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马书12章2节: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我们都想做一些改变,不是吗?假设你可以改变自己,你会从哪里开始?很多人都会从外观开始。
你希望变得…
苗条些?
高些?
矮些?
更好看?
你会改变…
你的眼睛?
你的头发?
你的牙齿?
你的腿?
你的身材?
如果你可以挥动魔杖来改变你的外观,你会做一个轻度的修饰或极端改造呢?改变外型后,别人会认出你吗?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渴望改变自己外表的时期。特别是青少年,他们往往恐怕自己的外观不够好看,所以花心思试着这种或那种时尚的打扮,从头到脚的穿戴都是经过悉心的搭配。但是,随着年龄渐长,我们亦变得更聪明(还是不见得?)。我们花好几个小时,试图找到合适的衣服或恰到好处的衬衫、裤子,以便在任何场合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注意饮食,锻炼身体,当然这些对我们的健康有益,但终究可能是一场失败的战斗。因为经过我们努力好不容易减轻的体重,却在不知不觉中又会逐渐回复未减肥前的状态。最后,我们到了一个地步,只是简单地以衣服装饰掩盖那超重的体态。久而久之,我们可能会完全放弃,不再关心自己的外表。
既然我们很难改变自己的外观,那么,我们要改变自己的内心,就更困难了。如果我们对人性有所了解,就会知道生命若要有彻底的改变,这变化将会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试想我们面对的挣扎,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会在那方面需要改变自己的内心呢?
是不耐烦的心态吗?
是说话刻薄吗?
是忌妒吗?
是不知足吗?
是挥之不去的忿怒和怨恨吗?
是无法控制的性诱惑吗?
是财务管理不善吗?
是心中有愧吗?
是喜欢瞧不起别人吗?
是骄傲和傲慢吗?
是对别人有偏见吗?
是脾气急躁吗?
是极为沮丧吗?
是无法欣赏生命吗?
是忘恩负义吗?
是混乱无序的生活吗?
是无法拒绝别人的要求吗?
是无法摆脱的那种幸灾乐祸的恶习吗?
我们都希望做一些令人一新耳目的改变,但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也不晓得从哪里开始。我们都希望自己比昨天更好,有好的改变。广告商深明此道,所以我们的手机、电子邮件收件箱里塞满了这样的广告,向我们推广快速减肥、一夜赚大钱、学习外语等。特别是推销一些快速减肥用品,真是五花八门。网络诈骗手法很高明,就算是受过教育的人,也很容易受骗,有些人损失金钱,有些人则被骗感情。
改变很难,不是吗?电视台和书刊都有许多教人如何改变自己的主题。如今,帮助人们改变自己是很热门的商机。但是当我们早上起床照镜子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镜中人,仍然是昨天的那个老我。有一首歌词是这样写的:“多老了一天,又负了更多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搬家、换工作、改头换面、买一辆新车,开始新职业、离婚、找新男/女朋友、去新教堂聚会、加入新俱乐部、开始锻炼体格、买一套新衣服等等,长长的清单,不胜枚举。这些事情本身并没有不对的地方,
有时我们需要做出外在的改变。然而,这并不是让我们绊倒的外在因素。真正的源头乃是我们无法解决的内心问题。
罗马书12章2节说,当我们的心意得到更新时,我们就能被神改变。究竟是怎么样,我们才能被神改变呢?
一、我们的内心必须被变形。
注意“变形”这个词。罗马书12章2节中,希腊文的“转化”一词与英文的蜕变有关。相信我们还记得在自然科学里知道毛毛虫蜕变成蝴蝶,而蝌蚪蜕变成青蛙的过程。这是内部的逐步变化,在外部产生全面转化。我用“变形”这词,因为它的希腊文与《圣经》中形容主耶稣登山“变化形像”是同一个词。“过了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约翰暗暗的上了高山,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衣服放光,极其洁白,地上漂布的,没有一个能漂得那样白。”(马可福音9章2-3节)。“变形”这个词意味着从一种形像转化成另一种形像。这样想吧。当主耶稣变形时,祂仍然是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但是在短暂的时间里,当帷幕被卷起,可以这么说,雅各、彼得和约翰看到了以活人身份尽可能看到的基督的真正神性,在那一刻,他们看到了来自天上的真正的神子,那位“真正的耶稣”。祂并没有脱去人的身份,但祂的真实身份被揭示为“真神的真神”。主耶稣外形上有极大的变化,为的是让门徒看到祂的荣耀。在这之前,只识得祂肉身的门徒,现在对基督的神性有了更多的认识,尽管他们还是不能完全理解。
持着这种想法,让我们了解当毛毛虫进入茧时的过程,它最终要成为一只蝴蝶。这并不是毛毛虫改变了它的基本性质。蜕变是揭示了毛毛虫基因里原本存在的生命。
毛毛虫无法飞翔。
但它们生来就为了要飞翔。
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
蜕变!
