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珍珠湾ART 返回首页

KBM的个人空间 http://zzwav.com/?1234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灵魂之锚 (二)

已有 2861 次阅读2014-12-20 09:44 |个人分类:寻求真理|系统分类:10-个人收藏| 基督教, 福音, 生命的意义, 上帝,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http://www.jianxinzhenli.com

 

第二集

关于生命,有三个基本问题:
- 我从哪里来?
- 我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
- 我要到哪里去?

为了寻求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会投入金钱,通过书籍、磁带、讲座去寻找;我们还会长途跋涉去寻找;几年前,有本登上销量排行榜首位的畅销书,该书记述了一位过世妇女的天堂之旅。最近,还有一本书,声称发现了希伯来文《旧约圣经》所隐藏的信息,此书也已售出了上百万册。人们渴望得到关乎生命的真理。如果找不到真理,他们就会用其他东西来替代,但是替代物往往是一些号称“能够提供答案”的东西。


世界各地的人其实都一样。从表面上看,人与人的外貌、背景、语言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但只要深入探究,你就会发现:一个出生在海地的穷人和一位华尔街律师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的一位教师和新加坡的一位计算机专家也是一样。无论在哪里,人都一样,都有渴望、懊悔、梦想和希望;同样有爱与被爱的需要;都渴望死后仍被人记念;也都觉得一定有某一位神灵存在,是他造了我们。我们生来就需要认识上帝。因为是祂设计了我们。祂进而承诺,用祂来填充我们的内心,我们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有句至理名言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个‘洞’,只有上帝才能填满它。”我们可以转向上帝,也可以用偶像或自己祖先的魂灵去填充心里的那个“洞”。我们心里有某种东西,在驱使着我们去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这个“东西”就是上帝放在我们里面的。奥古斯丁有一句话常常被人引用,这就是:“为着祂自己的缘故,上帝造了我们。如果不在上帝里面安息下来,我们的心就不能得安宁。”

上帝的心愿

 

我们应该认识祂


整本《圣经》向我们揭示的都是上帝希望我们认识祂。从某种程度上讲,《圣经》的主题是“上帝多么爱我们,而我们对祂又多么的悖逆,以及上帝是如何拯救我们这些悖逆之子的”。所有这些,《圣经》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上帝差遣了先知、祭司和各路信使来启示这些事情。除此之外,祂还以书面形式向我们传达信息。尽管祂做了这一切,但我们(人类)对祂的作为不以为然——我们忽视祂的信息,甚至杀了祂的信使。然而,上帝差了祂的儿子耶稣基督,以表达祂的终极之爱,可我们还是杀了基督耶稣。但是,上帝藉着耶稣的死,为所有的人——也就是为每一个有罪的人——开了一条出路,使他们的罪可以得到赦免。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故事的开头看看。起初,上帝创造世界,祂是“照着祂自己的形象”,也就是“照着祂自己的样式”,造了亚当和夏娃。《圣经》中这简单的几句话对我们来说意味深长。我们是照着上帝的形象被造的,这意味着我们里面有着与上帝一致的东西。你我最初被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亲自认识上帝。小狗不会祷告,小鸟无法敬拜,鱼儿不能赞美,但我们能做这一切。为什么呢?因为人的心灵深处都存在着一种关于上帝的意识,正是这种意识,使得我们想要找出自己存在的理由。

父爱情结


讲到这里,我要告诉你故事的另外一个情节。自从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犯了罪,我们每个人里面所拥有的上帝的形象就被罪玷污了。我们可以这样来看一下——


我把“上帝的形象”这几个字写在一张纸上。在亚当和夏娃犯罪之前,这张纸平整干净。可现在由于罪的缘故,这张纸肮脏、破烂不堪,并且满是皱褶,但即便这样,这张纸绝对没有被彻底毁坏。这就是说,尽管我们都堕落了,但我们仍然有认识上帝的需要,我们仍然想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虽然我们并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


用一句很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有着某种“父爱情结”。“父爱情结”描述的是那些生长在没有父爱或家庭中缺乏父爱的孩子。在这种家庭中,或许父亲死了,或许父亲抛弃了家人,或许父亲太忙而无睱顾及自己的家人。由于父亲对自己的孩子很少关心,孩子极度渴望得到父亲的爱和认可——哪怕一点点也好。生长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他们非常渴望能有一位父亲,有时甚至不惜用其他人(或物)来填补自己心中空落的角色。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这正是整个人类的光景。我们被造是为了认识天父上帝。我们渴望认识祂,但我们的罪使我们与祂隔绝了。结果是,我们心中总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父爱情结”。


我们总是找错了地方


那么,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呢?正如一首流行歌曲所唱的:我们总是到不该去的地方寻找爱。我们可以画一张图来说明这一情景——


找一张纸,在纸的右侧画一座悬崖,并标上“上帝”,在纸的左侧画另一座悬崖,并标上“我们”,在两座悬崖中间的鸿沟处标上“罪”。这幅图所说明的,正是我们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在一边,上帝在另一边,而罪横在上帝和我们之间。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在告诉我们,我们原本属于对面那一边,即属于造我们的上帝那边。于是,我们就会努力去建造跨越这条鸿沟的桥梁。


现在,从“我们”这边开始,向“上帝”那个方向画几条线,线条的终点分别位于鸿沟的某处。每条线代表一种我们想靠自己的努力回到上帝那里的方法,也就是一座桥梁。给这些桥梁分别标上“金钱”、“教育”、“好行为”、“性”、“权力”、“科学”、“成功”、“被认可”、“关系”及“宗教”。你想画多少座桥梁就画多少座,但没有一座桥梁能够带你抵达对面,因为每座桥都在鸿沟的某处终止了。这表明你靠自己的努力绝对无法找到真理,无论走哪条路,你都将落入深渊,并且会在嶙峋的岩石上跌得遍体鳞伤——现实生活带给人的就是这种后果。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总是找错了地方”。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吸引我们回上帝那里,也没有任何东西能满足我们内心的渴望。我们需要的答案,这个世界肯定无法提供。


几千年前,有一个名叫所罗门的智慧人,他试着寻找生命意义的坐标,最后把自己的感悟记在了《传道书》中。书中,所罗门讲述了自己奢华的人生体验。他建造房屋、开辟花园、尽情享乐、积聚财富;他拥有众多的书籍及丰富的人类知识;凡他想要的,尽都如愿,没有什么是他得不到的。当他尝尽了世上的一切之后,便开始寻找人生的意义。


所罗门用“我恨恶生命”这三个简洁的词来形容自己的发现(传2:17)。当你尝尽了一切,再没有什么能满足你,你可以平静而确定地说:“能做的已经都做了”,此时,你的内心仍觉空虚,那你还能做些什么呢?所罗门的结论可以作为所有世代的墓志铭。


简而言之,这正是我们的问题所在——我们生来就渴望认识上帝。我们每个人里面都有“上帝留下的空白”,这个“空白”驱使我们寻求造我们的那一位。但我们总是找错了地方,所以我们永远找不到祂,因而我们对上帝那不竭的渴望也无法得到满足。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ART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