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总共85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103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流行音乐] 肖萧帖:毕加索《亚威农少女》和韦伯的名曲《邀舞》

[复制链接]

150

主题

329

帖子

1万

积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8 22:2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界名画《亚威农少女》鉴赏

1907年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油画244 × 234 cm,收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于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它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这幅画在以后的十几年中竟使法国的立体主义绘画得到空前的发展,甚至还波及到芭蕾舞、舞台设计、文学、音乐等其他领域。《亚威农少女》开创了法国立体主义的新局面,毕加索与勃拉克也成了这一画派的风云人物。

画家把这五个人物不同侧面的部位,都凝聚在单一的一个平面中,把不同角度的人物进行了结构上的组合。看上去,就好像他把五个人的身体先分解成了单纯的几何形体和灵活多变、层次分明的色块,然后在画布上重新进行了组合,形成了人体、空间、背景一切要表达的东西。就像把零碎的砖块构筑成一个建筑物一样。女人正面的胸脯变成了侧面的扭曲,正面的脸上会出现侧面的鼻子,甚至一张脸上的五官全都错了位置,呈现出拉长或延展的状态。画面上呈现单一的平面性,没有一点立体透视的感觉。所有的背景和和人物形象都通过色彩完成,色彩运用的夸张而怪诞,对比突出而又有节制,给人极强的视角冲击力。毕加索也借鉴和吸收了一些非洲神秘主义的艺术元素,比如画面上两个极端扭曲的脸,扭曲变形的部位,红、黑、白色彩的对比,看上去狰狞可怕,充斥着神秘的恐怖主义色彩。

过去的画家都是从一个角度去看待人或事物,所画的只是立体的一面。立体主义则是以全新的方式展现事物,他们从几个角度去观察,从正面不可能看到的几个角度去观察,把正面不可能看到的几个侧面都用并列或重叠的方式表现出来。在《亚威农少女》中,五个裸女的色调以蓝色背景来映衬,背景也作了任意分割,没有远近的感觉,人物是由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





毕加索以他青年时代在巴塞罗那的“亚威农大街”所见的妓女形象为依据。这条街以妓院林立而闻名。画上的女人形象,就是这条街上的妓女们。画家曾多次易稿。在这件作品的草图中,曾出现一个海员和一个刚进门的医学院学生。毕加索大胆地画了五个姑娘和两个男人。背景是妓院的客厅或饭厅。后来几经修改,又作了大胆的突破。毕加索曾对人说,他讨厌这个题目。因为亚威农的姑娘并非是些风姿绰约的妙龄女郎,而是一些出卖爱情的妓女,她们与画上的女人毫无干系。这幅画的题目是诗人萨尔蒙给起的。也许诗人根据这些裸女,才把她们与亚威农妓院联系起来。由于这一幅以裸体女人为主的大型油画,与那个不光彩的亚威农背景相联系,使毕加索受到了猛烈的抨击。在此画的第一幅稿子上,一如前述,还有两个男子,一个持花束,另一个从布幕后面走出来。





毕加索自己说,他原想画一个骷髅,以强调死亡。如是这样,似乎又多了一层“劝人为善”的意义,以符合西班牙人对花街柳巷蔑视的传统。但后来全部改变了,以立体主义方法来表现五个裸女。在这幅画上,观者多少可感觉到画家着意于纯粹的田园风趣。五个裸体女人的色调是以蓝色背景来映衬的。蓝色使他想起戈索尔那美丽宜人的风光。但观众看到的是一群几何形变异的女人。右边坐着的一个女人像戴上假面具一般,当她转过身来,脸容十分可怕,就像从阴间爬出来的鬼魅,颜色却又像烤熟了的乳猪。最左边一个女人,正拉开赭红色的布幕,为要展示她的姊妹们的菱形身体。她那严肃的表情,侧面的轮廓,简直像埃及的壁画。中间还有一堆水果。

立体主义(Cubism)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维空间的绘画特色。

 

 

 
韦伯的管弦乐名曲《邀舞》欣赏

法国影片《茶花女》里有这样一个情节:玛格丽特独自在客厅里弹钢琴,在一首曲子上遇到一点困难,这时男主角阿芒来访,玛格丽特便请阿芒帮她解决指法问题。玛格丽特正在弹奏的就是韦柏的钢琴曲《邀舞》,根据茶花女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巴黎当时正在流行这首曲子。

钢琴曲《邀舞》是一首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名曲。曲作者卡尔•马利亚•冯•韦柏是德国作曲家,他生于1786年12月,卒于1826年6月,只活了39岁,与莫扎特、舒伯特、门德尔松一样,才华惊人却不能尽享天年。





