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注:BBC中文近期推出"你问我答"项目,意在让观众从选题开始参与到我们的新闻报道,也为您提供不同视角的新闻解度。上周我们在两篇关于《人民的名义》的报道里加入了互动窗口问观众还想看哪些报道。热心观众积极参与我们的互动,向我们发来了问题。我们又从中选出了5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请观众选出得票最高的问题。其中读者的问题"《人民的名义》的政治背景是什么?"得到679位观众的认可。
BBC中文采访了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教授丁学良和中国近代史学者章立凡解答观众关心的问题。
《人民的名义》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章立凡:该剧主要强调4年多来本届中共核心的反腐成就。因为经济建设不行,主要建树在反腐。
也为今年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九大做准备:"如果他要寻求连任,并让其班底成为十九大后主导政局的人的话,这方面要评功摆好。"
丁学良:主要有三层意义。
第一层:解决中共十九大前的争议性问题:到底反腐这几年被抓的贪官是权利斗争的结果还是实事求是的反腐和反贪。该电视剧试图证明是后者。
第二层:反腐电视剧的热播是为中共纪委书记王岐山加分。外界关注今年的十九大是否严格执行"七上八下"的惯例。即67岁续任、68岁退任的年龄规定。今年68岁的政治局常委王岐山是否留任或者他用,还等谜底揭晓。而《人民的名义》给了王岐山加分的机会,说明他做了事,依法办事。
第三层:为将设立的新机构"国家监察委员会"烘托气氛。该剧显示中国的腐败问题很严重,不容易处理,以前处理的都是对的。设立新机构的话,下一步腐败问题的处理可能会更符合程序。
这是中共不想官员继续腐败,也不想开放多党制和自由选举想到的折中办法。该机构独立于党政的常规系统。该机构由列宁最先提出的"中央监察委员会"演变而来,列宁同时也规定"中央监察会"的委员必须从工人和农民中普选产生。但中共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属于"党拍板,前面挂国家的名字。"
演员陆毅在剧中饰演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缉处处长侯亮平。历史学者章立凡称,该剧里的清官都是检查系统的,属于中国封建时代以来的清官戏。
《人民的名义》是否会影响80、90后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章立凡:年轻人未必信这套,大学毕业前洗脑有效,工作后所有的说教都会被颠覆。该剧就是想影响这群人,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已经骗不了了。
中共的文宣重点就是这个年轻段的人。因为"他们的颠覆能量比我这个年龄段要大。"
该剧在提供影视剧信息的网站"豆瓣"上获得8.5分的高分。而该平台主要受年轻人青睐,也是年轻人对电视剧电影进行交流和分享的平台。
章立凡:"豆瓣"上的评分比较高值得推敲。中国官方注意到80、90的影响力,所以用 "豆瓣"来包装这个片子。
丁学良:影响不大。
一部分年轻人看这剧属于好奇,除开好玩意外,还有点意思。少部分人因为父母受牵连,想学从中学习。还有极少部分人想学门到,想以后"干了坏事不要自己被关进去。"
看此剧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没有人非得看。
中共中央军委金盾影视中心官方微博上的俏皮宣传。
为什么受众觉得这剧新鲜有意思?
《人民的名义》由湖南卫视播出,在地方卫视中收视率第一。
丁学良:近几年值得看的时政剧太少,没别的东西可看。
章立凡:这些年禁放官场小说和电视剧很多年,突然在这个时候被官方有意炒热,大家觉得新鲜。
其实就是健忘。类似的片子其实不少,这几年不大放。
怎样评价这部剧,多大程度接近现实中的官场?
丁学良:我问了很多人,大部分人说剧中情节在现实生活中能对上号。大部分事件不是捏造,还比较实施求是。
章立凡:这剧没啥意思,是个宣传片。
它思路老套和陈旧,无非是说这个酱缸是好的,但里面长的蛆是不好的。但并未反思为何酱缸会长蛆。这个片子看不到有任何关于制度的反思,和关于产生腐败温床的反思。
该剧里的清官都是检查系统的,属于中国封建时代以来的清官戏。过去说皇帝好的,朝廷有贪官。现在说党的领导是好的,有贪官我们会拿掉。
它偷换了概念,根本问题不是腐败与反腐败,而是独裁与反独裁的问题,是一党专政造成的状况。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