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经》的《新约》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每一个“相信“的人都真正拥有使人得救的信心。对于“我要做什么才能得救?”这个问题,《圣经》已给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答案:“当信主耶稣。”真正使人得救的信心起始于知识,进而认罪悔改,最终达到委身。
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有人问到:“我要做什么才能得救?”《圣经》却给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答案:“当信主耶稣。”(使徒行传16章31节:他们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已经很清楚了,是不是?信就必得救。我们可以从《圣经》中找到很多经文(特别是在《约翰福音》中)表达相同的意思。问题不在于字句,而在于其中的含义。 本章标题所引出的问题并不像想像的那么容易回答。从《圣经》的《新约》部分我们就可以看到,并不是每一个“相信“的人都真正拥有使人得救的信心。耶稣亲口在《马太福音》七章21-23节提出警告,在审判的日子,主会对很多奉祂的名行神迹的人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离开我去吧。”(《马太福音》七章21-23节: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雅各书》二章19节告诉我们,鬼魔也信神,而且因为这信而恐惧战惊。然而,它们没有得救(雅各书二章19节: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
这就引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既然救恩的根本是相信基督,那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否真正相信了呢?我们知道,“相信”这个词用在不同的地方,意思会有细微的差别。例如,我说“我相信明天会下雨”,这里的“相信”表达的只不过是一种预感;如果我说“我相信乔治•华盛顿是第一届美国总统”,这里的“相信”指的是确定的历史事实。然而,如果我说“我全心地相信耶稣”,这里的“相信”又有着与众不同的涵义。
得救信心的三个要素
真正使人得救的信心涉及到理性、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只有我们将自己的身心完全归向基督的信心才是得救的信心。信心起始于知识,进而认罪悔改,最终达到委身。让我们简要地分析一下每个要素。
1、知识
知识是指以基督信仰的事实为基础。它所指的是对真理的理性理解。你必须了解一些事实才能得救。信心以知识为基础,而知识又以真理为基础。福音包含了我们所要了解的信息。你不是被这个信息所救,但若没有这个信息你就无法得救。
假设你被困在一栋着火的建筑物中,找不到逃生的路。“出口在哪里啊?”你在大声呼喊。这时,一个声音透过烟雾传了过来:“穿过走廊,左转,下楼梯,右边就是出口。”你是因为知道了出口在哪里就得救了吗?不是。你还是必须自己走出去。如果你不知道出口在哪或是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你就会被烧死。你不是因为知道了真理而得救,但不知道真理你肯定无法得救。
我们必须非常明确地知道,基督教信仰不是迷信。我们的确要信一些东西,但不是随便什么都行。真正使人得救的信首要的就是基于耶稣基督,这是最为关键的。我们必须知道“祂是谁,祂为什么来,祂为什么死,祂为什么从死里复活,祂如何成为我们的救主和生命的主”。我不是说我们必须通过一个神学考试才能得救。但是,如果想让我们的信仰建立在正确的根基上,我们就必须了解这些真理。信心必须要基于神所启示的事实真相。信心是以事实真相为依据,而不是凭空捏造。如果信的对象是错的,无论多诚心也不能使人得救。
虽然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但单靠知识不能使你得救。使人得救的信始于知识,但不会停留在知识上。
2、认罪悔改
“认定”意为知道某件事,并且打从心底确信这件事是真的。《圣经》中对“相信”一词最多的解释是“因为有信心而完全地信赖”。“阿们”一词的希伯来原文本意是“是的,这是真的”。使人得救的信心也包括对福音所阐述的事实说“阿们”。
有一个人去看病,被诊断罹患了癌症。“但有一个好消息”医生对这个病人说,“我们刚刚发现了一种化疗的药物可以治愈你的癌症。你相信吗?”病人回答“我相信”。他这样就痊愈了吗?当然没有,要等到他挽起袖子,让医生把那救命的药注射进他的血管里,他才能被治愈。
认罪悔改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你自己必须先信服真理,但单靠认罪悔改不能使你得救。使人得救的信仍需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3、委身
委身谈到的是信心当中最主动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用“信靠”这个词来表达“完全依靠”的意思。例如,当你整个人躺在床上时,你相信床可以支撑住你的重量——这就是“完全依靠”。真正的信心总会引发对某一对象的信赖。我们去医院看病,就要相信医生;我们去请律师,就是要把自己的案子交托到他手上。这也就是“心里相信”或“用心去相信”这些短语所表达的意思。就是要“拥抱”、“接纳”、“接受”或“欢迎”某个人或某件事。