当毛毛虫变成蝴蝶时,它就成为了神原先计划中所设计的创造物。
持着这个想法,让我们再添加一个实例。蝌蚪变成了青蛙。蝌蚪不会变成蝴蝶。只有毛毛虫才能变成蝴蝶。蜕变揭示了生物的本质; 它并没有改变实质上的本质。
毛毛虫不能像青蛙一样跳跃。
蝌蚪永远不会像蝴蝶一样翱翔。
蜕变揭示了造物主在创造时所放置的本质特征。这特征应用在基督徒的生命中,就是有了“基督的心”。“谁曾知道主的心去教导祂呢?但我们是有基督的心了。”(哥林多前书2章16节)。这是一个令人敬畏的想法——凡接受耶稣基督为主和救主的人,他们里面必有“基督的心”。在这种情况下,它意味着我们有能力鉴定事物的真实价值。这让我想起在艺术界,鉴赏家可以鉴定一件艺术品的真伪。相信有不少人到旧贷市场寻宝,花了数十元买一件物品,拿去电视台的寻宝节目进行鉴定真伪和估价。
阿莱塔.贝尔医生
保罗说,因为我们有基督的心,我们可以恰当地鉴定事物的真正价值。多年前,我访问了贝尔医生(Aletta Bell)。她是一位宣教医生,曾在印度最贫困的省份事奉神有数十年之久。当她还是一名医科学生时,她回应神的呼召,在一个遥远的地方行医。她在印度与 尼泊尔边境的拉克苏尔,一间环境条件很差的邓肯医院行医。当时,贝尔医生向我们展示了她的住所。她住在一个小公寓里,其实她住的更像个小隔间。她的打扮像普通的印度妇女一样,吃的也是印度人的饭菜。每天早上她都用简陋的电线圈加热淋浴用的水。在印度时,她治疗了成千上万的患者,他们很多都是穷人,而当中绝大多数是印度教徒。贝尔医生除了是一位杰出的医生外,她还是一位领袖人才。进出医院的人都很尊敬她。或许人们想知道为什么她会在加拿大(她的祖国)“抛弃”一个有前途的职业生涯,前往印度的拉克苏尔,在这间落后和人手缺乏的医院工作。她为什么放弃了北美的舒适生活,进到遥远落后的地区事奉神呢?她的答案既简单又清楚。贝尔医生鉴识她在印度为神的国度事奉,比起留在北美更有价值。她并没有鄙视她可能赚到的钱,而是她更明白神的呼召,她必须放弃那份优薪厚职,到远方服事主。顺服神比眷恋安居乐业更有价值(并且最终更令人满意)。我应该补充一下我认为最重要的事实。当我们和她在一起时,她在事奉中所流露出的喜乐,是一般人无法了解的。我很少遇到像贝尔医生那样在主里面充满欢欣喜乐的基督徒。但这真的让我们感到惊讶吗?只有那些以基督的心为心的人,他们才能鉴定事物的真正价值,并做出相应的决定。
除了罗马书12章2节,以希腊文“变形”来形容基督的变像之外,让我们看《新约圣经》中唯一使用这个特定的希腊文的经节。哥林多后书3章18节:“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请注意,凡相信主耶稣的人,神将他们“改变”成基督的形象。
每天一点一点,各方面都一点一点,耶稣正在改变我。
副歌:
祂正在改变我,我的慈爱救主。
我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老我。
我慢慢地被改变,但我确知
总有一天,我必被神变得完美。
我认为这正是保罗在罗马书12章2节和哥林多后书3章18节中的教导。凡相信耶稣基督的人,就拥有“基督的心”。再回到我举的艺术鉴赏家的例子。人们不是天生就有鉴定艺术品真伪的能力。这个能力是需要多年的学习和长期的学徒训练,不断累积经验而成。如果你有天赋和坚定的意志,愿意付出代价,你也可以“转变”为艺术鉴赏家。它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但它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在属灵生命中也是如此。基督徒拥有“基督的心”,这意味着神赐给我们能力鉴别事物的真正价值。当我们拒绝接受世界的模式时,靠着神的恩典,我们必逐渐学会如何做一个称职的“鉴赏家”。这不是即时或自动而达到的,然而这是神对世人的渴望,所以每个信徒都可以拥有一个被神改变过的心。
二、我们的心意必须更新
“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我们如何更新自己的心意呢?心意更新而变化的情况是不会快速或轻松地发生,但它可能发生。就好像我们去学外语一样,首先我们有了愿意学习的心。有了初步语言基础后,如果想提升自己的水平,就要常常与人练习外语,或是在当地国家生活一段时间,融入当地文化与人交流才行。
离开神的恩典,这是神对人类心灵的评鉴。
从人类出生的那一刻起,这是每个人心灵的本相。
这就是我们个人切身的景况——不单单指某些地方的某些“坏人”。
远离神,没有祂的拯救,这就是我们心灵的写照。
要避免的几种极端的想法
即使在堕落的情况中,人的心思意念仍然是如常运作,所以那些还未接受救恩的人仍然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在学术上有成就。但是由于罪恶的玷污,人心倾向于自私。只有圣灵才能够在世人心里重新定位,引导我们走正路,与神和好。离开神的恩典,我们的思想是完全腐败的。那么,我们如何借着更新自己的心意而“变化”呢?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问。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认为必须避免几个极端的想法。
