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总共85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491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人文] 英国女人娶妻——尘封近二百年绝世地下情!

[复制链接]

5685

主题

9773

帖子

35万

积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5 05:0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安妮·李斯特,一个生活在200年前的英格兰女子,被称为现代第一个女同性恋者。

英格兰北部的奔宁山脉(Pennine mountains)是出过著名文学作品《呼啸山庄》、《简爱》的地方。如今,这个山脉脚下的一个真实人物因为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的电视剧《绅士杰克》(Gentleman Jack)风靡大西洋两岸。

然而,这个电视剧的主人公并不是一个绅士,而是一个女士——安妮·李斯特(Anne Lister)。她出生在1791年,1840年去世,留下了“遗孀”安·沃克(Ann Walker)。

安妮·李斯特,被称为现代第一个女同性恋。在男同性恋仍被法律定罪,女同性恋鲜为人知的200多年前,她在日记中写道:“我只爱女人。”

性爱日记

让安妮·李斯特广为人知的正是因为她的日记。她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写日记,直到49岁去世,一共留下了26本日记,14本游记,共500多万字,事无巨细记录了她的日常生活、情感经历以及游历见闻。

然而,这些并不是普通的日记,其中六分之一用密码写成。而日记从发现到内容公之于众,前后共经历了100多年。

安妮·李斯特的祖宅,始建于1420年代的希比顿大屋(Shibden Hall),如今已经是一座向公众开放的老房子。《绅士杰克》播出后,从英、美各地到这座老宅来参观的人数突然飙升了7倍。

1890年,安妮·李斯特去世50年后,一位远房后辈约翰·李斯特(John Lister)继承了她生前居住的祖宅希比顿大屋(Shibden Hall),从这座始建于1420年的老宅子里发现了这些日记。

约翰·李斯特在朋友亚瑟·波雷尔(Arthur Burrell)的帮助下破解了密码,终于读懂了安妮·李斯特的秘密日记,发现了她与众多女性朋友之间超越友情的性关系。

波雷尔曾建议约翰,将这些隐藏着惊人秘密的日记付之一炬,以免败坏整个家族的名声,但约翰仍然将它们继续藏在了老宅厚重的木板墙后,给后人留下了一窥秘密的时机。

约翰·李斯特1933年去世后,希比顿大屋被捐赠给社会成为博物馆,这些日记转交到公共图书馆收藏。

日记公开

安妮·李斯特用数字、符号和字母组成密码,400万字的日记中,六分之一的内容隐藏在密码的后面,讲述她与众多情人的性爱关系。

1982年,当作家海伦娜·维特布雷德(Helena Whitbread)第一次在西约克郡(West Yorkshire)的哈利法克斯镇(Halifax)公共图书馆里看到这些日记时,她完全没有想到,密码的后面竟然隐藏着日记主人李斯特那么与众不同的人生秘密。

李斯特恐怕也从来没有想到,她努力追求的同性婚姻,会有朝一日被法律承认。

1817年12月12日,安妮·李斯特在日记中写道:“我脱掉外套和保暖内裤上了床,有了一个很长的接吻。她显出了全部该有的热情。不到7分钟后,门闩放开了,我们又都好了。”

作家维特布雷德在破解了密码之后发现,李斯特在日记中的“接吻”实际上是“性爱”。

安妮·李斯特留下了不多的画像,这是她年青时期的一幅画像。

1988年,维特布雷德出版了她解码的第一本李斯特日记《我知我心》(I Know My Own Heart),轰动世界。

在此之前,历史记载中缺乏对女性之间性关系的确切证据, 安妮·李斯特日记中的女同性恋细节,是许多人从来没有想过的真实存在。她日记中的有些细节过于露骨,以致有些人觉得是编造出来的假情节。

问题少女

安妮·李斯特出生成长的西约克郡,座落在英格兰北部的奔宁山脉,盛产煤炭、铁矿石和羊毛,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中心地区。李斯特的父亲,是个官职不高的职业军人。

安妮·李斯特从小特立独行、桀骜不驯,绝不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她共有4个兄弟、一个姐妹,据说因她太难管教,被母亲送到约克的寄宿学校。

