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片加热周围空气,热空气上升,产生紊流,使空气密度不匀。阳光穿过时会有折射,投影到地上形成依稀可见的袅袅阴影(若投影到紧挨着暖气片的白纸上,即缩短投影距离,这袅袅阴影就会较不明显)。因为空气是无色透明的,直接目视是很难觉察出这种空气上升紊流。色盲MM可以试试,站离暖气远一点,透过暖气上方(接近暖气)看远方景物,也许就可觉察出景物微微晃动变形。为什么要“远”,夸张一点,其道理就跟“隔着毛玻璃看不清远方景物;而把毛玻璃放在一页书上,则字迹清晰可辨”一样。 |
应该是光学上的原因:热气经过处,其密度相对小(较之于周围正常空气)。光线在两密度不同的气相界面发生散射;散射光再与原光线(入射光)产生干涉,在地上看到的是干涉图投影。 我想,如果人站在适当的位置,于适当的角度(比如趟在地上看到干涉图投影的地方,让干涉光直接进眼睛),也应能直接看到空中的扰动。色MM可以试试看。 (大致地说,也不知对否,用词也可能不专业。大伙包涵。欢迎更好的解释) |
yintin说:阳光穿过时会有折射,投影到地上形成黑影。这样的原理,听起来像光线过3棱镜的情形, 是否应该出现彩色(彩虹)图案,而不是黑色? husonghu的干涉图说,非常有意思。确实是一种可能性。这种情况与其说是密度不均匀引起,不如说是在暖气片上方的水蒸气颗粒的反(折)射,同没有经过反(折)射的太阳光,进行干涉引起。 但同样不肯定,为什么不是彩色。 |
哈哈,请大清兄重新看看yinyin的帖子,yinyin可没说“投影到地上形成黑影”。yinyin只是说“依稀可见的袅袅阴影”,也就是阳光随机地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暗一点,有的地方亮一点而已。 并不是所有的折射都能形成可明显察觉的彩虹。 |
暖气片是密封的,其上方不会有比周围环境更多的水蒸气(大清兄所说的“水蒸气”不是指气态H2O,而是指雾状液态H2O颗粒吧)。 |
我的意思是指那些是没有色彩的黑白或者灰白,不过这些不是太要紧, 哈哈。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看: 可以把问题极端化,想象那些部分是空中富含水分的云,阳光的穿透性不好(即折射率问题),所以地面上会有阴影。当这片云稀薄不一时(透射率不均匀),地面上看起来就是亮度不一的阴影。 应该还是yinyin的思路 。 yinyin说,“因为空气是无色透明的,直接目视是很难觉察出这种空气上升紊流”。这里“透明”,应该是说没有折射的意思,和您的关于折射的解释,用最挑剔的眼光看,有点不自洽? 能否看见东西,关键在于有无足够的漫反射进入人眼。密度不均匀空气,会有折射,如还含有大颗粒如水滴(或者尘埃),就可以由反射而看见,否则,就不能看见。既然我们看不见,那就按照yinyin的说法,还是“比较”透明的。 |
那样的话,在阳光下是可以看到的。漫反射。 |
大清兄的问题:这里“透明”,应该是说没有折射的意思,和您的关于折射的解释,用最挑剔的眼光看,有点不自洽?
|
太阳下的地面温度很高,靠近地面的空气的温度有一个显著的梯度,使得密度也有相应的梯度。光线从远方景物(或天空)而来,穿过这层空气时其轨迹发生弯曲,到你眼里犹如水中倒影。这跟沙漠中的湖泊幻像(海市蜃楼)是一个道理。 本贴由[yinyin]最后编辑于:2007-4-27 18:58:57 本贴由[yinyin]最后编辑于:2007-4-28 2:6:23 |
大家注意到没有,一张600*800的图象,缩小到1024*768的时候,是不是感觉清楚点。 远处看地面100米长的地段,也许你认为只有10米。(如一个斜边的投影) 也就是说在人眼看来100米长的地段反射集中到10米的地段上来了,反射的图象自然清楚些。加上地面颗粒很平,而且柏油颗粒具有较强的反射性,所以如镜子一般。你在石子路上试试,就看不到这样的景象。 |
暖气关了,温差小了,上升气流弱了,所以空气扰动就不明显,人眼难以察觉。而斜射的阳光能把影子拉长,起了放大作用。当它透过扰动气流时,气流密度的不均匀变化使之折射率也不断变化,于是就有了投影的明暗变化,而且幅度大于气流本身,使之更易被察觉。 |
这是因为人眼睛要看见东西必须有物体反射光线。地上的影子是由于空气扰动,窗外光线进来时发生折射,从而使地面上光亮不一,产生影子。暖气片的上方空气扰动,由于没有物体反射光线(严格上来说是很少,因为空气中还是有少量灰尘的),所以我们人眼观察不到。 |
这是因为人眼睛要看见东西必须有物体反射光线。地上的影子是由于空气扰动,窗外光线进来时发生折射,从而使地面上光亮不一,产生影子。暖气片的上方空气扰动,由于没有物体反射光线(严格上来说是很少,因为空气中还是有少量灰尘的),所以我们人眼观察不到 |
欢迎光临 珍珠湾ART (http://zzwav.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