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湾ART
标题:
中国海归90后教授来袭 一个比一个厉害
[打印本页]
作者:
仲国民
时间:
2018-1-18 16:22
标题:
中国海归90后教授来袭 一个比一个厉害
来源: 长安街知事/日期: 2018-01-18
今天,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位“90后”高颜值副教授给刷屏了。
出生于1991年的陈少威,是湖南大学法学院新聘任的副教授。因为年纪轻轻,且颜值高,吸引了很多学生关注。
据“新湖南”客户端报道,陈少威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2011年获得直接攻读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资格,是由中美富布赖特项目联合培养出来的博士。文章称,“90后走上社会各界前台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了。”
湖南大学官网上的确有一位名为陈少威的副教授,但暂时没有显示他的简历。
近年来,的确有不少年轻的“90后”步入校园工作,成为教授或副教授。
他们大都是通过国家青年“千人计划”项目,得以进入高校工作,大都有在海外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并获得了丰硕成果。
这一项目起源于2010年12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通过了《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细则》,正式启动“青年千人计划”。从2011年开始,每年引进400名左右有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为今后10~20年中国科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
按照要求,“青年千人计划”申请人须满足这些条件——
在2011年1月以后回国工作,属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周岁;在海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并有3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在国内取得博士学位的,应在海外从事教学或研究工作5年以上;引进后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是所从事科研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不过,其中也特别提到,对博士在读期间已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应届毕业生,或其他有突出成绩的申请人,可以突破任职年限等限制,破格引进。
2015年10月,入选第十二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的刘明侦,入职电子科技大学,被聘为教授,当时她只有25岁。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学士,剑桥大学硕士,牛津大学博士、博士后;23岁就在《自然》杂志发论文,还迅速成为本领域里引用量位列前三的文章……刘明侦的简历着实令人艳羡。但这些成绩,与她的低调踏实、不懈奋斗密不可分。
据媒体报道,入校工作后不久,刘明侦就与学生们进行了一场“下午茶”,讲述自己在英国求学的经历,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出国留学经验及成功秘诀。
“做最好的自己,这是大家心中应常有的信念。”她在交流会上说,“学习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现在的每一步,打下良好的基础,才会有实力去突破更多的挑战。”
入职后,刘明侦坚持潜心学术,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6年3月,刘明侦凭借自己所取得的成果,入选了第十二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她又于2016年7月牵头成立了“应用化学研究中心”,成为连接电子科技大学化学相关的优势团队与学科的纽带。
和刘明侦一同入选千人计划的,还有浙大女博导杨树。
生于1990年的杨树,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24岁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后,她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担任客座助理教授,在英国剑桥大学做博士后。2016年回国后,杨树进入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工作。
和刘明侦一样,杨树也已在多种国际顶级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她的研究成果目前已被工业界杂志广泛引用。
2017年加入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顾实,同样也是一名“90后”教授。称自己“高考考得并不是太好”的顾实,最终考入的是清华大学,后又于2016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应用数学与计算科学博士学位,并于2017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他还和杨树一同入选2017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此外,还有不少“准90后”高级人才,也引发了不少关注。比如生于1989年的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特聘副研究员邓忠奇,是2017届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宫勇吉,同样生于1989年,也是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继“70后”“80后”的优秀干部后,如今,“90后”也开始纳入干部遴选讨论范围。不难看出,在科研领域也正在聚集越来越多的新鲜、年轻的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曾经谈到过关于“90后”青年科研人员的问题。他表示,这些青年科研人员大多数都在国外先进的研究所工作过,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思想、研究水平,这样也有利于提高整个团队的技术水平。他表示,科学研究人才的年轻化是一个趋势,实际上,也应该如此。
欢迎光临 珍珠湾ART (https://zzwav.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