真正的得救信心最终定会带来个人的委身。行销人员都知道这个原则。产品宣传之后,购买产品的客户必须在合同上签字。如果客户只是说“我知道这是个好产品”的话,那你还是没把产品卖出去;如果客户说“我相信我需要这个产品”,虽然是更进了一步,但你仍然没把产品卖出去。而当客户问到“我要在哪里签字?”,你这单生意才算成交。我们可以在一句经文中找到这三个信心的要素:“为这缘故,我也受这些苦难。然而我不以为耻;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或作:祂所交托我的),直到那日。”(提摩太后书一章12节)。我知道。。。也深信。。。我所交付的,都在这里了。知识,认罪悔改,委身。
伟大的布朗丁
十九世纪有一位全世界最伟大的走钢丝的杂技艺人名叫查尔斯•布朗丁。1859年6月30日,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走钢丝横跨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人。1100英尺长的钢丝绳悬在湍急水流上方的160英尺处,2.5万人聚集在现场观看这场惊心动魄的表演。布朗丁没有系安全索,没有架安全网,也没有其他的安全保护措施。小小的闪失都会造成致命的后果。当他安全地抵达瀑布另一端(位于加拿大境内)的时候,在场的人们欢声雷动。
之后,布朗丁又多次跨越了尼亚加拉大瀑布。他曾经是踩着高跷走过去的;另有一回他带了一把椅子和一个炉子,在中途坐下来煎了一个蛋饼吃。他还曾经背着自己的经纪人走过去。他甚至还推着装了350磅水泥的独轮车走过了钢丝绳。有一次,他向兴奋的观众提问,问他们是否相信他可以让一个人坐在独轮车上,他推着这个人走过钢丝绳。人群中顿时响起了欢呼声。其中有一个人喊得最响亮的,布朗丁问他:“先生,您是否认为我能安全地推着您走过钢丝绳到对岸?”对方答道:“是的,我当然相信。”布朗丁笑着说:“那请您上来吧!”那个人却拒绝了。这个例子解释的很清楚了,不是吗?相信一个人能够自己走过去是一回事,而相信他能够安全地载着你一起走过去又是另一回事。而自己坐进独轮车又完全另当别论。这就是知识、确信和委身之间的差别。
太奇妙了!
如果你了解当医生说“你需要动手术”时信任他意味着什么,你就明白什么叫“有信心”;如果你了解登上飞机把自己的安全交给驾驶舱里的机长意味着什么,你就明白什么叫“有信心”;如果你了解委托一位律师请他来替你辩护意味着什么,你就明白什么叫“有信心”。信心是完全仰赖另一个人,让他去做你自己永远也做不了的事。
进天堂需要多大的信心呢?要视情况而定。答案就是不需要很多,但要你全部所有的信心。如果你愿意用你当下所有的信心来信靠耶稣基督,你就能得救。但是,如果你有所保留,认为也许需要做点什么来帮助自己得救,那你就不要想了,不可能的!
我有一次受邀在一个全国的听众热线节目做嘉宾主持。我那时接到一个叫安吉拉的小女孩打来的电话,她问我你怎么能知道自己是否得救了。我引用了约翰一书五章13节的经文,那里说到你们能够知道藉着信基督就有永生(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信奉神儿子之名的人,要叫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约翰一书五章13节)。我告诉安吉拉救恩是基于信靠耶稣基督。不单是相信耶稣存在的史实。信靠基督意味着完全地仰赖祂。你信赖航空公司的飞行员能带你平安着陆。当你按照你信赖你的医生开的处方吃药时,你信靠你的医生。当你让律师代表你在法庭上发言时,你信靠你的律师。神说如果你这样来信靠耶稣基督,你就得救不被定罪了。你要做的就只是完全信靠耶稣,你就能得救。当我回问安吉拉她对我所讲的话有何想法,她脱口而出“哇,这太奇妙了!”是的。这是我所知道的最奇妙的真理。
如何悔改?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到福音中有关悔改的事。毕竟,耶稣公开传道所说的第一句话是“你们要悔改”。(马太福音四章17节)“悔改”本意就是“改变心意”,是有关你思考问题的方式的。从前你用一种方式思考,现在你用不同的方式来思考,这就是悔改。也就是“心意的改变”。
假设有个人去跳伞学校学习跳伞。教练教他如何配备,如何打开伞索,以及如何安全着陆等。终于等到要实际跳伞的日子。他上了飞机却吓得要死,又不愿放弃这个机会。轮到他跳的时候,他走到机舱门口,望着七千英尺以下的地面就头晕目眩、两腿发软。这时,身后有人试图把他推出机舱。在这最后的一瞬间,他说:“不!我不跳了!““跳吧。你可以的!”教练喊着说。“我改变主意了。”这个人回答说,“我不跳了!”他也就真的没跳。他后悔了,坚决地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这个故事形容了悔改是怎么一回事。悔改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这种思维方式的改变会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当你对某件事的心意真正发生改变的时候,你思考它的方式、谈论它的方式、对它的感受、以及最终对它的处理方式都将发生改变。
真正的悔改与得救的信心是相连接的,它们就像同一枚硬币的正反面。马可福音一章15节讲到,我们应该“悔改并接受福音(说: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马可福音一章15节)。“悔改”意味着去改变所有妨碍你归向基督的心意。相信基督意味着全心全意地用信心去接纳祂,让祂做你的救主和生命的主。