《邀舞》是一首带有描写性的小型作品,韦柏写这首钢琴曲送给他新婚的妻子,并逐行逐句地解释过乐曲描写的内容。

音乐采用圆舞曲形式,结构是回旋曲,前有序奏,后有尾声。音乐从温文尔雅的序奏开始,在典雅富丽的沙龙舞会上,音乐还没有奏起,一位风度优雅的先生走到一位仪态万方的女士面前,彬彬有礼地邀请跳舞。女士闪烁其辞,故作矜持,没有立即应允。男子再次邀请,言词愈加委婉,表情愈加真诚。女士终于答应,两人低声交谈着向舞池走去,当他们就位并做好准备,欢腾热烈的圆舞曲响起,欢乐辉煌的舞会气氛顿然生成,一对对舞伴随着快速的华尔兹节奏旋转过去,愉快而欢乐。代表舞会总体气氛的主部音乐出现过四回,中间插入四个插部,与主部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插部音乐表现舞者的种种形态,有轻盈流畅的舞姿,有附上耳畔的切切私语,有欢乐忘情的快速飞旋,音乐最后推向炽烈鼎沸的高潮,突然间戛然而止,序奏的音乐重新响起,表现舞伴们相互致意,回到座位上。

《邀舞》这首曲子成功地描绘了华丽盛大的舞会上人们相邀共舞的情态,音乐华丽动听,形象逼真,渲染出舞厅里热烈辉煌的气氛,是十九世纪欧洲沙龙文化的形象表现。这首乐曲一经问世,便立即风行开来,一直到现在,已经流行了将近二百年。《邀舞》在中国也广为人们熟知,很多介绍外国音乐的小册子介绍过这首乐曲,有些地方把曲名翻译成“邀请之舞”,意思就与原意有了距离,因为原曲并不是一首舞曲,而是一首描写舞会的标题性音乐。在浪漫派标题音乐里,此曲堪称是较早的范例。

钢琴曲《邀舞》采用圆舞曲形式,写成音乐会曲,扩大了原来用于伴舞的圆舞曲的音乐功能。1841年,法国作曲家柏辽兹把这首曲子改编成管弦乐曲,柏辽兹是著名的乐器法大师,经他改编配器的《邀舞》色彩更加丰富,由大型管弦乐队演奏,气氛更加热烈,把人带进豪华辉煌的舞会大厅。这首改编曲使《邀舞》的范围扩大,成为通俗古典音乐里的名曲。





圆舞曲是欧洲十九世纪社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宫廷、沙龙、娱乐场所里流行了整整一个世纪,圆舞曲又叫华尔兹,为圆舞伴奏之用。圆舞是一种三拍子的旋律舞,由男女二人结对来跳,拍子较快,不断地旋转、滑行、活泼而愉快。这种舞起源于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几个国家的民间,由几种轻快活泼的三拍子民间舞演变而成,在十八世纪晚期固定成型,在欧洲各国流行。圆舞是十九世纪最通行的舞蹈,从宫廷到民间,从社交到娱乐,都少不了圆舞曲的助兴。圆舞通行于欧洲各国,真正地发扬光大则是在维也纳。兰纳和老约翰•施特劳斯创作并表演的圆舞曲形成了“维也纳圆舞曲”的独特风格,在维也纳风行一时,并成为维也纳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我们最常听到的圆舞曲以维也纳圆舞曲为主,维也纳圆舞曲不仅在音乐风格上有自己华丽、庸容、热烈的特点,在音乐结构上也有自己的程式,一般有序奏、尾声、中间串连起几首短小的圆舞曲,名曲《蓝色的多瑙河》就是这个模式。但这个程式的最早样品不是兰纳和约翰•施特劳斯首创,而是韦柏写于1819年的《邀舞》。

韦柏的《邀舞》也是音乐会曲,但他写的这首曲子既有优美平易的旋律,又有华丽热烈的气氛,音乐欣赏性和实用性俱佳,所以经柏辽兹改编成管弦乐之后,音乐厅里常保留这个曲目,大型舞会上也采用此曲,而且这首乐曲还为维也纳圆舞曲开了风气之先。

在柏辽兹之后,又有奥地利名指挥家魏因加特纳再次为《邀舞》编配管弦乐总谱,使这首乐曲更为广泛地传播。十九世纪末在欧洲颇有影响的俄罗斯芭蕾舞团演出过一出短剧《玫瑰之魂》,使用的音乐是《邀舞》,改编创意是舞蹈团的领导人佳吉列夫,编舞是著名的舞者福金。

(网络资源,肖萧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小时热帖
    一周热门
      原创摄影
        美食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ART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