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总共85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88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闲谈杂聊] 下这么大雨 古人该怎么出行?

[复制链接]

1016

主题

1353

帖子

8万

积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8 10:4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这么大雨古人该怎么出行?
1
蓑衣
听说,下雨天和蓑衣更配哟~
蓑衣,最初是用草编织而成的挡雨器具。我国在上古时期,人们为了抵挡风雨的侵扰。起初只能用野草裹住身子,以遮雨水,久而久之形成了蓑衣。
《诗经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就记录了当时人们穿蓑衣的情况。
《雪渔图》中戴斗笠、穿蓑衣的人
蓑笠,备雨服。春秋战国时代,百姓在下雨天,通常是身着这种草衣来从事劳作的。
蓑和笠的关系,如同今日雨衣和雨帽的关系。的制作原料是竹子,而不是草。而且晴雨两用,既可避风雨,也可防烈日酷暑。
蓑草的表皮较光滑,本身又呈空心状,所以用来制雨衣,雨水不易渗透。其为贱物,轻易可得,在很长时期内,不分尊卑,外出遇雨,都穿这种蓑衣。
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又发现了多种可用作雨衣的材料,但蓑衣并没有被淘汰,尤以农夫、渔人所用为多,历代诗文中有不少描写。
我们最熟悉的,应该是那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比蓑衣进一步的雨衣,是用丝绢一类纺织品涂上油后做成的,称油衣油帔
《晋书桓玄传》:(刘)裕至蒋山,使赢弱贯油帔登山,分张旗帜,数道并前。
除蓑革、油绢外,古代雨衣还有用粗麻、棕丝等材料制成的。
棕丝是棕榈树皮上的一种纤维,经加工整理,也可编织成雨衣,俗谓棕衣
唐代诗人韦应物《寄庐山棕衣居士》诗:兀兀山行无处归,山中猛虎识棕衣。
与此类似的材料还有油葵叶,也非常适宜制作雨衣。这种雨衣仍以农夫、渔人所着为多。
清李调元《南越笔记》中就有详细记载:油葵生阳江恩平大山中,树如蒲葵,叶稍柔,亦日柔葵,取以作蓑,御雨耐久。
明代后,雨衣的制作日益考究,所用材料也有多种。
宫廷内臣所穿雨衣,据刘若愚《明宫史》记:用玉色深蓝官绿杭触或好绢,油为之,先年亦有蚕茧纸为之,今无矣。有斗钵式者,有道袍式加褂者。御前大臣值穿红之日,有红雨衣、彩画蟒龙方补为贴里式者。
贵族男女的雨衣,则用一种柔软而不渗水的高级玉草编织而成,取名为玉针蓑。《红楼梦》中,贵公子贾宝玉就穿这种雨衣。
《红楼梦》第45回:只见宝玉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黛玉不觉笑道:那里来的这么个渔翁?’……黛玉又看那蓑衣斗笠不是寻常市卖的,十分细致轻巧,因说道:是什么草编的?”’
这斗笠则是用竹篾、箭竹叶为原料,编织而成,有尖顶和圆顶两种形制。讲究的以竹青细篾加藤片扎顶滚边,竹叶夹一层油纸或者荷叶,笠面再涂上桐油。
有些地方的斗笠,由上下两层竹编菱形网眼组成,中间夹以竹叶、油纸。
或大或小,皆顶隆而口圆,可芘雨蔽日,以为蓑之配也。(《国语》)
2
雨伞
雨伞在手,说走就走。
我国古代另一种常用的雨具就是伞。先秦时,伞又称为dēng)。我国远在夏、商、周三代已发明了雨伞。
1980年发现的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上带有一柄伞。拉动这个伞柄的机关,就可以随心倾斜以遮蔽不同角度射来的阳光。
此外,拉动机关还可旋转伞柄或取下伞柄用作一把利矛,而伞也就成了一个巨大的盾。此时的伞多是统治者出门车辇上的装饰。
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
元魏之时的伞是便于步行骑马的油纸伞。油纸伞在这一时期的出现,是由于汉代已经发明了纸,人们开始用廉价的纸来代替昂贵的丝帛,并在纸上涂以油脂或桐油,使之经久耐用。由于物美价廉、经济实用,油纸伞得以广泛地流传和使用。
隋唐五代时期,伞的使用就比较普遍了,除了防雨还用来遮阳。由于伞的使用普遍,当时制伞、售伞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宋初陶毂《清异录》卷下就记载道:江南周则,少贱,以造雨伞为业。
宋代,伞已经成为社会上的大众用品了。除官员外,平民百姓也可使用。那时人们出门,行李中的物品,伞是必不可少的。行人带伞,或防雨,或遮阳。
刘松年《斗茶图》四人中有三人随身携带着伞,说明人们出行时,伞是随带物品中必不可少的。
刘松年《斗茶图》局部
明清时期伞的品种很多,同时对伞的使用亦有严格的限制。
从形状来分有方伞、直柄伞和曲柄伞,根据颜色又可分出紫、红、黄等不同种类,根据制作材料又可分罗绣伞、油绢伞等种类。
不同的等级使用不同的伞,而清代则规定,庶民不得用罗绢凉伞。
3
木屐
下雨天不只有蓑衣和雨伞,还有……
木屐就是当时的雨鞋。先秦时有一种双层底的鞋,称),底层上腊。
当时建筑多是泥地,贵族行礼久立,恐湿气侵下,故复其下使干腊也(《释名释衣服》)。可以推想,下雨贵族们可能就用它当雨鞋。
对一般劳动人民来说,则是用草编的鞋。古诗云:蒯菅柔韧自编成,不换仍呼不借名,长向绿蓑衣底著,雨行偏称野夫情。
先秦时还有一种形似今天日本人所穿的木屐的鞋,底下有双齿,称,据说是用以践泥的,后来也成为雨鞋。
苏东坡先生也爱木屐
它的穿着很方便,只需在布鞋外一套,便可出行。考究一点的,还要匕蜡,称蜡屐
那么木屐到底有几个齿呢?
原始的木屐有两个齿。相传这种鞋是谢灵运发明的,是为了登山用的,所以它有一个名字叫谢公屐
在登山的时候,把前齿卸去,这样登山就变得非常容易;下山的时候,又把后跟卸去。这种木屐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很久,也使用了很久。
此外,明清时还有一种钉鞋,鞋底施钉,鞋统、鞋面涂敷桐油,雨天套于常鞋之外穿着。
至于贵族女子,出行有车代步,她们的雨鞋,装饰性的成分较大。
《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姑娘们雪天出游,有的着羊皮小靴。有的着鹿皮小靴,争艳斗奇,即是一例。
来源:才府
人生必须透过黑暗,才能看到光明。人生如棋,有进就有退,有退就有进,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退一步是为了进一步,让一步是为了下一步,失一步是为了得一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小时热帖
    一周热门
      原创摄影
        美食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ART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