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总共85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99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其他] 王阳明:良心到底是什么

[复制链接]

617

主题

668

帖子

3万

积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 10:5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阳明:良心到底是什么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
王阳明让他们散去,指着小偷对众人说,我把他的良知找出来,你们就明白了。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天,阳明与弟子讲学至深夜,一个学生弄不明白良知究竟是什么。突然,房上瓦响,从梁上簌簌地落下一些灰尘。紧接着,门外一阵骚乱,卫兵大喊抓贼。须臾,房门敲开,一个灰头土脸的小偷被卫兵押了进来,等候阳明发落。王阳明让他们散去,指着小偷对众人说,我把他的良知找出来,你们就明白了。
说着,阳明向小偷道:把衣服脱了。众人大惑不解,小偷更是惊惧交加。奈何被抓了现行,身不由己,只得战战兢兢,依言而行。阳明不停地叫他脱,一直脱到只剩一个裤衩。
这回,任凭疾言厉色,小偷确实死活不肯再脱,并高声喊道:打我也罢,杀我也罢,就是不能再脱。阳明问他为何,小偷支支吾吾说不出来。阳明指着他向众人道,这就是良知。在情感,是羞耻之心,升华到理性的选择就是是非之心——脱外衣可,一丝不挂,不可。这才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小偷哭了,给阳明下跪道:我为生计所迫干此行当,从来就没有人尊重过我,我自己也瞧不起自己。做贼这几年,被人逮住后只有被打被囚的份,从没有人说过我还有良知,只有您还把我当人看,我不能辜负您。今后如果再偷,我自己杀掉自己,宁可去死,也绝不能再偷!
阳明叹道: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疑矣。
这个故事真实性如何尚未得知,但是在其名著《传习录》中有一段话,却可以和这个故事相印证。
《传习录》下载九川江西所录:
在虔与于中、谦之同侍先生,曰: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因顾于中曰:尔胸中原是个圣人。于中起:不敢当。先生曰: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于中又曰:不敢。先生曰: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于中乃笑受。又论: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作贼他还扭怩(《全书》三,第74页)。
阳明咏良知诗说个个心中有仲尼,这是指,每个人就其本心而言都是圣人。当然,一切现实的人其本心均有所遮蔽,因而只是潜在的圣人而不是现成的圣人。这个说法从良知方面来看,是指良知是每个人成圣的内在根据,这个根据是完全充分的,没有欠缺的。
良知的观念源出于《孟子》,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尽心上》)。根据这个说法,良知是指人的不依赖于环境、教育而自然具有的道德意识与道德情感。不学表示其先天存在,不虑表示其可以被我们直觉感知,即兼此二者而言。
阳明继承了孟子的思想,他说: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上,《全书》一,第39页)。自然表示不承认良知是外在的东西的内化结果,而把良知看做是自身本有的。
阳明明确指出,良知是每个人先天的是非准则,他对陈九川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全书》三,第74页)。在阳明看来,良知是人的内在的道德判断与道德评价的体系,良知作为意识中的一个独立的部分,具有指导、监督、评价、判断的作用。
阳明所说的良知无疑就是伦理学的良心范畴,所以他强调良知就是是非之心。
他说:孟子之是非之心,知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即所谓良知也(《与陆元静》,《全书》五,第108页)。又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变(《传习录》下,《全书》三,第80页)。还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书朱守谐卷》,《全书》八,第141页)。
由此可见,良知作为先天原则,不仅表现为知是知非知善知恶,还表现为好善恶恶,既是道德理性原则,又是道德情感原则。良知不仅指示我们何者为是何者为非,而且使我们所是而所不是,它是道德与情感的统一。
来源:每日頭條
人生,一半糊涂,一半明白;生活,一半回忆,一半继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小时热帖
    一周热门
      原创摄影
        美食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ART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