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总共85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162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人文] 留英“海归”第一人——清朝书生黄亚东!

[复制链接]

5685

主题

9773

帖子

35万

积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2 01:5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肯特郡的诺尔庄园和诺尔公园。200多年前,黄亚东曾在此生活学习。

肯特郡,被誉为英格兰的后花园,因为这里有连绵不断的草地和树林。肯特郡西部与伦敦接壤之处,有一个古老的小镇七棵橡树Sevenoaks。七棵橡树最初只是个集市,15世纪时,坎特伯雷大主教修建诺尔庄园(Knole House)后,王公贵族们在此居住出没,小镇慢慢成型。

在七棵橡树车来人往的镇中心不远,有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小入口。沿着小道而下,眼前很快豁然开朗。这便是方圆有名的诺尔公园,占地1000公顷(约4平方公里)。走到公园最高处,就到了英格兰最古老的豪宅之一——诺尔庄园。

诺尔庄园现在是英国国家名胜古迹信托(National Trust)管理的一处老宅院,与多数老宅一样,里面展示着最初的设计、装饰和艺术品,其中的一间侧厅以英国著名肖像画家乔舒亚·雷诺兹(Joshua Reynolds)命名,因为这里展示的都是他的作品。

正面壁炉左边的全身画像,是诺尔庄园曾经的主人多塞特三世公爵(3rd Duke of Dorset)。公爵身材高大,颇有中国人所谓“玉树临风”的倜傥。

也难怪,公爵的祖上与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是表兄弟,而雷诺兹又是极为推崇“高大上”(Grand Style)画风的艺术家。他笔下的英国贵族们,都有希腊罗马神话人物的风采。

然而就在这满屋的肖像画中,有一个盘腿而坐的中国青年:他头戴清朝时的红缨礼帽,身着对襟衫,右手握着半开的纸扇。

来自广州的黄亚东,曾向英国介绍中国的植物、瓷器、针灸和诗书文化。


他是谁?

这幅画,是多塞特三世公爵当年出资70英镑(约合现在10000英镑)委托雷诺兹在1776年完成的。画中的年青人名叫黄亚东(Huang Ya Dong)。

他是一个被历史尘封已久的人物,连他的姓名,也是经大英博物馆的专家们多方考证才得以确认。他可谓中国留学英国第一人。

远渡重洋

清朝乾隆皇帝年间,广州是唯一允许与外国通商的城市。

黄亚东出生于清朝乾隆年间的1753年。乾隆年间的广州,是当时中国唯一允许对外通商的港口城市。或许是受广州浓厚的经商气氛影响,年轻的黄亚东弃仕从商。

英国方面的资料显示,黄亚东是经过英国商人约翰·布莱德比·布莱克(John Bradby Blake)的安排才到英国的。但没有人知道他们二人是否相识。

布莱克在1770年前后,是东印度公司一艘商船上负责贸易的职员。1766年,他到了广州。对植物的爱好和商家精明的头脑,使他看到了广东一带食用、药用植物的经济价值,打算收集种子带回英国培育。

经过几年的搜集,布莱克收获不小。随着种子库不断扩大,布莱克希望能从中国带回一个懂行的专家,帮助他完成培育、解决疑难。

清朝政府当时规定:中国人不得与外国人接触,不得自由出洋不得长期居留外国。

因此,年轻的黄亚东虽然有“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理想和抱负,最后能顺利出国,一定也经历过不少周折和手续。

而从他年纪轻轻却非常博学来看,他年幼时除了受过传统文人该有的诗书教育,对实用科学应该也有相当的兴趣和了解。

无论如何,在布莱克的安排下,黄亚东最终踏上了他的英伦之旅。乾隆三十九年,即1774年8月,英国乔治三世时期,他终于来到了英国。不幸的是,布莱克1773年11月在广州染病去世,年仅28岁。

黄亚东抵达英国时,接待他的是布莱克的父亲——布莱克船长。布莱克船长与多赛特三世公爵是英国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公学的校友。在老布莱克的引荐下,有心学习英文和其他科学知识的黄亚东来到了诺尔庄园,成为诺尔庄园的一名侍从(page boy)。

黄亚东虽名为英国公爵的侍从,实际更像中国王公贵族的门客。在公爵府的安排下,他就读临近诺尔庄园的七棵橡树学校。这所有五百年历史的老学校,将黄亚东视为学校接收的最早国际留学生。

