。由于歌剧题材和形式的多样化,使得中国歌剧在演唱风格上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综观中国歌剧演唱艺术,有的是在民歌演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即民族民间唱法;有的是在传统戏曲的演唱基础上而来,即戏歌综合唱法;有的是借鉴西方的美声唱法;有的是三者的完美结合。歌剧是以戏剧性为主的声乐形态,而主要以戏剧体裁为结合载体,它虽然是综合性的视听与时空艺术,但声乐在其中发挥了主导的艺术作用。

Xiao根据网络资源编辑











和江雪一起聆听国粹歌剧经典, 感受中国歌剧的巅峰里程!






感谢来自您的点击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小时热帖
    一周热门
      原创摄影
        美食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ART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