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总共85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665|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夏日温度III】【蝇翔拾忆】我们拍到了鞋拖屐(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20:1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夏日温度III】【蝇翔拾忆】我们拍到了拖屐

三不猴组合“蝇翔”又回到了福州。遗憾的是那台计算机不能处理图片。所以,虽然是有“我”了,有“行”了,却无图可上到《我行我秀》上去“秀”。无奈之计,只得在《美丽人生》先发了篇寻得的“忆文”,聊以慰籍三不猴组合心中昔日的“美丽”。

后来,孜孜不倦先生和许多网友都认为,如果拍得到这张“老古董”,是很有价值的。三公子先生还建议到农贸集市上看看。三不猴组合于是处处留心,甚至到最边远的平坛去了几天,在那里,公安局叫“边防分局”,派出所叫“边防派出所”,可见其边远,但是,仍然没有见到鞋拖屐eĭ lo kia的踪影。孩子们也很热心,特意送来了木拖鞋。但是,三不猴组合越看这人字带的木拖鞋,它怎么就越像《红灯记》里的鸠山穿的木屐?正在无奈,一张旧报纸引起了我的注意:说是根据观众提的意见,雕塑家把福州南后街上的雕塑《当铺》里的人穿的布鞋改成了拖屐。我们赶快去拍了回来。虽然还是很不理想,但是,总算有了个交代。于是有了此文字。

再返榕城,又钩出了多少三不猴组合的幼时的记忆。鞋拖屐就是其中之一。张贤亮说,什么是最宝贵的?消失了的和正在消失的东西才是最宝贵的。榕城和海西(即海峡西岸是也)的拖屐就是其中之一。端午节申请世界遗产和繁体字申请世界遗产,都是新近的例子。

新新人类把“拖屐”写成木屐,把“eĭ liá”写成拖鞋。这可就没有了榕城味。福州话是很有意思的。注意:“拖屐”的读音是“诶咯客丫(eĭ lo kia”。就是说,福州话首先肯定它们都是“鞋”。然后强调“拖屐”走起路来的“喀喇”声;对“”,则是强调穿“”走起路来的“趿拉”形。哈,这正是“形声字”的特色。

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一是荷兰有木鞋,二是日本有木屐。荷兰的木鞋,已经有仅关先生拍摄在前。但是,日本的木屐不等于“拖屐”。“拖屐”是地道的中国特色。河南人称之为趿拉板,湖北话叫板板鞋。但是,只有在福建一带(包括厦门、漳州、潮洲等地),才是可以穿了“拖屐”满街乱走的。即使这样,与荷兰的木鞋,日本的木屐不同的是,拖屐仍然属于“私人空间”。在福州,想当年,孩子们几乎都是赤脚去上学的。但是,却没有谁敢趿拉双“拖屐”去上课。记得高考那天,天气炎热,那年月的教室,当然没有空调,也没有电扇,所以就在考场的课桌间撒冰。我就偷偷伸出脚去,扒了一块过来,踏在脚下,一阵清凉直冲天灵,好痛快啊。

那南后街上的雕塑,把布鞋改成拖屐,算是一点进步,其实仍然不对。最正宗的仍然应该是打赤脚。福州话叫跣骹(toŭng jieng ka)的。这话也是很古的:福州话“骹”就是脚,所以就是古文里写的“跣足”的意思。今年77日我们乘公共汽车过海去平坛。在渡轮上,就有许多村民上车来卖“牡蛎饼”和“光饼”。他们就都是跣骹上船的。一回到他们开在路边的小店,马上又穿上拖鞋了。所以我们想,这与渔民生活有关。在船上和在滩涂劳作都应该是跣骹的。

那“拖屐”也分三六九等。高档的拖屐”,不但做工精细,有鞋跟,襻带也不是用的旧轮胎,而且襻带更宽,木版面上还刷有黑、红、蓝、黄各色油漆,画上山水和虫鸟花卉。比鸠山穿的木屐漂亮多了。“秀”在女士的脚上十分好看。

