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总共85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113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时事] 观点:华为孟晚舟事件的双重冲击!

[复制链接]

5685

主题

9773

帖子

35万

积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2 06:3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为首席财务官(CFO)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已经升级为政治和外交事件,鉴于孟晚舟的特殊身份以及华为在中国的特殊性,此事若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中美即将举行的贸易谈判,使本已脆弱的两国关系雪上加霜,对中加关系也将产生严重冲击;此外,亦会导致中国国内民意的变化,使许多原本无特定立场的中间民众倒向民族主义,这将很可能在未来长时期让中国锁定在民族主义的轨道里,影响改革开放,迟缓中国的民主变革。

从目前披露的情况看,孟晚舟的被捕与涉嫌违反美国针对伊朗的出口禁令有关。但对中方而言,孟晚舟和华为是否违背了美国的伊朗禁令,不是事情关键,因为中国并不承认美国长臂管理的合法性,关键是,中国会认为,既然美国已经盯上华为,即使没有这条理由,也会用其他理由找华为茬。

政治和外交事件

事情的严重性还在于,逮捕孟晚舟恰恰也是在习特会举行的同一天。美国国安顾问博尔顿已经承认他事先获知了信息。现在尚无法确知特朗普是否也知情。根据美国前情报人员的说法,此事不报告白宫的可能性很少。尽管这是一个刑事案件,但很难说美国司法部不清楚该行为的政治敏感性,因此是否作出起诉也是一个外交决定。

换言之,如果特朗普知情,且认为这将导致两国关系的严重倒退,那么他完全可以以此理由进行干预。即使抛开这点不论,单单两者时间上的巧合,也难使中国社会不认为,美国此举是有意要羞辱习近平,让习难堪。

中国外交部先后召见加拿大及美国大使提出抗议,声言如果加方不释放孟晚舟,"必将造成严重后果"。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均发文批评加拿大侵犯中国人权益。

对习而言,如何在安抚国内民族主义和谈判达成协议间寻求平衡,是一极大考验。二十国集团峰会(G20)习特会,两国领导人达成了暂时休战、谈判解决贸易问题的共识。国内外很多人原本不看好这次首脑会议,认为很可能不欢而散,如今取得休战共识,可想而知自然是习近平作了较大让步。

习近平的让步有许多迫不得已的因素,但这会让国内的对美强硬派感到不满,虽然此种不满不至于影响习近平的决策,但他也要顾忌这种情绪。如果不满情绪扩大,接下来的贸易谈判他就要慎重。

中美在90天内贸易战休战并谈判的前景原本令人感到乐观,因为虽有强硬派的不满,但习近平还是能够压制它。现在孟晚舟事件的出现,让对美强硬派有了对习发难借口,这会为贸易谈判增加很大变数。

华为高管孟晚舟的保释聆讯10日在温哥华重启,但听证会并没有得出结论,法官表示11日继续举行(2018年12月10日保释聆讯法庭画像,孟晚舟与律师交谈)。

美中贸易谈判和孟晚舟事件

从表面看,贸易谈判和孟晚舟事件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不应该把它们扯到一块。但既然后者在这个时间点发生,要把它们截然分开,是不可能的。特朗普政府不会不把它作为一张牌来打,用于贸易谈判或其他美中交锋的领域,例如朝核问题。假如特朗普决定在贸易谈判中打此牌,大概率是提高贸易谈判的要求,并要习近平全盘接受。

故而,习将面临一个两难处境。不接受,华为无疑要遭受美国的贸易禁令和其他处罚;接受,习近平在国内的权威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而且将被迫进行结构性改革。

在这个两难中,习近平不接受美国“要挟”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结构性改革本来是他不大愿意去做的,何况这会得罪国内的利益集团。但这里更重要的是,用华为去做交易,从中兴的案例看,似乎不是一个合适的交易。想象一下,假如美国也对华为派一个“纪检团队”审核企业所有的合规生意,国内民意会有怎样的反应。

