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博茨瓦纳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Botswana) 独立日:9月30日(1966年) 国庆日:9月30日(1966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中间横贯一道黑色宽条,上下为两个淡蓝色的横长方形,黑色与淡蓝色之间是两道白色细条。黑色代表博茨瓦纳人口中的绝大部分黑人;白色代表白人等人口中的少数部分;蓝色象征蓝天和水。国旗的寓意是在非洲的蓝天下,黑人和白人团结、生活在一起。 国徽: 中间为盾徽。盾面上有三组图案:中部为淡蓝色、白色相间的波纹;下方的牛头象征该国传统的饲养业,表明国家的经济特点;上方有三个齿轮,象征农村地区与正在振兴的工业之间的合作。盾徽左侧是一根象牙;右侧是一株黍米,象征该国的农业。两只非洲斑马支扶着盾徽,象牙和斑马象征国家的动物群。斑马的花纹黑白相间、合为一体,象征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和睦。底端的绶带上用当地文写着“雨露”,表示人民希望风调雨顺。 国家政要:总统费斯图斯·莫哈埃(Festus Mogae) ,1998年4月1日就任,1999年10月大选获胜蝉联。2004年10月获得连任。 自然地理:面积58.173万平方公里。非洲南部内陆国家。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东接津巴布韦,西连纳米比亚,北邻赞比亚,南界南非。地处南非高原中部的卡拉哈里沙漠,西北部为奥卡万戈三角州沼泽地,东南部和弗朗西斯敦周围是丘陵。大部地区属热带干旱草原气候,西部为沙漠、半沙漠气候。年均气温21℃。年均降水量400毫米。 人口: 180万(2006年)。绝大部分为班图语系的茨瓦纳人(占人口的90%)。全国有8个主要部族:恩瓦托、昆纳、恩瓦凯策、塔瓦纳、卡特拉、莱特、罗龙和特罗夸。恩瓦托族最大,约占人口的40%。欧洲人和亚洲人约1万人。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语言为茨瓦纳语和英语。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农村地区部分居民信奉传统宗教。 首都:哈博罗内(Gaborone),人口约18. 6万(2001年)。年均最高气温为28.3℃,年均最低气温为12.9℃,年均气温20.7℃。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10个行政区:西北、乔贝、中部、东北、杭济、卡拉哈迪、南部、东南、昆嫩、卡特伦。 政治:宪法规定实行多党议会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任期五年,最多连任两次;总统死亡或辞职时,副总统自动接任总统职务。总统和国民议会组成国会,行使立法权;国民议会通过的决议、法案须经总统批准才能生效;总统有权召集或解散国民议会。酋长院是议会的咨询机构,由15名成员组成,8个主要部族的8名酋长是当然成员,任职终身;这8名酋长再从宪法指定的4个市区的副酋长和行使副酋长职务的人中选出4名“选举成员”,任期5年;最后再由这12人从选民中选出3名“特选成员”,任期5年。酋长院的职责范围和权力仅限于传统的、有关非洲组织的一些特定事务,比如习惯法、非洲法院、领导职务、部族财产、部落首领的任免、宪法修正案等。每年议会开幕前,酋长院先召开例会,向议会提出动议和议案,但不具有任何约束力。酋长院在必要时可要求有关部长到酋长院说明情况,部长也可到酋长院征询意见。酋长院主席和副主席由成员选举产生。实行总统内阁制。 新闻出版:发行5种报刊。主要有官方日报《每日新闻》,1964年创办,用英文和茨瓦纳文出版。另有《卫报》、《报道者》、《太阳报》和《公报》,为英文和茨瓦纳文对照。博茨瓦纳通讯社为官方通讯社,于1981年创建,主要报道国内消息。国际消息主要来源于西方国家通讯社。博茨瓦纳广播电台是官方电台,1965年创建,用英语和茨瓦纳语广播。哈博罗内电视台是一家私营电视台,于1988年创建。博茨瓦纳国家电视台于2000年7月底正式开播。 外交:奉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积极参与地区政治事务及经济合作。主张国家主权平等和互不干涉内政,通过谈判解决争端。提倡建立公正、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积极参与非洲和地区事务,促进区域稳定、发展和合作。主张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小国家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华挑战。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秘书处设在博。博是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成员。 与中国关系:1975年1月6日,博茨瓦纳同中国建交。2005年,中博双边贸易额为6252万美元。 博茨瓦纳希望加强与中国经贸文化合作 资料来源网络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5/27/content_410203.htm 本贴由[燕子]最后编辑于:2008-5-9 18:28:55 |
欢迎光临 珍珠湾ART (http://zzwav.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