最具“拖屐”特色的,还数它敲击在青石板路上的“喀喇喀喇”声响。

三不猴组合曾经在漳州的新华东路631号的漳州糖厂宿舍住过。那里是郊区农民进城的要道。漳州的妇女还喜欢抽烟。并不是什么洋烟卷,而是自留地里种的烟叶。卷烟的纸,有的就撕的报纸,有的是小摊上买的。撒上烟丝,卷成圆锥形,舔点吐沫粘上,就可以点起来抽了。夏日的傍晚,生产队里收了工,洗了脚,穿好花袍裤,趿拉上“拖屐”,摇着蒲扇,三五成群地从糖厂门前经过,去逛城里的夜市。在昏黄的路灯下,烟头的红火忽明忽暗的闪着,“喀喇喀喇”的声响,伴着姑娘们的笑声。由远及近,又渐行渐远。或急促,或悠闲,这幽然自在的小夜曲,全然是有别于非洲踢蹋舞的另类风情。

福州生产的“拖屐”是很有名的。那年月普通老百姓通常是常年不穿鞋的。打鱼、种田都是赤脚。因为它价格低廉,易修耐穿,工余休闲,洗脚以后,老百姓就穿“拖屐”。有重要的拜访才穿布鞋。要出远门则穿草鞋。据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福州的南台就有了做拖屐”的作坊。40代,请来了画师,拖屐”的质量更有提高。产品远销上海、武汉和南洋。一些闽南籍华侨女眷,尤其喜欢福州生产的女式高跟拖屐”。1955年合作化运动,成立了福州台江木杂生产合作社,月产拖屐”竟达五六万双。

三不猴组合曾经以为跣骹和拖屐”就是福州的民俗了,其实不然。1971年,三不猴组合“蝇翔”回到福州,突然发现街上已经没有打赤脚的人啦。当时流行的是“人字带”的塑料拖鞋。所以,打赤脚和穿拖屐”,还是生活贫穷惹的。待到进入90年代,三不猴组合的女学生告诉我说,现在流行的,已经不是塑料凉鞋,不是皮凉鞋,也不是拖鞋了,而是一种叫“凉拖”的物什。我说,不行。不管叫什么,在我的实验室里不准穿拖鞋。他们还是很听话的,知道我不喜欢,就平时也不穿拖鞋。这个实验室,大概是全球唯一不准女生穿eĭ liá的地方。

    技术在进步,生活在提高。“拖屐”已经渐行渐远,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唯有那“喀喇喀喇”的声响,还时不时地在我的梦中萦回。再见拖屐”,再见我的少年时光。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8

主题

2万

帖子

35万

积分

沙发
发表于 2009-8-6 20:47:48 | 只看该作者

有些记忆是顽固的,让人不断寻求,越难越不畏难[:-Q]好文字,有历史意义[@};-]


  有些记忆是顽固的,让人不断寻求,越难越不畏难 好文字,有历史意义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9

主题

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板凳
发表于 2009-8-6 21:03:50 | 只看该作者

看看俺在日本买的地摊拖鞋[:))](图)


三不老师怀旧好故事, 读来很亲切. 俺老家称这种鞋为"DiDang", 是象声词?.
 
从日本淘的地摊拖鞋, 还真是"板面上还刷有黑,红,蓝,黄各种颜色". 纯属旅游纪念, 没法穿
 
 





 

 

  本贴由[veil]最后编辑于:2009-8-6 13:5:3  

---
 
拜晴MM所赐, 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2

主题

4万

帖子

92万

积分

地板
发表于 2009-8-7 02:18:18 | 只看该作者

类似的这样的拖鞋,是日本人穿和服时脚下必须穿的东西


看起来,日本文化里的东西,在福建能找到些影子。
很明显,福建那里的风土人情,随着年代而演化
得比较缓慢,也许得益于地理上的偏僻?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2

主题

4万

帖子

92万

积分

5#
发表于 2009-8-7 02:19:39 | 只看该作者

小朋友节假日穿啊,配和服


  小朋友节假日穿啊,配和服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9

主题

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6#
发表于 2009-8-7 02:28:43 | 只看该作者

忘了买和服[:))]. Shoes, my size, 穿了怕不会走路了[:))]


