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2点,在古子城保宁门前举行浙中民间艺术精品大巡游活动。在没开始之前,先拍些樱花PP。
一直等到2点十几分,领导、嘉宾才姗姗到来。大家可是久久等侯着,老百姓还好可以到阴凉处等着,可苦了那些演员,就在太阳底下暴晒。一共8个节目,磐安的先锋、兰溪的双狮吉庆和断头龙、浦江的迎会、永康的十八蝴蝶、武义的花灯花轿、义乌的罗汉班、东阳的女子高跷,精彩纷呈。却唯独少了市本级(婺城区和金东区)的节目,难道市本级没有民间艺术精品?不得不说,这是全场活动中最大的遗憾。
磐安先锋: 《先锋》节目是磐安县深泽乡的传统文化节目,是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手持长号,挂着红绸,声音洪亮,很符合新春、节日、喜庆时的活动要求。《先锋》自2004年在中国第七届艺术节上荣获金奖后声名远扬,应邀参加了平湖西瓜节、西湖龙井开茶节、沈家门渔港国际民间民俗大会、龙泉青瓷宝剑节等诸多大型活动。
双狮吉庆:兰溪游埠舞狮,也叫硬头狮子,是金华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始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民国。全镇大部分村庄都有狮子会。狮头以木架竹篾纺织而成,上蒙白布,用油漆彩绘成狮头。眼眶嵌入细铁丝连成活动的眼球,戴上用苎麻线做成的红色髯口。狮身用毛线染成红或绿色的黄麻织成,内衬麻布。再将头身连接,背部披上写有“双狮吉庆”的大红布,传统舞蹈套路有开西门、跌四角、洗毛、擦痒、生小狮子等。游埠舞狮有文狮、武狮之分,亦有先文后武,如郎家村狮子就有跌(跳)水井的惊险表演。1984年元宵节原游埠区曾举行全区龙狮灯会比赛,参加的狮有104只。
兰溪断头龙:是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起源于民间传说。黎民百姓为感龙王救命之恩,制作断头龙在春节期间沿街迎舞,以示纪念。断头龙的最大特色是头首分离,整条龙由龙珠、龙头及七节龙身组成。龙头和龙珠可单独表演出一套套高难度的技巧动作。龙身每换一个阵图,龙头和龙珠就舞出一个套路。龙头、龙珠、龙节中可点燃红烛,夜间起舞时千姿百态,色彩斑斓。近百年来,断头龙在兰溪市水亭乡一带流传,形成了双元宝、金瓜棚、八仙跌等20多个套路,由单龙变成双龙。2005年,被金华市命名为八婺十大民间表演艺术精品项目。
浦江迎会:俗称“抬阁”。它以中国民间传说人物造型为主体,进行精心的艺术设计,具有惊、险、奇、怪、妙等特征,堪称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浦江迎会,是浦江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奇葩。2008年,浦江迎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永康十八蝴蝶:系永康的民间舞蹈,是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原是永康方岩迎神赛会传统的娱神节目,由高村群众去方岩朝拜进香中的民间舞蹈演化而来。据《永康县志》记载:“《十八蝴蝶》歌舞,民国33年(1944)由高镇村农家妇女郎宝月和裁缝师傅王春山等创作。《十八蝴蝶》由18名少女身背竹篾纱布制作的蝴蝶造型道具扮演彩蝶,另加4名少女扮演花神,组成群舞,赋以悠扬的乐曲,妖绕的舞姿,翩翩起舞,美不胜收。”
武义花灯花轿:是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于明朝中叶开始盛行武义县桐琴、泉溪一带,模仿农村男女结婚时的花轿制作而成,每逢元宵灯会或庙会时演出。花轿形如彩轿,轿身前后配上两个“假人”轿夫。表演时,花轿在花灯的衬托下,花团锦簇,好似一幅幅流动的画卷,展示节日浓浓的喜庆之情。
义乌罗汉班:是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一项集体育、武术、舞蹈、杂技、器乐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据传源于明朝嘉靖年间,戚继光招收3000义乌兵抗倭,后方开展练兵活动,留下习武防身的习惯。早先义乌有罗汉班10多个,如苏溪镇的新厅村、油牌塘村,廿三里的如甫村等。大陈镇八里桥头罗汉班始建于清朝末年,中间有些年曾间断。1981年正月,又重建罗汉班,一直延续至今。表演形式有:走阵、滚叉、拳术、刀棍术、叠罗汉等。
东阳蔡宅女子高跷:蔡宅高跷代代相传,延续到今天,发展成女子高跷,是金华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表演形式是:表演者化装成戏曲人物,脚上扎两根1.5~2米长的木棍,落地行走,到广场空阔地则进行阵势表演。给人以新奇、惊险、刺激之感。蔡宅女子高跷队活动频繁:1998年参加东阳市“千鼓闹黉门”演出,2002年应邀到上虞市参加建市8周年暨恒通商厦落成庆典表演;2005年荣获金华市十大民间艺术表演精品项目并参加中国金华国际黄大仙文化旅游节表演等。
广场表演结束后,参与表演的所有演员沿着保宁门→八咏路→酒坊巷→将军路→东市街→八咏路→保宁门等古子城的主要街道、景点进行了巡演。
一个金华城,没想到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讲解得也详细、到位 --- |
看上去天气很好。 --- |
欢迎光临 珍珠湾ART (http://zzwav.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