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喜欢足球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至少他的公众形象是这样展现的
特朗普选择中国民族主义情绪最高涨的一天,宣布实施针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打击措施。
9月18日被中国视为国耻日,1931年的这一天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每年的这一天中国各大城市会响起防空警报,提醒中国人勿忘国耻。
彭博社称,北京的民族主义情绪意味着这不再仅是一次经济摩擦。
今年以来,中美之间贸易争端逐渐演化成贸易战,无论美国如何出招,中国都做出奉陪到底的姿态,立即出台同等力度的报复措施。
直到2000亿美元征税计划实施,中国的反击“有心无力”,不再等量——鉴于去年中国仅进口了价值13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中国无法找到同等规模的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于是推出“经过精心设计的600亿反制额度”。
再加上双方已经互相开征的500亿美元商品,中国已没有继续打击的目标。
然而,特朗普似乎意犹未尽,实施2000亿美元计划同时,他表示,“如果中国采取报复措施打击我们的农民和其他产业,我们将立即进行第三阶段,即对另外267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如果贸易战继续,“无货可征”的中国会采取哪些措施对抗美国?
人民币贬值?
人民币贬值是外界最先可能想到的抵抗贸易战的手段。特朗普在8月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指责中国操纵其货币汇率,以对抗美国加征关税的政策。
特朗普的指责并非空穴来风,人民币汇率还是在贸易战的硝烟中一路下行——7月27日的人民币汇率比4月2日的今年最高值下降7.82%。这意味着,赴美留学的学生家长如果晚3个月交今年的学费将多付出1.7万到3万元人民币。
人民币贬值来抵消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人民币贬值有助于提振出口,因为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中国商品变得更便宜。
虽然如此,但这一轮人民币贬值可能并非中国政府主动而为,一方面,同期美元走强,很多新兴市场货币都大幅度贬值;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无异于引鸩止渴,对中国经济长期伤害更大。
中国总理李克强在星期三(19日)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出现一定幅度波动,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中国有意为之,这完全不符合实际:因为人民币汇率单向贬值对中国弊多利少,中国决不会走靠人民币贬值刺激出口的路。
凯源资本董事总经理陆修泉(Brock Silvers)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人民币如果失控贬值,将对中国经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国内投资将减少,鼓励人民币外流,摧毁企业发行美元债务,给资产泡沫带来很大压力,导致中国进一步提高对外资的屏障。
中美关系对中国举足轻重,但习近平在2018年6月22-23日举行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中却对两国关系只字未提。
非经济手段干预在中国的美企?
无法用人民币贬值对冲贸易战影响,在中国经营的美国企业担心中国用非经济手段打击它们,以报复美国施加的关税。
《纽约时报》引述一些与苹果公司关系密切的人称,由于贸易战升级,苹果担心中国会以妨碍业务发展的方式进行报复。
牛津经济研究院亚洲分析员高路易(Louis Kuijs)向法新社表示,苹果手机等产品在中国都是畅销商品,一旦贸易战蔓延,中国当局会想方设法对这些美国商品设置障碍。加大卫生健康、安全以及税务等检查力度,延误美国商品进关,抵制美国货,这些都是可能的报复手段。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威廉·扎里特(William Zarit)也担心美国企业在中国遭受过度检查、税务审查、海关延误等糟糕的情形。
库克向特朗普表示美国的强硬言论将威胁苹果在中国的地位
从经验来看,这类举措似乎很有效,去年因“萨德”得罪中国而推出的“限韩令”,曾经让韩国汽车品牌销售量一个月内下降了一半。
据路透社报道,在中美贸易摩擦后,福特汽车已在中国的港口遭遇延误。
陆修泉(Brock Silvers)认为,中国可能会这样做,但后果很严重,因为会对外商投资产生寒蝉效应,影响更多潜在的外资来华;其次,还会鼓励在华外企加快速度转移到其他国家。
而且在华美国企业的利益与中国是一致的。以苹果公司为例,其iPhone和iPad等产品在中国组装,雇佣了几十万工人,如果处理不慎,可能影响就业和社会稳定,这两点恰恰是中国政府十分看重的。
增大货币供给,提振经济?
在回击美方的关税打击措施之前,中国推出第三招可能还需要先稳住国内的经济根基。
过去几年,中国政府坚持“去杠杆”改革措施,降低负债率,从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然而,随着贸易战的白热化,“去杠杆”似乎有了松动的迹象:7月23日,当天并没有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中国央行却出人意料地推出高达5020亿元一年期MLF,这是央行有纪录以来最大规模的单日操作,被解读为"放水"和"送蛋糕"。官媒随即表示,中国货币政策走向从"去杠杆"向"稳杠杆"转型。
此举被专家认为是提振经济的不得已之举。陆修泉对记者称,中国为了应对已明显放缓的经济,只好扭转一直坚持的去杠杆政策,转而采取各种措施来增加金融流动性。
不过,这一转向也带来了泡沫膨胀和破裂的风险,一旦发生将重蹈日本"失落二十年"的覆辙。中国政府显然意识到这一点,7月底的一次会议上宣称“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此前通常官方对房价的表述是“遏制过快上涨”,这次不仅去掉“过快”,还加上“坚决”。潜台词大概是,动用必要行政手段,不许房价上涨。
压住房价后增加货币供给,政府的目的是将资金引流到基础设施建设和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增长,但不吹大房产泡沫。
然而,这也不是万全之策。陆修泉说,从目前来看,投资继续放缓,市场非常消极,货币也在走弱,今年底如果美联储继续加息,还会引发货币流出压力。
陆修泉认为,三招都不好使。“随着贸易战深化,中国获益极为有限,赢的机会微乎其微。明智的做法是,与美国达成最有利的妥协,然后在宣传上声称自己取得胜利。”
当然,也有持不同意见的。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肯尼思·波梅兰兹(Kenneth Pomeranz)上月向记者表示,中国领导人进行战略上的报复措施,瞄准共和党票仓区域,同时选择了容易替代的产品,比如大豆。
波梅兰兹说,可以想象,中国官员希望,如果他们表现得非常强硬,最终结果是:美国要么接受一些无关紧要的象征性胜利,要么美国政坛在中期选举发生转变。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