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总共85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123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育] 猫不是群居动物;原因在哪?

[复制链接]

5685

主题

9773

帖子

35万

积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03:39: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猫是离群索居的动物

让猫群居生活有多难?

不妨请教英国林肯大学(University of Lincoln)行为兽医学教授丹尼尔·米尔斯(Daniel Mills)。丹尼斯和他的同事爱丽丝·波特(Alice Potter)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证明猫比狗更喜欢自主和独自的状态。猫的这种名声预示这个研究项目会很难进行,事实也正是如此。

"很难想让猫以你想要的方式来做某些事情,"米尔斯说,"它们倾向于做自己的事。"

任何地方的养猫的人都会有同感。但是为什么猫不愿意互相配合,或者与人类配合?或者,换个角度来问,为什么那么多其他的动物——不论是野生还是家养——都愿意群居(作为团队中的一分子)呢?

一群斑马过河

群居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形式。鸟类、野兽、鱼类都会群居。食肉动物也常常一起捕猎。连家猫的近亲狮子也是群居动物。

对于被捕猎的物种来说,其生存战略带有明显的"数量安全"的元素。"这被称为稀释效应,"位于圣保罗(St Paul)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生物学家克雷格·帕克(Craig Packer)说,"如果肉食动物只能抓到一只,如果一百只在一起,那么对每个单体来说概率就减少到1%。而如果单独生存,被抓到的概率就是100%。"

群居动物还得益于"多眼"效应:被捕猎动物的群体越大,它们就越有可能发现靠近它们的天敌。"越早发现天敌,就有越多的时间开始躲避,"德国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 University)的简斯·克劳斯(Jens Krause)说。

集体警戒还有其他好处。个体能分配更多的时间和能量寻找食物。

这不只是关于躲避天敌。群居动物步需要去远方寻找合适的伴侣。这对在宽广地区单独生活的物种来说是一个问题。显然在群体中寻找伴侣简单的多。

而一旦它们产下幼崽,很多群居动物遵守"群养"法则:成年动物会协作保护或喂养幼崽。

对很多鸟类来说,比如以色列的阿拉伯鸫鹛(Arabian babblers),幼鸟会留在族群中直至它们准备好交配。鸟群一起飞舞,一起沐浴,甚至互送礼物。

群居还能节约体能。鸟群或鱼群的移动效率高于单独飞行的鸟或单独游动的鱼。

环法自行车赛的选手们也利用相同的原则聚集在一起。"靠后的选手达到同样的速度所需的体能较少,"克劳斯说。

最后,蝙蝠和帝企鹅都可以证明,和你的朋友聚在一起会暖和一些。

聚在一起的帝企鹅(Emperor penguins)

既然群居的好处那么多,远离同类的动物似乎就让人感到惊讶。但是,正如家猫所示,群居不是普遍现象。对一些动物来说群居的好处无法弥补分享食物的缺点。

"当它们一起进食时,达到一定程度后,和其他同类一起进食就会减少个体的食物数量,"加拿大圭尔夫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的整合生物学家约翰·弗里克塞尔(John Fryxel)说。

那时,关键的因素就变成了每只动物能否获得足够的食物,这又取决于每只动物所需的食物。猫科动物的食量很大。以豹为例,一只豹每隔几天就要吃掉23公斤的肉。通常,野生猫科动物之间对食物的竞争非常激烈,所以豹独自生活,独自捕猎。

猫科动物独居法则的唯一例外:狮子。对狮子来说,这是一种地盘交易,帕克说。帕克花了近50年的时间研究非洲狮。大草原中有一些地方是伏击猎物的绝佳位置,所以控制这些有利位置能够带来很大的生存优势。"狮子被迫结为团队,以控制自己的领地,驱逐竞争的团队。胜利属于最大的团队,"帕克说。

狮群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一只狮子捕猎的成果——一只角马或斑马——足够一次喂饱多只母狮。"它们捕猎的规模让群居成为可能,但真正驱使它们群居的原因是地盘意识。"