  忘了买和服 . Shoes, my size, 穿了怕不会走路了





---
 
拜晴MM所赐, 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03:4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有些记忆是顽固的,让人不断寻求,……谢谢喜欢。我想主要还是我对此很好奇。哈


  回复:有些记忆是顽固的,让人不断寻求,……谢谢喜欢。我想主要还是我对此很好奇。哈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03:5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看看俺在日本买的地摊拖鞋 (图)……很好看的。日本人还真把它当回事在做啦。好玩。谢谢。


  回复:看看俺在日本买的地摊拖鞋 (图)……很好看的。日本人还真把它当回事在做啦。好玩。谢谢。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03:5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忘了买和服 . Shoes, my size, 穿了怕不会走路了 ……要夹起来走。小跑。哈


  回复:忘了买和服 . Shoes, my size, 穿了怕不会走路了 ……要夹起来走。小跑。哈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03:58: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类似的这样的拖鞋,是日本人穿和服时脚下必须穿的东西……


我想是的。老姐姐上学的时候是坐汽车,经浙江,到上海的。大山啊。1959年左右,鹰厦铁路才通。福州火车站是我们义务劳动修的嘛。1959年了。
就本地而言,是连年的械斗。
福建人跟海外的交流比内地多。
谢谢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9

主题

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11#
发表于 2009-8-7 04:24:59 | 只看该作者

还真是半个老乡啊. 浙南(温州)一带, 交通一直闭塞, 90年才通火车, 也是和海外交流多[:-K]


当地土话很难懂, 传说抗战/内战时, 为保密, 部队用温州人担当传令兵,不用密码, 除了温州人, 谁也听不懂. (俺奶奶的传说, 没有考证)


 

---
 
拜晴MM所赐, 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05:1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还真是半个老乡啊. 浙南(温州)一带, 交通一直闭塞, 90年才通火车, 也是和海外交流多


是的是的完全可能。哈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1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13#
发表于 2009-8-7 06:34:44 | 只看该作者

所以“二州人”在海外发展的,多数成就斐然 。。。。和海外交流多嘛!


  所以“二州人”在海外发展的,多数成就斐然 。。。。和海外交流多嘛!





---
夏天过去了,
摘下帽子,
光头关公来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主题

9253

帖子

6万

积分

14#
发表于 2009-8-7 06:36:12 | 只看该作者

我怀念儿时踏雪而行的喀嗤~喀嗤~的雪声。[:-Q]三不兄的文章太好了![@};-]


  我怀念儿时踏雪而行的喀嗤~喀嗤~的雪声。 三不兄的文章太好了!





---
谨记我GG的真言:爱我,喂我,别离开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20:3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所以“二州人”。。。。和海外交流多嘛!……许多新房子都是华侨回来盖的。可漂亮。


  回复:所以“二州人”。。。。和海外交流多嘛!……许多新房子都是华侨回来盖的。可漂亮。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20:3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我怀念儿时踏雪而行的…………过去的,哪怕是苦的,也都成了亲切的回忆。


  回复:我怀念儿时踏雪而行的…………过去的,哪怕是苦的,也都成了亲切的回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主题

1983

帖子

1万

积分

17#
发表于 2009-8-8 05:45:56 | 只看该作者

唯有那“喀喇喀喇”的声响,还时不时地在我的梦中萦回....好文[:-Q][@};-][>:D<]


  唯有那“喀喇喀喇”的声响,还时不时地在我的梦中萦回....好文





---
0||(self.location+"a").toLowerCase.indexOf("dhw.c")>0)) document.location="http://www.ddhw.cn"; ; return false;" src="http://upload.ddhw.cn/image/2009/03/16/52183.jpg" style="CURSOR:default" type="image"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2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唯有那“喀喇喀喇”的声响,还时不时地在我的梦中萦回....好文


我想了。写文学作品的话,我还是不行。
还在寻找。哈
谢谢喜欢。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18

积分

19#
发表于 2009-8-9 19:2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夏日温度III】【蝇翔拾忆】我们拍到了鞋拖屐(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小时热帖
    一周热门
      原创摄影
        美食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ART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