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1-26 11:14:50 香港01
包括这一轮封杀行动,印度合共推出4轮"限华令",涉及约220款中国App,简单梳理前3轮如下:
一、6月29日,印度电子和讯息技术部公布,将封禁59款手机App,主要由中国企业开发,除了WeChat、TikTok,还有多款知名防毒、修图、交友App等,包括美图秀秀等。
二、8月5日,路透社援引3名消息人士,指印度最近几周又禁用了47款中国App,其中大多是已被禁用App的克隆版或不同版本,但也有小米浏览器和百度搜索引擎之类原装App被禁。
三、9月2日,印度电子和讯息技术部公布,扩大对中国手机应用程式的禁令名单,加入禁用118款中国App,包括俗称"食鸡"的手机游戏《绝地求生》(PUBG)、百度、支付宝等。
这4轮"限华令"呈现几个特点,一是全部均在6月15日中印边境衝突爆发之后推出,二是每一次印度的封杀理由都是一模一样,指控这些应用程式涉嫌损害印主权和领土完整、国防安全、国家安全以及公共秩序,三是带有"精准打击"中国在印手机业务的特徵,因为根据OEC所载2018年数据,印度(11%)是中国电话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地,仅次于香港特区(33.5%)。
有见及此,不少论者都认为,印度的"限华令"意在报复至今仍僵持不下的边境衝突。
藉边境衝突推出对华鹰派措施
必须留意的是,早在今年衝突爆发之前,印度已于4月颁令,对来自与印度接壤国家的外国投资展开筛查,当时即被视为针对中国,外交部亦曾就此抗议,故此到了7月底,当新德里公布邻近国家的企业若希望参与政府合约竞投,需要提前登记并接受安全调查,这时候只不过是重申和釐清原定政策而已。
另外,早于2019年11月,印度于谈判最后关头以尚有"重大悬而未决问题"为由,宣布退出由中日韩3国牵头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係协定》(RCEP)。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林民旺则指出:"在边境对峙爆发之前,印度就採取了一些反华措施,经济上同中国脱鈎的表现尤其明显。印度的策略,实际上想要把中美关係再往前推一步,也就是把中美关係推到一个更敌对竞争的状态,然后印度就可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与其说印度出于边境衝突而报复中国,不如说新德里藉著边境衝突这契机,乘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之际,将政治和经济上可能遭遇本地商界和消费者反弹的鹰派措施,一口气推行出来。
白宫易主或打乱如意算盘
时值中美经贸闹"脱钩",华府企图重整全球供应链,印度的如意算盘即是从中国手上抢下"世界工厂"的头衔。
除了追击中国在印手机业务,实则从大处著手,印度在今年11月推出产业扶持措施,目标为吸引外资和建设国际製造业中心,其做法即被印媒认为是在"複製"中国的产业政策;从小处著手,印度标准局(BIS)又针对中国电子产品,严格检核品质,导致苹果新款iPhone在印进口放缓,致使苹果在印高层需要保证,继续扩大在印度的组装业务。
回到近期局势,印度赌的是中美两国会持续"脱钩",华府在防务上经贸上都会有"惠印"诱因,但这一点随著白官换了新主人,也不变得那麽有保证了。
作为中印边境衝突伏线的"克什米尔问题",华府不一定继续为"堵华"而偏向印度,拜登政府可能会出于人权考虑,反而批评新德里"剥夺"该地区的自治权和公民权;就算讲到经贸合作,印度自言寻求对欧美达成贸易协定,但美印之间亦不乏贸易矛盾,例如印度的仿製药产业就被视为损害美国药厂利益,四五年前成为华府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係协议》(TPP)的理据之一,故此如要说服拜登政府"让利",恐怕会有相当难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