家猫的处境就不一样了,因为它们捕猎小动物。"当猫刚抓到一只老鼠时,它不想周围有其他的猫,因为它会把老鼠整个吃掉,"帕克说,"食物会吃完,不足以分享。"

一只缅因猫盯上了一只老鼠

这种经济学思维潜藏在猫的行为中。甚至畜养的过程也未能改变这种独居的基本倾向。

另外一个证据就是人类并没有驯化猫,实际上是猫驯化了它们自己。

所有家猫都源于中东的野猫,也被称为"林猫"。人类并没有诱骗这种猫走出树林;相反,是这些猫不请自来,到人类的谷仓里捕食大量的老鼠。它们擅自闯入老鼠的聚会,而这就是人与猫共同生活的开始。猫喜欢谷仓,人希望控制鼠患。

家猫并不是完全反对社交。但是它们的社交能力——彼此之间或与主人——完全由它们自己做主。"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独立性,只在需要时接近我们,或和我们呆在一起,"瑞士豪尔根(Horgen)应用动物行为学和动物心理学研究所的猫科动物专家、动物行为学家丹尼斯·特纳(Dennis Turner)说。

"猫进化出了很多与其他猫保持距离的机制,这并不有助于群居,"米尔斯说。猫在自己领地周围撒尿,以避免与其他猫尴尬碰面。如果它们不小心碰到,它们就会竖起毫毛,伸出爪子。

如果猫不停止争斗,它们就不太可能开始群居。

家猫很容易陷入打斗

在一些情况下,家猫看似愿意群居。比如,住在谷仓的一些猫。但是不要被骗了,弗里克塞尔说。

"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松散,而且它们没有任何群体身份,"他说,"它们就是有一个共同的空间可以让它们来照顾自己的小猫。"

事实上,即使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猫也不太会合作,通常其他动物会联合形成一个防御单位。"当它们受到威胁时,它们通常也不会做这样的事,"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生物学家莫妮克·尤德尔(Monique Udell)说。猫不相信数量能够带来力量。

所有这些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猫不可能群居。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证据表明猫对群居的厌恶有可能在减弱。

2014年《比较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其中,科学家探究了家猫的个性特点。猫具有神经质、冲动、抗拒接受命令的个性,这符合它们独来独往、不合作的名声。

有趣的是,家猫的不合作性格与野生猫科动物较弱。研究者把家猫和四种野生猫科动物进行比较——苏格兰野猫、云豹、雪豹和非洲狮——在整体个性方面,家猫与群居的狮子最相近。

狮子群居,与其他猫科动物不同

公平而论,家猫在忍受彼此的陪伴方面与它们的祖先相比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尽管一起住在谷仓里已经是它们的极限,然而它们在这种有限的空间里还是表现出了互相接受的能力。

罗马斗兽场里有近200只猫一起生活,而在日本爱媛县的青岛(Aoshima),猫与人的比例是6比1。这些猫在一起未必会合作,但是与家猫孤独的过去相比,已经是迈出了巨大的一步。

与此同时,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适当妥协就可以轻松控制猫。

尤德尔在早期实验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她很难让猫进行手边的任务。此前,她曾做狗的实验,只要有食物奖励,狗就愿意反复完成任何任务。但是猫没那么容易讨好。最后,尤德尔让猫选择奖励的内容,实验才得以继续。

"我认为部分的挑战是我们对猫的了解不够,"她说。如果科学家开始了解猫的大脑,那么就可以利用狡猾的强制方法取代强迫群养的方法。

动物的很多行为——包括愿意或抗拒群居——植根于神经回路。光是想象规避长年的自然选择就已经十分困难。弗里克塞尔说。

"但谁知道呢?显然,狮子掌握了这一技巧,所以一定有可能通过一连串适当的突变完成这一转变,"他说,"如果他们能够施展这一魔法,那么让猫成为群居动物或许就不是什么疯狂的想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小时热帖
    一周热门
      原创摄影
        美食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ART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