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总共85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34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其他] 终身未嫁的北京女人:我的故事从离开美国开始

[复制链接]

3630

主题

4100

帖子

19万

积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21 16:1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 视觉志/日期: 2019-07-20
作者|不一
前不久屠哟哟刷屏时,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评论:
@甜柠檬工坊:我们普通人对这种取得突破的研究可能仅仅只停留在“太厉害了”的阶段,而对于真正能够被造福的病人来讲,该是一种怎样的欢喜啊。
像袁隆平和屠呦呦这样的人,他们可能真的是被普罗米修斯盗下来的火种,他们存在,便是人间的一道光,驱散了黑暗。
我想对于麻风病人而言,李桓英的存在,便也是那驱走黑暗,从绝境中燃起的一束光吧。

“患麻风病的人要是感到有人喜爱他们,可倒是一件很宝贵的事呢。”
这句话出自1960年出版的小说《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在长达数千年的漫长时光中,不管在世界哪个角落,麻风病都和“恐惧”“恶魔”“死亡”联系在一起。
患上麻风病,也就意味着
丧失了生而为人的权利与自由——旧社会,活埋、烧死、集体屠杀屡见不鲜,就算没丢了命,也要被终生隔离。
英文中用“leper”形容麻风病患者,而这个单词还有另外一个意思:被大家憎恶躲避厌弃的人。

电影《澄沙之味》中,麻风病康复者德江太太,被孤立排斥了一辈子的她,用收音机留下了最后的遗言:我们的到来,是为了亲眼见识这个世界,体味其中的韵味,所以,虽然成为不了什么,活下去还是有意义的。
如今提起麻风病,离我们生活似乎很遥远:通过联合抗生素疗法,患者可以实现完全治愈,麻风病患者与日俱减,那份绝望与恐惧似乎多存在于影视小说中。
然而在建国初期,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麻风病人超过50万人,依然是“谈麻色变”,而一切的改变离不开一个“自找苦吃的女人”——李桓英。

李桓英的故事要追溯到1945年。
那一年她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次年进入美国著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细菌学和公共卫生学硕士。
她的优秀得到了所有老师的一致认可,
1950年,29岁李恒英就成为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第一批官员


荣耀加身,生活稳定,工资优渥,
属于李桓英的未来一片大好,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她却做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决定——
放弃美国的一切,只身回国。
“我是中国人,我在北京出生我不能忘本,我要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祖国。”
1958年,李桓英拒绝了世卫组织续签5年的合同,瞒着已经移民到美国的父母和弟弟妹妹,孤身离开美国,几经周折,终于回到中国。

1964年,李桓英的父母从美国赶来看女儿,看着生活条件不好的女儿,想要带她回美国,但李桓英却拒绝了。三人于是拍了一张合影,这是回国后李恒英第一次见父母,也是最后一次。
回国后,李桓英一直从事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1978年,57岁的李恒英被调到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从此余生都开始了和麻风病的斗争死磕
为了了解中国麻风病患者的现状,李桓英多次前往滇桂黔等麻风病高发区,进入那些与世隔绝的麻风村中,与麻风病人近距离接触。


西双版纳勐腊县的麻风村,里面住的都不是本地人,里面的村民患了病,家乡待不了,于是聚集到这里,还有一位姑娘,患上白癜风,旁人以为是麻风病,不容分说立刻将她送了过来。
李桓英第一次去的时候,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一百多号人围着她,不少人手脚都已经残了,面部畸形,看着李桓英的眼睛里,有乞求,有渴盼,但更多的却是化不开浓浓的茫然和认命。
他们被排斥了太久,被遗忘了太久。
偶尔过来的医生官员,也会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穿着隔离服,带着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发药的时候,则通过一根长长的木棍递过去。
这些麻风病患者,从患病的那一刻,就意识到自己与这个世界已经格格不入,不配再拥有正常人的生活。

在麻风村住了几十年的刀建新,手脚都已经残了
李桓英没有穿隔离服,没有带口罩和手套,但村民们还是自觉的保持着距离,碰到别人被害怕甩开这件事,他们不止一次切身感受过。
然而这一次李桓英却主动握住了村民的手。
对麻风病有深入了解的李桓英知道,麻风病被人们恐惧,其实大多还是因为它会导致残疾,面部可怖,但这种病其实传染性并不强。
——很难被传染,但还是有被传染的可能,你不怕吗?
——不怕。