微小信心,奇异能力
一天,当耶稣穿过一条狭窄的、拥挤的街道时,一个患血漏病的妇女走近耶稣,伸出手摸了耶稣的衣服繸子,她的病立刻就好了。她已经被疾病折磨十二年了,就这么简单地一摸,病就彻底好了。这个故事对我们很有启发,因为故事中的妇女没对耶稣说一句话。毫无疑问,她既害怕又羞于公开地对耶稣说话。在奇迹般地得到医治后,她都没有讲过一句话。她只是在人群中找到了耶稣,摸了祂的衣服繸子,在奇妙地被医治后,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是耶稣发现了她,并对她说:“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去吧!”(耶稣对他说:女儿,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去吧!——路加福音八章48节)
从这个可怜的妇女身上,我们看到了微小信心带来的奇异能力。这个妇女知道耶稣是谁(这是知识),她相信祂能帮助她(这是认定)。她在人群中伸出手去摸祂的衣服繸子(这是委身)。这个妇女并没有巨大的信心。然而仅藉她这像种子一般微小的信心,神就医治她的疾病,把压在她身上的这座大山挪去了。
归向基督就这么简单。只是一摸,那位妇女就得了医治。耶稣要为她做的事,不需要她受苦,不需她承诺做得更好,不需要她献出什么。这不是在做一笔交易。她只是颤颤微微地伸出了手,瞬时就得医治了。这个过程时间不长。也是因为发生在瞬间,所以只能被称为神迹。
这就是微小信心所能带来的效果。归向基督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最难的是在信心中向耶稣伸出求救的手。如果你想触摸耶稣,你所要做的只是先伸出你的手。
如果信靠的对象正确,即使是小小的信心也能产生强大的作用。你不必非得拥有强大的信心,你可以将软弱的信心定睛在强大的目标上。谁能比耶稣基督更强大呢?
“但是我的信心不强”你可能会这样说。神从来不要求我们拥有强大的信心。祂只要求我们仰赖主耶稣基督。即使是一双颤巍巍的手也能接起金杯。当我手捧着得来的礼物时,我不会去注意和研究自己有一双什么样的手。所以不要担心你的信心是否强大。如果你的信心足以让你愿意来归向基督,那么对你而言就已经足够了。
你是否曾感到自己的问题在阻碍着你与神亲近?是否曾感到自己太肮脏以至于耶稣不会为你做什么?不要绝望。你的问题不会冒犯耶稣,祂早已知道这一切,祂不会掩面不看你的。
基督正站在门外
在《圣经》的最后一卷书《启示录》中,描述了耶稣站在门外敲门的场景。在《启示录》三章,基督要进到一个不冷不热、毫无生气的教会里,要与那些将要让祂进来的人沟通联结。基督要进到我们的里面,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绝伦的画面啊!从这幅图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信心的三个要素——
• 我听到敲门的声音——这是知识。
• 我走到门口——这是确信。
• 我打开门——这是委身。
基督进到我们里面后,祂才能住在我们心里。多年前我曾学过一首儿歌,歌中唱道:“一扇门,只有一扇门,但它有两个面,里面和外面。你站在哪一面?”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的。你让耶稣基督站在心门的哪一面?祂现在是在里边,还是仍然站在外边敲门,等着你为祂开门?如果你听到基督在敲门,请不要犹豫。你要走到门口请祂进来——这就是那真正使你得救的信心。
要记住的真理
使人得救的信心会让人明白福音,相信福音,并委身福音,把耶稣视为救赎的唯一希望。使人得救的信心会让人采取主动去接纳基督作为救主和生命的主。
深入思考
有哪些宗教活动是人们认为可以替代真正使人得救的信心的?请列举。
根据希伯来书11章16节“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惟一使我们能够讨神喜悦的是什么?
阅读约翰福音20章26至29节“过了八日,门徒又在屋里,多马也和他们同在,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说:愿你们平安!就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原文是看)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多马说:我的主!我的神!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当多马最终见到复活后的耶稣基督时,他怎样表示对基督的全然委身和顺服?
让我们来把约翰福音三章16节个人化(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三章16节)。
把你的名字填入经文的空白处.“神爱__________,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__________,叫一切信祂的(包括__________)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描述一下你现在对耶稣基督的信心到何种程度。大部分还停留在知识层面,没有多少确信?还是确信了,但还没有委身?或者是有知识,有确信且认罪悔改,也有委身?如果你也不确定,可以就说“我不确定“或”我还在思考。“
欢迎光临 珍珠湾ART (http://zzwav.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