首先,我们不要认为真正的“心意改变”是不可能的事。有些人可能长久陷入情欲、苦毒、暴躁、不成熟、自私、贪婪、小气、烦躁、上瘾的行为、爱钱财、懒惰或其他种种网罗中而无法自拔,以致我们被罪困扰与捆绑,灵里沮丧而不能释放,与神的关系停滞不前。这样的境况一年复一年,我们似乎卡在同样的老路上。如果你对自己生活有这样的感觉,也难怪你会认为“心意改变”是不可能的事。然而,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神爱我们,祂能够改变我们。只要我们愿意相信祂,神必从里到外改变我们。祂已经动工。因此,不管我们对自己的属灵生命感到多么糟糕,都不要泄气,不要放弃。
第三,不要陷入这样的思维陷阱:只要努力尝试,我们便会变得更好。单靠自己努力,最终必招致失败。这不是一件自己尽了最大努力就必定成功的事。当保罗说“而变化”时,他使用的动词是被动式。他不是说“自我改变”,因为这完全是不可能的。我们没有能力将堕落的心灵转变为以基督的心为心。只有神才能改变我们的心。
“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 哥林多前书9章25节。当神呼召我们操练自己,诸事节制,来接受祂的改变时,我们却费尽自己的力量,试图改变自己。因此许多人干脆放弃了,要不就用表面的某些规范当作生命更新变化的假标示,以为不做那些事就行了。
尝试做某件事与操练培训去做某件事,两者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以马拉松长跑为例。我们当中有多少人现在可以参加马拉松比赛呢?即使我们尝试过,真的,非常努力地试过?但是在受过训练后,许多人最终都可以参加马拉松比赛。
无论我怎样不断地尝试,我都不会说俄语。可是如果我接受训练,日后,我就可以用流利的俄语讲道。我要用眼睛去认识俄文字母,用嘴巴和脑子背诵一个又一个俄文的新词汇。 最终,培训将使我成为一个能以俄语讲道的传道人。培训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模式是以这些活动为中心来调整,而这些活动会帮助我们终于能够做到目前即使是尽了全力也做不到的事情。若要人的内心发生重大而真实的改变,操练是不可缺的过程,仅仅尝试是不够的。
雷历博士的公式
没有人会偶然“转变”成为马拉松运动员或懂得说外语的人,这两件事都不是一蹴可几,而且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渴望必须与节制互相结合。这是我在1972年的一个聚会中,从大会讲员雷历博士(Charles Ryrie)那里学到的一个小方程式。他把下面的等式放在黑板上:
T (时间)+ HH(圣洁的习惯) = SG(属灵生命的成长)
T (时间) + HH (圣洁的习惯) + GE (敬虔的劝勉) = SG (属灵生命的成长)
GE代表敬虔的劝勉。我认为每天有其他人在身边劝勉我们做出明智的选择,必定帮助我们的灵命成长。对于基督徒来说,这意味着成为当地教会的一员。对于多数的基督徒来说,这也意味着成为主日学或某个小组的一员,在那里我们可以与其他基督徒建立关系,彼此劝勉和督责。
让我以这个提醒作结束,就是我们有“基督的心”,然而腓立比书2章5节说:“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我们必定要拥有我们已经有的,这并不矛盾,而是来自神的呼召,呼召我们不断改变,以便我们一点一点地从毛毛虫蜕变为神希望我们成为的蝴蝶。
心意更新而变化:
它不会偶然发生。
这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
没有圣灵的帮助,它就不可能发生。
它发生在我们立志向神委身时。
它发生在其他基督徒的敬虔劝勉下。
它发生在我们被主的形像潜移默化的过程中。
它发生在我们瞻仰耶稣基督的荣耀时。
我们必须追求主,更深地认识祂。然后,只有借着我们的心意被更新,让我们被神改变。朋友,我鼓励你作这样祷告:
“主啊,求祢打开我的心灵,好让我能够更深地认识祢。求祢更新我的心意,以便在祢永恒的光照下,帮助我鉴别一切事物的真正价值。”
英国的魏耿笙(Kate Wilkinson)写了这首很受欢迎的赞美诗,内容精辟地表达了这篇讲道所传递的真理。(译自生命圣诗 360 – 愿遵主旨意):
但愿救主基督心意,
在我身上常彰显,
愿主凭祂慈爱权能,
管理我言行。
但愿天父所赐恩言,
时时铭刻在我心,
令人明察我得胜利,
惟靠主大能。
但愿天父所赐平安,
在我生命中作主,
使我心灵沉着坚定,
可慰人疾苦。
但愿基督耶稣大爱,
充溢我心满如海,
高举基督,谦卑虚己,
爱中永夸胜。
但愿天天克敌刚强,
奋勇坚定行天程,
昂然向前,别事不顾,
惟独认定主。
愿我披戴主的美丽,
吸引失丧人归降,
甘作寂寂无闻器皿,
惟主被显扬。