在李桓英看来,这是身为医生,应该给予病人最基本的尊重和平等。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
医者仁心,从来不是说说而已。



为了消除村民的自卑,李桓英像对待普通患者一样,查看他们的伤患处。
因为神经受损,感觉不到伤痛,一些村民下地干活,鞋子里被钉子划破也没感觉。李桓英每次见了都要提醒他们,甚至主动告诉他们应该怎么穿鞋比较好。
她成为了麻风村的常客,和村民一起吃饭,聊天,用实际行动温暖他们的内心。

当时世界卫生组织针对麻风病已经研制出了新药,在李桓英的争取和努力下,世界卫生组织同意在中国率先开展联合化疗。
1982年,带着从联合国申请的免费新药,李桓英回到麻风村。
治疗麻风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担心村民忘记吃药,中断疗程,李桓英开始多次往返北京和麻风村,后来甚至
每年都会到麻风村里和村民住上几个月
,亲自督促他们吃药,查看疗效。

麻风村地处偏僻,山路崎岖,李桓英不止一次遭遇过翻车。
最严重的一次,她直接从车窗前的挡风玻璃飞了出去,
肋骨断了7根,左右锁骨骨折,头部缝了七针
但身体好一点,她又忙不迭往村子里跑了。

在治疗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因为药物是紫色的,进入细胞中,导致面部和伤患处变紫,很多患者害怕,偷偷将免费的药物扔到了水里。
他们尝试过太多治疗,没有一样成功的,对于李桓英带来的免费药品也并不报有多大希望。
李桓英就一个一个认真去谈话,重新取得他们的信任。
她最常说的一句话:我是医生,他们是病人,没有特殊不特殊的,
你高贵在你家里高贵去

2年,24个月。
麻风村的所有病人全部治愈,在此后的十几年里,李桓英每年都要去麻风村,给停药的病人复查,结果是——无一复发。
一次李桓英到村里去,刀建新特意穿了一身西服迎接她。
这个被麻风病折磨了半辈子的男人,看着李桓英,笑着笑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我21年埋在土里面,(现在终于)重新做人了。”


他们终于可以像个人一样生活了。
1990年的泼水节,对于麻风村的所有人都意义非凡。
那一天,当地政府在村里举行了麻风村摘帽大会,它拥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曼南醒村”,意思是新生的村寨。
他们不再是麻风村里被“恶魔附身”的人,他们是曼南醒村的村民。


不止曼南醒村,1985年,李桓英的短程联合化疗方法,扩大到云贵川麻风病发病较高的7个地州,之后逐渐扩展到全国。
上万名麻风病患者被治愈,复发率仅为0.03%,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1%的标准。

1994年,基于李桓英10年治愈的数据报告,世界卫生组织开始
在全世界推广短程联合化疗方案
1996年,李桓英又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运动,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
“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
2007年,中国现症麻风病人减少到6300多人:
“中国在经过50多年的努力之后,终于走出了麻风病时代。”

本可以拥有更光辉优渥的一生,却选择了这一条并不容易的道路,值得吗?
李桓英回答:
“这是我选择的生活,我很满意”。

“我带给他们的是防病、治病的知识,而他们给予我的是全力的支持和信任。”
相对于名誉地位金钱,那些麻风病人的赞美对李桓英来说,更重要。


98岁,在你看来意味着什么?
白发苍苍,步履蹒跚;赋闲在家,颐养天年?
含饴弄孙,买菜做饭;打打麻将,晒晒太阳?
然而李桓英的98岁,却仍然穿着她的工作服,每周坚持去医院上班。
她一生未婚,将余生都奉献给了麻风病防治,工作直到“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的到来


对于李桓英而言:
做一个像样的人,度过一个像样的人生。
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
也不为虚度年华而羞耻,
那你就可以好骄傲地跟自己说:
你不负此生。

图片资料:
《大家》——李桓英·情暖麻风村
《面对面》——
李桓英:要干到100岁


在中国新年到来之际,祝全球所有的华人新年快乐!万事大吉!全家幸福!心想事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小时热帖
    一周热门
      原创摄影
        美食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ART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