但寄宿学校的严格校规也没有改变她的个性,15岁的她被学校禁止住在学生宿舍,发落到阁楼里独居。正是在这样的孤独寂寞中,日记开始成为她的倾诉对象。

亚瑟·波雷尔(Arthur Burrell, 右)帮助约翰·李斯特(John Lister, 左)破译了密码日记后,要求他将日记烧毁。

那是一个男女不平等的年代,英国的女性没有财产继承权,也没有上大学的资格,但好学的安妮·李斯特在学校中掌握了希腊语、代数、法语、数学、天文学、地质学的知识。她还下定决心,只要男人能学的,她都要学。

同性爱人

也就是在这个阁楼里,她开始了人生第一段同性关系。学校将另一个不守纪律的女孩伊利莎·莱恩分配到阁楼里与她同住。她们就在老师的鼻子底下开始了同性恋爱。

安妮·李斯特恋爱时热情似火,但从来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也从不失精于打算、冷静无情的另一面。她梦想的生活是有足够的家产,能过自由自在的日子。李斯特深知,只有金钱才能让她不必嫁人却能享受上流社会的生活。

她很快就对伊利莎失去了兴趣,爱上了约克一位医生的女儿玛丽安。这样的移情别恋给伊利莎造成沉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在精神病院里疗伤至死。

玛丽安,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一直与李斯特保持着藕断丝连的关系,即便在玛丽安婚后,两人仍然经常见面同床共枕。

但是,玛丽安的婚姻伤透了安妮·李斯特的心。她决定到自由的欧洲大陆去追寻人生梦想,希望能遇到一个有思想又多金的志同道合的“女同志”。

1824年,她在法国巴黎遇到了来自根西岛的寡妇玛丽亚·巴洛(Maria Barlow)。巴洛太太虽然并不是李斯特理想中的有贵族头衔的大家小姐,但李斯特还是倾心于她的“美丽和温柔”。

李斯特对这段情以及两人之间的性爱,在日记中比以前所写的多了更多的细节。然而,李斯特很快厌倦了巴洛太太的多愁善感情绪多变。于是,她头也不回离开了这个哭哭啼啼的情人,回到英国约克老家。

安妮·李斯特的日记中,有许多她自创的符号。这一部分的多个字母Q加个弯曲的钩,都是她标记那天发生过性关系的符号。

这8个月的巴黎之行让她大开眼界,也更加相信自己属于更加广阔的天空,应该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叔叔去世后,她成为祖宅希比顿大屋的继承人。叔叔留给她的还有其它的房产和土地,这些新增的收入使她获得更多经济上的自由,可以去“看世界”,也有了更多机会接触到上层社会。

这时,她结识了白金汉郡五世伯爵的妹妹薇尔·霍巴特(Vere Hobart),对这个年轻又时尚的贵族小姐一见倾心。

她俩结伴到英格兰南部海边小镇海斯汀(Hastings)游玩了5个月,期间安妮·李斯特开始以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梦中情人。薇尔的容貌、家世、财富都是安妮·李斯特多年来一直渴求的。然而,薇尔并没有选择她,而是嫁给了一位军官。伤心于对方的绝情,也尴尬于自己的多情,安妮·李斯特哭了好几个月。

而且,她的钱花光了。她在日记中写道:“我进入上等社会的计划失败了。”

希比顿大屋

回家是最好的疗伤方法。于是,安妮·李斯特打道回府,多年来第一次安心在祖宅里住了下来。她向日记诉说道:“我还可以继续快乐生活。41岁了,还有一颗求索的心。什么能让这颗心停下来呢?”

