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列入黄山十大名松之一的送客松因自然规律枯死。在黄山风景区玉屏楼景点,游客在送客松所在的位置可以看到,这里已被清除干净。但是,离原送客松只有10米多距离的地方,新发现了“送客松”替身。
从去年8月中旬开始,黄山风景区就派人上山寻找所有古树名木的“未来替代者”。送客松等名木的替代树也已经找到。“迎客松”的“替身”几乎和原树一模一样。这些“替代者”已被记录在册,静待“接班”。专家称,它们的造型与原有古树非常相似,比原树年轻,地理位置上也利于作为景点开发和游客游览观赏。
链接:
送客松高4.8米,树龄约450年,立于玉屏楼右侧道旁,枝叶侧伸好像作揖送客,与名扬世界的黄山迎客松遥相对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新发现的黄山“送客松”(离原送客松只有10米多距离)
“‘送客松’于去年12月死亡,目前,‘接班人’已经敲定,就在距原‘送客松’50米的地方。”昨天,记者从专门负责“黄山松”保护工作的黄山市园林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桂剑锋处了解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黄山“送客松”因年龄过大,于上个月上旬自然死亡。日前,园林专家经过一个多月的斟酌,从89个“候选对象”中选定了一个“接班人”,并将于今年五一前正式向游人开放。
原送客松在命危时,园林局为其搭了一个架子来保护它
送客松抢救无效死亡
“去年8月2日,我们在给黄山古树名木例行体检时,发现‘送客松’长势衰落,两年生针叶有发黄迹象。”桂剑锋说。位于黄山玉屏楼景区的“送客松”高4.8米,已有大约400年的树龄,是著名迎客松的姊妹松。“与迎客松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非常珍贵。”所以,当林业局的专家发现送客松的危情之后,曾先后5次组织全国的专家前往黄山“会诊”,并制定出一整套抢救措施。“除去根系范围内的地被物,避免争抢营养;沿岩体坡位方向挖沟,以增强透气;对土壤进行消毒,避免病菌侵入;填充带有松树菌根菌的松林土,以增加营养;使用生根粉,促进根系生长……”按照桂剑锋的说法,为了拯救“送客松”,所有能够用于古树保护方法都被用了个遍。很长一段时间,园林局每天都派两名专业林业技术人员看护送客松。“对确定为抽样观察的松枝,落下一根松针也都做记录。”但自然规律终究无法违抗,到了2005年12月初,送客松的树叶全部枯死。
树龄过老自然死亡
桂剑锋分析,送客松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树龄过老,已接近黄山松的生命极限;二是送客松的所处条件极端恶劣,生长在一块天然的大岩石上。“去年的梅雨季节,黄山没有下一滴雨。”桂剑锋称,在年老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碰到干旱天气,是送客松不堪一击的主要原因。
“接班人”因健美当选
“经过3个多月的考察,‘接班人’就基本确定了。”事实上,去年8月专家组对送客松进行全面抢救的同时,到山上物色“接班人”的工作也已展开。“候选树木要美,要健康。”在搜寻工作启动之前,园林局明确了两个标准:首先,树形要美,并与原送客松相似,利于游客拍照留念;其次,树龄要相对年轻,健康,利于持续保护。让桂剑锋兴奋的是,符合条件的树木在3个多月后就基本选定了——一棵约200岁的“接班树”,不仅树形奇特,与原树相似,又恰好属于‘青壮年’树木。“真的是非常健康。”桂剑锋评价说。
新选“送客松”不移栽
桂剑锋透露,虽然之前也曾考虑,著名的景点应该保留到原处,但由于原“送客松”所处的环境过于恶劣,专家们决定不移栽新选树木。“原送客松生长在一块大岩石上,只有一点点土,且在风口上。移栽后,新树的根系无法很好地扎入石缝,会增加危险性。”目前,黄山风景管理局已经开始创造新送客松的观赏环境。“观景台、照相点都将赶在今年五一黄金周前完工。”桂剑锋说。
黄山名松均有“后备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送客松之外,迎客松等黄山名松的替代树也已经找到,并被记录在册。“‘迎客松’的‘替身’几乎和原树一模一样,只是比原树年轻,一旦名贵树木发生意外,它们就会成为替补。”桂剑锋透露,目前被记录在册、用于后备的黄山松已达89棵。据了解,黄山现在共有古树名木800余株,为让它们能延年益寿,黄山风景区聘请专家常年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分布规律、土壤特征等进行规模普查,并建立了技术保护档案。而景区内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54棵名松古树,更是确立日常监护与技术管理负责人,实行分级挂牌管理。此外,54棵名松均已被拍照入档,以便让风景区内的专家将其形象铭记于心,更好地寻找“接班人”。“有好的造型的黄山松,都会成为后备资源。”桂剑锋告诉记者,只要是有观赏价值的黄山松,均会被挖掘出来,或者替补黄山名树,或者开发为新的景点。他举例说,黄山的著名景点“梦笔生花”原为一棵塑料树,2003年移栽过去的真树就是当时“后备军”中的一员。
欢迎光临 珍珠湾ART (http://zzwav.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