华为不是中兴,如果说中国民众对中兴是恨铁不成钢,它违反美国禁令可谓咎由自取,华为在中国的舆论场中,是民族工业的旗帜和骄傲,很多人是不愿看到华为最后落得和中兴一样的下场。考虑到社会的这种民意情绪以及结构性改革的震荡,中美贸易谈判最后谈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不论贸易谈判会有怎样的结局,即使习近平基于经济考量,强行和美国达成停战协议,孟晚舟事件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中国社会,从高层到大众,将会强化以下认知:美国就是要通过打击华为来遏制中国的高科技发展,阻碍中国崛起。

如果说,这个认知之前只是一部分人具有,那么,这个事件将会使大众中的许多人转变对美国的看法,认为美国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搞垮中国。一旦完成此种认识,他们将会选择站在民族主义一边,从而壮大本来已经很强大的民族主义阵营。

一名来自中国的女性在孟晚舟保释听证会场外手持支持华为标语。

这正是让人忧虑的地方。中国政府的民意基础,除了经济增长外,很大程度上依赖民族主义,习近平的中国梦实际是一个民族主义的旗号。如果多数民众因孟晚舟事件的刺激,内心的反美情绪被激发出来,变成一种趋势,中国政府的对外政策和行动就只能进一步强硬。对美国来说,这似乎也不是一个好的现象。一方面,美国所要求的中国变革不可能出现;另一方面,如果多数中国民众把美国看作敌人,双方强硬对强硬,美国最后即使能打跨中国,恐怕也是一种双输状态。

其实,美国有更好的改变中国的方式,那就是扶持中国潜在的改革力量。从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以及世界和平出发,要想避免中美未来的冷战或热战,需要将中国导入民主转型中。美国对华态度的改变,固然是看到中国离它期望的越来越远,但它没有看到,这股远离普世价值的力量只是中国的当政者、利益集团及被官方意识形态所蒙蔽的大众,还有一股力量,即改革力量则是被潜伏下来,而没有被消灭。这种潜伏随时会因外界环境的突变而浮上表面。

贸易战本来使得中国社会对现状不满的各种因素,特别是改革因素重新凝聚激发起来。社会从上到下,形成了通过改革开放化解贸易战压力的共识,倘若中美贸易谈判能够达成停战协议,中国接受美国提出的大部分要求,虽然不可能做到完全的结构性改革,也能够重启改革。而只要走出这一步,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得多。

民族主义与改革力量

可是孟晚舟事件很可能将目前有利改革力量的局面打破。因为改革相对要在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下才能推进,而这个外部环境说白了就是搞好和美国的关系。孟晚舟事件导致的恰恰是国内的反美爱国情绪高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既要借重爱国情绪又要和美国达成停战协议,是不可能做到的,只能顾此失彼,权衡的结果,是将自己的合法性更牢固建立在民族主义之上。

就改革力量来说,当多数人站在反美一边,他们也不太可能发出同美和好声音,只能选择沉默,因为他们也怕被民族主义扣上出卖民族利益的大帽子。

舆论已经显示出这点。中兴事件发生后,社会有两种不同的声音,改革力量对中兴的批判,民族主义者力挺中兴,前者的声音显然要大过后者。即使后者,在支持同时,也对中兴的不争气没有好脸色。但孟晚舟事件出来后,恰好相反,批评华为的声音很弱,社会的情绪是支持华为,要求中国政府和美国对着干。

在社会反美情绪被调动起来的环境下,改革很难启动,就算勉强启动,也难以走远。除非中美能够在孟晚舟事件的处理上找到一个不让中国丢大面子的方式。但这很难。

既然美国决意打华为牌,就不会让中国轻易得便宜。美国的目的是要打击中国的高科技以及后面的中国发展模式,但由于采取的方式和时机,受到打击最严重的,很可能是中国的改革力量及民主转型。在民族主义主导下,中国的民主化会变得更加遥遥无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小时热帖
    一周热门
      原创摄影
        美食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ART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