这样一个思想开放、头脑敏捷、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在200年前的英国非常罕见。正是凭借自己的智慧以及精明的商业头脑,安妮·李斯特在继承了家族产业后,成为哈利法克斯地区很有实力的地主、也为她选择向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人生伴侣

这时,安妮·李斯特的人生伴侣安·沃克尔重新出现在她的人生轨迹中。29岁的沃克尔,个性很内向,是附近一个大宅子的女继承人。

正如她此前的情人们一样,沃克尔的财产是吸引安妮·李斯特的重要原因。她在日记中写道:“她做梦也不知道我在想什么。她有钱,这或许能弥补社会地位不高的缺陷。我俩到现在为止很合得来。”

“我在小木屋里真的感觉爱上了她。或许历经沧桑,她会比以前那些让我心动的人更能给我幸福和快乐。”

重逢两个月后,安妮·李斯特向安·沃克尔表示了共同生活的愿望。而沃克尔此时却对这段同性感情很迷惘,于是要求给她半年时间考虑考虑。

半年过后,沃克尔仍然拿不定主意。安妮·李斯特也开始对这段感情产生怀疑,于是离开哈利法克斯又到巴黎去了。

几个月后,当她回去时,沃克尔已经推掉了一门亲事,显示她决心已定选择和安妮·沃克尔生活。

神圣三一教堂(Holy Trinity Church)

这两个女人分别修改了自己的遗嘱,交换了戒指。 1834年复活节的那个礼拜日,她们双双到约克的神圣三一教堂(Holy Trinity Church)里共领圣餐。在她们看来,这桩“婚姻”就此盖章注册了。

婚后,两人到法国和瑞士度过了3个月的蜜月。回到哈利法克斯后,安·沃克尔把很多家具搬到希比顿大宅,开始了新生活。

两个女人决意共同生活的举动,在约克郡不但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还出现了公开的嘲笑和恶意的匿名信。利兹一份小报上刊载了讽刺她们的广告,宣布“希比顿”的李斯特上校和安·沃克尔小姐“成婚”;她们还收到写给“李斯特上校”的信,恭喜新婚伉俪共结连理。

安妮·李斯特在日记中写道:“这些可能都是故意气我,如果真想让我生气,肯定是白费功夫。”

像所有新婚家庭一样,两个人的共同生活免不了磕磕碰碰,彼此适应。安妮·李斯特对地方政治兴趣浓厚,而沃克尔觉得大受冷落伤心不已。

李斯特要翻新祖宅,资金大部分来自沃克尔。李斯特在日记中写道:沃克尔对这笔钱的支出,越来越“歇斯底里”。

婚后几年时间,她们俩游历了很多国家,在法国登山,到俄罗斯过冬。

特立独行

在李斯特和沃尔克“山盟海誓”的约克神圣三一教堂外,挂出了一个彩虹铭牌,纪念她俩在1834年的那场“婚礼”。

1840年夏天,她们来到了高加索山脉如今格鲁吉亚第三大城市库塔伊西(Kutaisi)。1840年8月11日,李斯特写下了最后一篇日记。6周之后,李斯特离开了人世,据信死于虫子叮咬引发的高烧。

柔弱的沃克尔带着李斯特的棺材,历时8个月长途跋涉7000多公里,终于把爱人的尸骨带回到了英国家乡。根据李斯特的遗嘱,沃克尔可以继续在希比顿生活,但她的亲戚们都认为她患有精神病,安排了医生、律师。警察破门而入。

那时,沃克尔将自己反锁在希比顿的一个昏暗房间内,旁边堆满了各种文件,还有一把子弹上膛的手枪。她被送到了约克的精神病院,那里正是李斯特的第一个少年情人伊利莎养病的地方。

如今,在李斯特和沃尔克“山盟海誓”的约克神圣三一教堂外,挂出了一个彩虹铭牌,纪念她俩在1834年的那场“婚礼”。

随着BBC电视剧《绅士杰克》热播,越来越多的人对安妮·李斯特的身世和经历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英国和美国前往希比顿参观的人数也飙升了700%.

200年前的安妮·李斯特,身体强壮、精力充沛、特立独行、我行我素,性格怪僻,思维敏捷、博学上进、冒险独立、锋芒毕露,敢恨敢爱,她肯定不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女性。

《绅士杰克》的编剧、制片兼导演萨莉·怀恩莱特(Sally Wainwright)对安妮·李斯特有这样的评价:

“她对自身的价值有一种非常健康的意识。她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小时热帖
    一周热门
      原创摄影
        美食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ART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