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D大调《波兰》第三交响曲Symphony No.3 in D Major "Polish" Op.29 ,完成于1875年,题献给弗拉基米尔•斯特潘诺维奇•锡洛夫斯基(Vladimir Stepanovich Shilovsky),于同年11月在莫斯科首演,乐谱于1877年出版。这是柴可夫斯基六首交响曲中属于“冷门”的一首,同时,它也是前期三首交响曲的最后一部,其中第一、第二交响曲接近国民主义;这部第三交响曲则体现了柴可夫斯基摸索于新的境界中,极欲挣脱此一要素的意图。 当时35岁的他仍受到前一年冬天的忧郁症的折磨,然而这部以舞曲为基础,轻盈而细腻的《第三交响曲》使得他结束了长期的沮丧、忧愁,并且免于受到同性恋倾向丑闻的耻辱。柴可夫斯基为此曲起草至完成,不过约二个月时间,首演亦非常成功。后来此曲推介到英国伦敦的“金碧辉煌水晶宫音乐厅”演出时,因为最后一个乐章是以波兰舞曲风格作为 “开场白”,在指挥的误导下,此曲被冠上了“波兰”之名,尽管事实上它与波兰全然无关。 从创作基本面貌上看,柴科夫斯基的前期创作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入的悲剧性。 (肖萧 2015年6月5日首播音画坛) 捷杰耶夫指挥马林斯基交响乐团 柴科夫斯基D大调《波兰》第三交响曲(5乐章) 联播 第一乐章“引子和快板”I. Introduzione e allegro Moderato 第二乐章“德意志风格”朴素中庸的快板II. Alla tedesca Allegro moderato 第三乐章“行板”哀悼的行板III. Andante elegiac 第四乐章“谐谑曲”Scherzo IV. Scherzo: Allegro vivo 第五乐章“终曲”火热的快板V. Finale: Allegro con fuoco Tempo di 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简介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eter•Ilyich•Tchaikovsky)又译为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他的音乐是俄罗斯文化在艺术领域内的最高成就之一;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者;主要音乐作品有六部交响曲、三部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会序曲《1812》、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芭蕾舞剧《天鹅湖》 、《胡桃夹子》、《睡美人》等。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英文:Pyotr Ilich Tchaikovsky 或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世界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柴可夫斯基的优秀作品与其一生的情感经历密不可分。 柴科夫斯基被认为是一位同性恋者,而正是因为柴科夫斯基对于侄子的不伦之恋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致使其创作了《b小调第六“悲怆”交响曲》。虽然 侄子鲍伯确实回应了柴可夫斯基的爱慕。然而这份不伦之恋一开始就受到社会的诸多压力和憎恶,生性敏感的柴可夫斯基痛苦难耐。九天后他骤然辞世。官方说法是由于霍乱,也有传言说他因同性恋身份被政府逼迫服毒。 1840年5月7日,柴科夫斯基出生在维亚特卡省卡姆斯克-沃特金斯克附近的村庄。父亲是一位矿业工程师,1848年迁家至圣彼得堡。1850年,柴科夫斯基入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并选修音乐课,师从Т.И.菲利波夫学习钢琴。1859年从法律学校毕业,进入司法部任职,同时钻研音乐。 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的音乐班学习。1862年在音乐学习班的基础上成立了俄国第1所高等音乐学校──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柴科夫斯基成为该校第1批学生,在Н.И.扎连芭指导下学习和声与复调,在А.Г.鲁宾斯坦的指导下学习配器和作曲。由于司法部的职务与学习音乐之间的矛盾,柴科夫斯基几经考虑,于1863年毅然辞去司法部的工作而完全献身于音乐事业。 1865年,柴科夫斯基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作品为康塔塔《欢乐颂》(J.C.F.席勒诗),获得银牌奖。同年应Н.Г.鲁宾斯坦之邀,柴科夫斯基来到莫斯科,任教于新成立的莫斯科音乐学院,并开始了紧张的创作活动。约10年时间,柴科夫斯基写下了许多早期名作,其中包括3部交响曲钢琴协奏曲、歌剧、舞剧、管弦乐序曲、室内重奏等。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柴科夫斯基为自己不能以全部精力投入创作而苦恼。但为了经济来源,他又不得不继续担任教学工作。 1877年7月柴科夫斯基和А.И.米柳科娃结婚。这是一个不幸的婚姻,(米柳科娃以自杀威胁,)柴科夫斯基为此极为痛苦,想自杀跳河却未能成功,不久即离异。创作与教学工作的矛盾和婚姻带来的不幸,使柴科夫斯基精神负担沉重。 