社交红人

会用英语沟通的黄亚东算得上200多年前英国上流社会的名人。他对中国文化和工艺的学识使他成为英国学界的红人;而他独特的外表和谈吐,使他成为社交场合的座上客。

有资料显示,伦敦当时的皇家内科医学院院长安德烈·邓肯曾与黄亚东交流过针灸,并发表过文章。

黄亚东去过在伦敦的皇家学会;他还曾去牛津大学帮助重新规整中文词典和书籍。

英国著名瓷器制造商威治伍德(台湾译瑋緻活Wedgewood) 的鼻祖约书亚·威治伍德(Josiah Wedgewood)还向他讨教过中国瓷器的制作工艺。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是黄亚东将生产瓷器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带到英国来的。

当然,他对植物的了解也曾有用武之地。当时英国著名的女花卉画家兼园艺爱好者玛丽·德兰妮(Mary Delany)寄居在白金汉郡波特兰公爵夫人(Duchess of Portland) 的庄园布尔斯洛德(Bulstrode)。这个庄园中种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黄亚东曾到此处为她们讲解中国植物以及它们的药用和食用方法。

有研究认为,18世纪曾旅居英国的德国著名思想家格奥尔格·克里斯托夫·利希滕贝格(Georg Christoph Lichtenberg) ,曾以黄亚东为原型写过一篇寓言,论及跨文化交流的困难。

诺尔庄园是英国最大的古宅之一,里面专设一间奢华的“国王套间”(King's Room),据称是为詹姆士二世(1685-1688)修建的。

大英博物馆收藏了另一幅黄亚东的肖像画。

2007年,此画随大英博物馆到中国展出,画中的黄亚东完全是英国绅士的打扮,看上去比油画中的更为成熟。

留英海归

为黄亚东作画的乔舒亚·雷诺兹,是英国18世纪著名的画家。 他是皇家艺术学院的创办人之一,也是第一任院长。1769年,被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封为爵士。

根据英国国家名胜古迹信托网站上刊登的资料,雷诺兹曾在1775年2月18日写过一封信,为了解黄亚东当年的英国之行提供了很多宝贵线索。

雷诺兹写道: 我最近在伦敦遇见中国人黄亚东。他是个22岁的年轻人,来自广州。两三年前, 他从中国陶塑艺术家邓其华(译音Tan Che Qua)那里听到在英格兰所受的礼待,他决心也到英国来。一方面是他很好奇,另一方面他也想多学些科学知识,同时也想在今后能让他和兄长的生意更上一层楼。

“他是去年8月到的,英语已经能发音,也能听懂一些我们说的话,但是他能写一手英文好字......他对知识的追求,可谓如饥似渴。”

雷诺兹画中的黄亚东,盘腿坐在扶手长椅的一端,左手放在腿上,右手握着一把半开的扇子,身上的衣服颜色鲜艳质地讲究。

评论人士认为,这是雷诺兹唯一一幅坐姿的肖像画,而且他的绘画手法“颇不寻常”:此画融入了很多他心目中的中国元素,却用完全写实的手法画出了黄亚东的相貌。有人甚至猜测,黄亚东本人看到自己在画中如此不拘礼节盘腿而坐,恐怕也会觉得好笑吧。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黄亚东之后离开了英国,应该是中国有史以来的“海归”第一人。

回到广州后,他继续经商,但与英国的朋友们仍然保持信件往来。

1784年12月10日,他曾给英国著名汉学家和语言学家威廉·琼斯爵士回过一封信。信中,他婉言谢绝了琼斯爵士希望与他一起翻译中国经典作品的要求。他说:“生意太忙了”。

他还回忆起在英国与琼斯爵士以及“布莱克船长、雷诺兹爵士一起进餐的快乐时光”。

“我将永远记住英格兰朋友们对我的情谊。”

寻踪问迹

从庄园高处看到的风景,几百年来应该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英国,有关黄亚东的故事,到1784年便嘎然而止。当年,他应该才31岁。

一个饱读诗书、通晓英文,学贯中西、与大英帝国有通天人脉关系的年轻“海归”,究竟在广州做出了怎样的事业?

他从英国带回去了什么?可曾留下任何日记?回国后的他是否写下只言片语回忆英格兰的往事?他与兄长究竟经营的是什么生意?他可曾娶妻生子?如今后人安在?他们是否知道这位200多年前的祖先在英国的生活经历和故事?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到中国,参加乾隆皇帝80大寿庆典,黄亚东这个英国通可曾一同前往?

11月上旬,英格兰进入冬季,诺尔庄园按惯例要关门谢客。庄园内的油画会送往伦敦的画廊收藏保管,避开这老宅里的阴冷和潮湿,等明年开春再回来展示。

我赶在庄园冬季停业前站在了雷诺兹大厅里仰望黄亚东的肖像。大厅里的工作人员见我在画前站立很久,过来说了一句:他让人着迷吧?

的确,如果他的后代到诺尔庄园来看看黄亚东青春年少的模样,他会不会从油画里走出来相认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小时热帖
    一周热门
      原创摄影
        美食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ART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