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湾ART
标题:
美国高估中国 中国人低估自己
[打印本页]
作者:
仲国民
时间:
2020-7-5 15:00
标题:
美国高估中国 中国人低估自己
来源: 邓聿文/日期: 2020-07-04
中国总理李克强两会期间说中国尚有6亿人每月收入1000元的话,将原本一个相对清晰的问题重新变得模煳,即中国即使不像美国等西方国家宣称的那样是发达国家,也是正在向发达国家靠近。但如果中国还有接近一半的人每日收入不足5美元,硬要给中国戴上发达国家的帽子,估计没几个人会信。
美国要中国提前从发展中国家毕业,进入发达国家队伍,其实并非毫无道理
这个关于中国的发展身份问题,成了最近几年中国和西方国家口水仗的一个焦点。中国死守自己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定位,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则认为中国毫无疑义是发达国家,不能讲后者一点道理都没有,撇开背后的政治动机不论,中国给人的印象确实像个"发达国家":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比大多数公认的发达国家还豪华和先进,对外援助"大撒币",花在"一带一路"项目的钱数不胜数,高端国际会议纷纷移师中国…不是发达国家,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撑,怎么能做到呢?
当然,争议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现在已经被政治化了,而不单纯取决客观事实。美国已把该问题看作美中贸易战的一部分,多次指责中国伪装成发展中国家,在今年2月给WTO下了最后通牒,要求后者在90天内取消包括中国在内的一批发展中国家的资格,指控这些国家滥用WTO的有关规定,在全球贸易中获得特殊待遇,并特意点了中国的名。
显然,美国要WTO修改规则针对的最主要物件是中国,目的是要WTO将中国踢出发展中国家的阵营,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不过是为中国陪榜。一旦中国成了发达国家,无论在WTO里面还是在双边贸易以及其他领域,美国就要按照发达国家的条件要求中国履行义务和责任。这于中国显然是不利的。
中国自然也明白美国的意图,不管是装穷还是真穷,身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在对外贸易中享受WTO规定的"差别和更优惠待遇",光明正大地在关税、补贴和市场开放方面采取于己有利的措施。除了经济利益的考量外,中国看重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还有地缘政治的因素,自喻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把自己看成发展中国家的头,如果晋升发达国家,就不好再代表发展中国家说话,与非洲等国搞在一块,而中国不代表发展中国家,在和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竞争中,就可能得不到它们的支持,至少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力度就会减弱。
不过,抛开各自的算计不论,中国到底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也取决于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标准去衡量。角度和标准不一,得出的结论自然大相径庭。但话也说过来,角度和标准亦取决于目的是什么。
世界银行标准
美国在向WTO"举报"中国为发达国家时,用的是世界银行标准,后者认定一个国家为发达国家有四个指标,即人均收入高、OECD成员、G20成员、该国出口占全球商品贸易的0.5%,四项指标只要一项符合,即为发达国家。
中国四项指标已占二,多年来,其外贸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也属二十国集团(G20),因此在美国看来,如果中国不是发达国家,现有的发达国家也多数不合格。事实上,川普就称美国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然世界银行对发达国家的这四个认定指标是不严谨的,除了人均收入这项外,其余三项基本以经济总量做参照,尤其把G20成员也算作发达国家便难服众。因为G20是在G7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8年全球发生金融危机后,为应对危机,更好地协调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关系,由美国牵头,将全球20个比较大的经济体组建成一个集团,合作共抗危机,但总不能将印度也归为发达国家行列。
另外,一国经济总量大,固然代表国力的增长,但大不等于强或发达,这本是基本常识。很多国家大而不强,中国就常这么警告自己。中国不认可美国提出的标准,多数中国人根本不会把中国看作发达国家,原因在于,中国经济虽为全球老二,但人均收入还很低,按照联合国标准的贫困人口还有几亿,李克强的话再次说明了这点。故在许多人看来,中国无论如何和发达国家是沾不上边的。
中国经济虽为全球老二,但人均收入还很低,按照联合国标准的贫困人口还有几亿,李克强(又)的话再次说明了这点。
美国高估中国 中国人低估自己
假如说美国高看了中国,中国人则很可能低估了自己。这里还是要回到何谓发达国家的标准或条件上来。除了世界银行粗疏的标准外(严格来说,那也算不上标准),并没有一个权威机构对发达国家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和要求。WTO相关条约将成员国分为三类,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转轨经济体,但也没有单独对发达国家进行识别,对发展中国家虽然有识别,可采取的是自我声明法,该方法的缺陷就是,你尽可以声称自己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否给予你发展中国家待遇则由你的贸易物件即优惠授予国决定,所以WTO虽然认可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但美国就一直没有承认。
尽管没有一个公认的发达国家的定义和评估方式,但现实中被认为是"发达国家"的国家,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很少有人会不同意它不是发达国家,这说明在这些国家身上,隐含着人们都同意的标准或条件,它们构成了发达国家的要件。比如谈到发达国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人均收入高,现在公认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是进入发达国家的门槛。跨过这个门槛不一定意味是发达国家,但跨不过显然不是发达国家。
除此外,通常使用的还有工业化水准、产业结构、科技水准以及经济的国际化程度等指标。在人们的认知中,发达国家一般生产力水准较高,产业结构先进,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于60%,外贸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据较大份额,以及拥有众多跨国企业,金融市场高度国际化,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比较健全。
经济发达、人均收入高当然只是发达国家的一个方面,教育先进、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也是发达国家的应有内涵。因此,联合国开发计画署(UNDP)编制了一套人类发展指数(HDI)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它主要按照基于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均预期寿命三个指标加总得出一个HDI指标,从0-1不等,超过0.8即定义为发达国家。该指数现在基本被研究机构和学者接受。
人类发展指数看似一个综合指标,但还是把它作为一个单一的衡量标准为好,如果要笔者提出一个评估发达国家的方式,我会把人均GDP、人类发展指数、工业化程度、基础设施水准、科技水准以及经济结构及其国际化程度放在一起设置一组权重来比较,看看中国处于什么等级。
提前从发展中国家毕业
从人均GDP看,去年中国已经突破1万美元,接近1.2万美元的发达国家下限;从人类发展指数看,中国在2017年为0.752,排名86位,离进入发达国家的0.8还有相当差距。根据经济学者任泽平团队的研究,中国虽然在科技的总体实力方面同美欧相差甚远,但正在快速追赶,其专利申请量、科技期刊文章以及独角兽数量已超越或接近美国。如2010年中国超过美日,成为全球专利申请数量第一的国家,2016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科技期刊文章发表数量第一的国家。全球独角兽企业从2011年至2018年,共有292家,其中美国140家,中国84家。
考虑科技是国家实力的关键,中国在科技和科技产业方面的进步神速,尤其在5G和AI产业上同美并驾齐驱,再加上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优势、产业结构完备(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全工业体系的国家)、制造能力强大、对外投资也窜升世界前列,简单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也不准确。
正确的说法或许是,中国既不属于发展中国家,也不属于发达国家,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接近发达国家一侧,可称之为带有发达国家特征的发展中国家,总体上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但在几个关键的体现国家实力的指标上,如教育(非人文教育)、研发、科技和制造业上,已经跻身世界第一梯队。很大程度上,这得益于中国的数量和规模优势,数量本身也会带来品质的提升。因此,美国要中国提前从发展中国家毕业,进入发达国家队伍,并非毫无道理。
欢迎光临 珍珠湾ART (http://zzwav.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