1876年,柴科夫斯基与梅克夫人建立了通讯友谊,这给柴科夫斯基以极大的精神安慰。梅克夫人是一位颇有文化教养的富孀,非常喜爱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两人在频繁的通信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梅克夫人从1877年开始,每年给予柴科夫斯基以优厚的经济资助,使柴科夫斯基有可能辞去音乐学院的教职,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创作。 从1877年到他去世的10多年间,是柴科夫斯基在创作上获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的第4、第5、第6交响曲以及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玛捷帕》、《黑桃皇后》、《伊奥兰特》,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以及《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随想曲》、《1812序曲》以及许多浪漫曲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名作。 柴科夫斯基一生中曾多次去西欧旅行,并于1891年赴美国指挥演奏自己的作品。1893年5月,柴科夫斯基接受了英国剑桥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10月28日在圣彼得堡亲自指挥其《第六交响曲》的首次演出,11月6日由于霍乱症逝世(另一说是被逼服用砒霜自杀而死)。或许是因为其同性恋的身份不被当局接受。 柴科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沙皇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他热爱祖国,关心俄国人民的命运,但他又看不到俄国社会的出路。他从生活中深深感受到俄国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但他的政治态度却又是保守的王朝拥护者。这种无法克服的矛盾不断促使柴科夫斯基对祖国的前途、社会的出路、人生的意义进行深刻的思考,并把这种生活感受融化到他的创作中去。这可以说是柴科夫斯基创作上的基本思想倾向。 柴科夫斯基虽不直接选取现实的政治生活、社会冲突等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但却通过自己对于时代悲剧性的感受,深刻揭示了对光明理想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柴可夫斯基的旋律纯属俄罗斯风格,凄绝美艳,虽然难免与人以窠臼的感觉,但是却带著一抹悲伤的感情,就好像寡妇夜半的哀哀啼泣。 从创作基本面貌上看,柴科夫斯基的前期创作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入的悲剧性。 他在交响曲、歌剧、芭蕾舞剧、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名作。 柴科夫斯基D大调《波兰》第三交响曲赏析简介 柴科夫斯基D大调《波兰》第三交响曲Symphony No.3 in D Major "Polish" Op.29 ,完成于1875年,题献给弗拉基米尔•斯特潘诺维奇•锡洛夫斯基(Vladimir Stepanovich Shilovsky),于同年11月在莫斯科首演,乐谱于1877年出版。这是柴可夫斯基六首交响曲中属于“冷门”的一首,同时,它也是前期三首交响曲的最后一部,其中第一、第二交响曲接近国民主义;这部第三交响曲则体现了柴可夫斯基摸索于新的境界中,极欲挣脱此一要素的意图。当时35岁的他仍受到前一年冬天的忧郁症的折磨,然而这部以舞曲为基础,轻盈而细腻的《第三交响曲》使得他结束了长期的沮丧、忧愁,并且免于受到同性恋倾向丑闻的耻辱。柴可夫斯基为此曲起草至完成,不过约二个月时间,首演亦非常成功。 全曲共分5乐章: 第一乐章“引子和快板”I. Introduzione e allegro Moderato 引子部分是d小调的“葬礼进行曲”,4/4拍,甚快的中板,节奏和旋律非常缓慢而低沉。随着管乐和弦乐的推进,进入D大调辉煌的快板主题,4/4拍。 第二乐章“德意志风格”朴素中庸的快板II. Alla tedesca Allegro moderato 降B大调,3/4拍。这是由美妙的三段式组成的圆舞曲。 第三乐章“行板”哀悼的行板III. Andante elegiac d小调,3/4拍。这是整首交响曲的核心乐章,抒发对广袤田野的感情,一幅田园式的诗情画意由管乐逐步打开。 第四乐章“谐谑曲”Scherzo IV. Scherzo: Allegro vivo b小调,2/4拍。通过破碎的旋律和持续的圆号之间的冲突和调和,形成美妙的中段乐章。 第五乐章“终曲”火热的快板V. Finale: Allegro con fuoco Tempo di D大调,3/4拍。开头是一段强烈的波兰舞曲风格的展现,也就是该交响曲得名“波兰”的原因。接着是较为平庸的快板部分。 (XIAO根据网络资料编辑) 和您一起聆听永恒的古典乐章, 愿我们的人生更加深邃而充实! 感谢来自您的点击欣赏。。。 |
园园 发表于 2015-7-24 14:14
好像只能用IE听
欢迎光临 珍珠湾ART (http://zzwav.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