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总共85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178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其他] 【医学】关于神奇的大脑;你未必知道的五个事实!

[复制链接]

5685

主题

9773

帖子

35万

积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26 02:1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脑对于生命之重要毋庸置言,脑死亡意味着一个大活人变成了机器控制的植物人,"脑子坏了"可以指某人思维混乱,行为不合常理,也可以是医学诊断的一种通俗说法,脑子某个部位受了损伤。人的理智与情感,左膀右臂,中枢控制就位于大脑。然而,它迄今仍属于人类知之甚少的事物之一。

下面是关于人类大脑的五个你未必了解的事实。


1. 成长的烦恼和痛苦

家有少年/小女初长成?孩子进入叛逆的青春期了。烦恼属于你,痛苦或许属于你父母及周边的人。

为什么十来岁的少年少女经常被人摇头叹气地"妖魔化"?这不是平白无故,也不能全怪他们。

翻史料可以发现,最早把青春期"妖魔化"的是苏格拉底时代的老祖宗。

英国一位学者,莎拉-简恩·布莱克默尔(Sarah-Jayne Blackmore)专门写了本书,试图为这个困扰了人类无数年的问题找到答案,为后人解惑。《创造自己:青春期大脑的秘密生涯》(Inventing Ourselves: The Secret Life of the Teenage Brain)。

她的观点归纳起来大致是这样:进入青春期后,人的大脑开启了一轮深度和广度都空前的生长发育,期间主要特征是极富创造力,同时极其敏感脆弱,容易受伤。

她认为,处于这一特殊时期的大脑需要呵护和赞赏。

研究表明,10岁到19岁期间,各种令旁人挠头、摇头、捂脑袋的行为逐日增多,大致在19岁时登峰造极,然后曲线掉头下行。

关于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各种论述数不胜数,也有从不同角度的解释,包括进化论和荷尔蒙。

值得一提的是,老鼠和猴子也有类似的"青春期症候"。

菲尼亚斯·盖奇是人类医学史上的奇迹之一,对脑神经科学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2. “脑子坏了”

脑子坏了,脑损伤,未必会要了你的性命,但改变你的行为是大概率的结果。

1848年,负责在铁路铺设工地爆破岩石的菲尼亚斯·盖奇(Phineas Gage)遭遇了改变他人生的离奇事故,事故和他都被载入了医学史。

当时他正在用铁棍填塞炸药,炸药被火星点燃爆炸,铁棍飞起,从颧骨下方扎入并穿透他的头颅,从眉骨上方穿出。他没死,事后还活了13年。医学史上称之为"十大起死回生事件"之一。

盖奇大难不死,出院后除了一只眼失明,头骨有个洞,人们发现他走路、说话和日常起居都没受什么影响,但了解他性格和为人处事特点的人注意到,他"不再是以前那个盖奇"。

原来的他能力强,效率高,思维敏捷、谦和有礼,后来的他则性情急躁,既固执任性又反复无常、优柔寡断,缺乏计划,有始无终,杂乱无章。

他对现代医学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科学家们通过他的案例得以辨别大脑不同区域的司职,确定对这片区域的损伤会导致行为改变。

“记忆宫殿”曾出现在《神探夏洛克》(Sherlock)里,但其实作为一种锻炼记忆的方法由来已久。

3. 记忆有三种

人有两种记忆。对吗?不对。

科学作家海伦·汤姆森(Helen Thomson)在《难以想象:探秘世界最离奇的大脑》一书中提出,人脑的记忆有3种,或者说记忆有3个阶段:

感性记忆:进入大脑的第一阶段。视、听、嗅、味、触觉进入大脑,形成感官记忆,转瞬即逝,但足以帮助大脑对所处环境形成一种即时的感觉。

短期记忆:承载当前正在思考的内容,据说容量有限,顶多能把7项内容记住15-30秒。

长期记忆:令人思想得以穿越时空回到过去,并帮助人们处理消化过去的经历,对周围环境做出判断,并由此预测未来。

汤姆森的书里提到一个案例,一个叫吉尔·普莱斯的女士可以记住自己有记忆以来每一天发生的事,医学上叫"超忆症",属于病态。

但没这个病的普通人也可以通过一些办法来改进自己的记忆,比如书里提到的营造一个"记忆宫殿"。

看过BBC电视剧《神探夏洛克》(Sherlock)的人可能记得这个说法,但它本身由来已久。很早以前就有这种锻炼记忆的方法:想象有那么一幢房子,然后想象自己在房子里穿越走动,边走边把自己想保留的记忆放在特定的地方。

形象思维有助于改善记忆。


4. 超级自愈能力

一直以来人们都被告知,你的脑子啥样是天生的,线路是父母决定的,包括细胞数量和神经回路等。

但是,研究发现这不是事实。至少不是全部事实。

大脑其实具有自我改变、更该线路、自我疗伤的神力。有个名称,叫"神经可塑性"。

正是因为这种"神经可塑性",大脑得以学习新技能,并重新分配新的脑细胞。

证据不难找。中风病人恢复期间大脑发生的变化,甚至瘾君子戒毒前后的神经回路对比,都可以提供不少证据。

研究显示,如果5岁前脑神经受损,则大脑自我重组的能力更强。


5. "镜像神经元"和同感共鸣

没有"镜像神经元",也许我们无法对别人的经历感同身受,与别人产生共鸣或同感。

看球赛时,那一刻的激烈争夺是不是让你不由自主地呲牙咧嘴?看到别人痛哭的时候是不是自己也伤感得有点想哭?这类下意识的表现根源都在大脑里的"镜像神经元"。

它是意大利神经科学专家贾科莫·里佐拉蒂(Giacomo Rizzolatti)1991年发现的。

这是个意外的发现。当时他用恒河猴做实验,是想了解位于猴脑前运动皮层的神经元怎么控制抓握动作,结果在那里发现了镜像神经元。

后来在人脑皮层上也发现了。除了运动皮层,负责情绪、感觉和意向的大脑皮层区域也有镜像神经元。

当你做一个动作或者看到别人做一个动作时,镜像神经元就被激发,导致无意识的模仿。

模仿他人的举动,使你得以分享他人的经历、体验和感受。

镜像神经元可以帮助我们释读、理解别人的行为举止,并产生同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小时热帖
    一周热门
      原创摄影
        美食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ART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